ODB

靈命日糧 : 祢真偉大!

讀經: 詩篇111篇1-10節


耶和華的作為本為大,凡喜愛的都必考察。—詩篇111篇2節


長久以來,指紋都被用以辨識個人身分,但卻會被複製假冒。同樣地,眼睛裡的虹膜也是辨識身分的可靠特徵,直到有人用隱形眼鏡改變虹膜的紋路,偽裝成他人。就算用生物識別技術來辨識身分,還是不太可靠。那麼,還有什麼獨特點能用來辨識身分呢?現在,我們知道每個人的血管脈絡分佈都不一樣,幾乎不可能偽造。你的「脈絡分佈圖」就是獨一無二的辨識符號,讓你與任何人都不一樣。

只要思想人體的構造是何等複雜,就會激發我們對創造主的敬拜和驚嘆。大衛提醒我們,我們的「受造奇妙可畏」(詩篇139篇14節),這足以使我們稱頌上帝。事實上,詩篇111篇2節更提醒我們:「耶和華的作為本為大,凡喜愛的都必考察。」

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這位創造主本身。當我們頌讚上帝偉大的作為時,也要同時讚美祂!祂的作為固然奇妙偉大,但祂本身更勝過一切。這也激勵詩人讚美上帝說:「因祢為大,且行奇妙的事,惟獨祢是上帝。」(86篇10節)

今天,當我們思想上帝奇妙的作為時,讓我們也讚揚祂本身的偉大和榮耀。

— 柯貝爾

哪些事會激發你心中的敬畏和讚嘆?
今天你要如何抽出時間,為上帝所行的奇事而讚美祂?

天父,我常常只專注祢所造的一切,而忽略了祢這位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求祢幫助我能滿心讚嘆地敬拜祢!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4-6章;路加福音24章36-53節


靈命日糧 : 如同母愛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1-9節


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我們既是這樣愛你們。—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7-8節


春花對姪子講述自己在二戰結束後的成長經驗。在那段時期,家裡很窮,每天的食物只有地瓜和野菜,以及父親偶爾能夠捕獵到的松鼠或小魚。每當父親獵到松鼠給家人當晚餐時,母親總是會說:「把松鼠頭給我,我只吃松鼠頭,那個部位最好吃了!」多年後,春花才知道松鼠頭根本沒有肉,其實母親也沒有吃,她只是假裝那很美味。春花說:「這樣我們這些孩子們就可以多吃點,也不會擔心母親沒得吃。」

明天就要慶祝母親節了,讓我們也講述自己的母親所做的犧牲奉獻。我們在為母親感謝上帝之際,也應效法她們更盡力地愛他人。

保羅服事帖撒羅尼迦教會,就「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7節)。他愛他們至深,縱使在「大爭戰」中,也竭力要將耶穌的福音傳給他們,甚至連性命都願意給他們(2、8節)。保羅「晝夜做工,傳上帝的福音給[他]們,免得叫[他]們一人受累」(9節)。保羅對他們的愛,就像母親一樣。

很少人能抗拒母親的愛,因此保羅的付出「並不是徒然的」(1節)。雖然我們無法控制別人的反應,但我們可以選擇每天都以無私捨己的方式去服事人。母親會以我們為榮,天父也同樣會。

— 韋陌格

有誰曾用犧牲的愛來愛你?
你正愛著哪個人,如同天父愛你一樣?

天父,感謝祢,因沒有人比祢更愛我。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3章;路加福音24章1-35節


靈命日糧 : 祂瞭解

讀經: 詩篇139篇1-5節


耶和華啊,祢已經鑒察我、認識我。—詩篇139篇1節


莉亞即將前往台灣從事護理工作。比起留在工作機會較少的馬尼拉,她到台灣工作可以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在出國的前一晚,她仔細叮囑接下來要替她照顧五歲女兒的妹妹,說:「給她吃一匙花生醬,她就會乖乖吃維他命。要記得,她很害羞,但最終她一定會和妳的孩子們一起玩。還有,她很怕黑……。」

隔天,莉亞在飛機上望著窗外向上帝禱告:主啊,沒人比我更瞭解我女兒。我無法陪伴她,但祢可以。

我們瞭解自己所愛的人,會注意與他們相關的每個細節,因他們對我們十分寶貴。當我們因種種情況而無法陪伴他們時,往往就會憂心忡忡,因為沒有人像我們一樣瞭解他們,我們擔心他們會受到傷害。

在詩篇139篇,大衛提醒我們,上帝比世上任何人更懂我們、更認識我們。同樣地,上帝也深知我們所愛之人的一切(1-4節)。上帝創造了他們(13-15節),所以祂明白他們的需要。祂知道他們生命中的每一天將會發生什麼事(16節),祂會與他們同在,永不離開他們(5、7-10節)。

當你為某些人焦慮擔憂時,將他們交託給上帝,因為上帝最瞭解他們,也最愛他們。

— 黃嘉仁

你要將誰交託給上帝看顧?
你要如何在這方面顯示你對上帝的信靠?

慈愛的天父,我無法一直陪伴我深愛的人,但我將他們交託在祢手中,因祢最瞭解他們,也最愛他們。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21-22章;路加福音23章26-56節


靈命日糧 : 我們的天父

讀經: 馬太福音6章5-13節


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6章9節


我幾乎每天早上都會背誦主禱文。我總覺得這能讓我得著能力和智慧,面對新的一天。最近某一天的清晨,我只說了:「我們在天上的父」,手機就響了,把我嚇了一跳,因那時是清晨5點43分。猜猜是誰打電話來?來電顯示為「老爸」。我還來不及接聽,電話就掛斷了。我猜應該是父親不小心按錯號碼了,查證之後確實如此。過後我想了一想,這只是湊巧嗎?或許是,但我相信這個世界處處都有上帝的憐憫。特別在那一天,我很需要天父同在的確據。

讓我們想想主禱文。耶穌能教導門徒用各種方式開始向上帝祈求,但祂選擇用「我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6章9節)。只是偶然嗎?不,耶穌的每一句話都有其深意。我們每個人與地上的父親都有不同的關係,有的親近,有的疏遠。當我們禱告時,不是呼求「我的」或「你的」父親,而是「我們在天上的父」。祂是那位看顧我們、垂聽我們的禱告,並在我們懇求之前,早已知道我們一切所需的天父(8節)。

這是何等奇妙的安慰,尤其當我們感到被遺忘、被遺棄,形單影隻,或覺得自己軟弱缺乏的時候。不要忘了,不論何時何地,我們在天上的父永遠都在你我身旁。

— 博約翰

你如何將主禱文融入你的禱告生活?
當你說「我們在天上的父」時,你有什麼感受?

天父,我要感謝祢,無論我身在何方,祢已應許隨時垂聽我的禱告。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9-20章;路加福音23章1-2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