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上帝在哪裡?

讀經: 耶利米書29章4-7、10-14節


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利米書29章13節


英國插畫家馬丁.漢德福德(Martin Handford)於1987年首次創作了兒童圖書《威利在哪裡?》。在這一系列的書中,有著一個難以尋找的角色,他穿著紅白色條紋襯衫和襪子、藍色牛仔褲、棕色靴子,還戴著相配的帽子和眼鏡。漢德福德巧妙地將威利隱藏在許多繁複的插圖中,他會出現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擁擠不堪的人群當中。威利並不容易被人找到,但圖書的創作者承諾讀者總是能夠找到他。雖然尋找上帝並不像在兒童益智書中尋找威利那樣,但我們的創造者也承諾我們能找到祂。

上帝透過先知耶利米教導祂的子民,如何在被擄之地生活(耶利米書29章4-9節),祂應許會保護他們,直到祂按照自己完美的計劃帶領他們歸回(10-11節)。上帝向以色列人保證,祂的應許必要實現,這也會使他們更有信心在禱告中向祂呼求(12節)。

如今,儘管上帝已藉著耶穌和聖靈向我們啟示,我們仍很容易因世界的忙忙碌碌而分心。我們甚至可能會問:「上帝在哪裡?」然而,萬物的創造者和維繫者已宣稱,那些屬祂的人只要專心尋求祂,就必尋見(13-14節)。

— 鄧書琪

什麼事讓你分心,使你無法花時間藉著讀經和禱告來尋求上帝呢?當忙碌使你遠離上帝時,上帝曾如何幫助你專注於祂?

慈愛的創造者和萬物的維繫者,求祢幫助我每天全心全意地尋求祢,並相信祢會信守承諾。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9-21章;路加福音2章25-52節


靈命日糧 : 其他七人

讀經: 雅各書2章1-4節


你們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便不可按著外貌待人。—雅各書2章1節


在2020年1月,洛杉磯附近發生了一場悲劇,有九個人因直升機墜毀而喪生。大多數新聞報導都是這樣開頭:「美國籃球巨星科比.布萊恩特和女兒吉安娜,以及其他七人在事故中不幸罹難。」

通常在發生這種悲慘事件時,把注意力集中在名人身上是很自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況且科比和他年輕愛女吉安娜的死,確實令人感到悲傷難過。但我們必須記住,從生命的本身來看,「其他七人」(佩頓、莎拉、克里斯蒂娜、艾莉莎、約翰、凱麗和愛拉)的生命都同樣寶貴。

有時我們需要被提醒,在上帝的眼中每個人都是重要的。社會大眾會更關注於富人和名人,然而名氣並不能使任何一個人比你的鄰居、在街上玩耍吵鬧的孩子、在收容所潦倒的人,或者你來得更重要。

世上每個人無論貧富(箴言22章2節),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創造的(創世記1章27節)。上帝愛每個人,祂從不偏待人(羅馬書2章11節),每個人都需要救主(3章23節)。

無論是在教會中還是在社會上,當我們拒絕偏心待人時(雅各書2章1-4節),我們就能使偉大的上帝得榮耀。

— 白德夫

你能做些什麼來表達對每個人的愛,其中包括富人或窮人、名人或普通人?耶穌是如何彰顯這種愛呢?

天父,請幫助我能以愛和仁慈對待所有的人,無論對方是什麼身分或地位。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6-18章;路加福音2章1-24節


靈命日糧 : 上帝的萬能膠

讀經: 創世記1章20-25節


上帝造出……地上一切昆蟲。—創世記1章25節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最近研發了一種新型膠水,黏性極強,同時又易於去除。他們的設計靈感來自一種蝸牛,牠的黏液在乾燥的環境下會變硬,在潮濕時又會軟化。這種蝸牛因黏液的可反轉性質,可以在潮濕的環境下自由移動,這對蝸牛比較安全;同時在移動會有危險時,蝸牛也能將自己固定在當下安全的處境。

研究人員模仿自然界而研發的膠水,讓人想起德國科學家約翰內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對自己的發現的描述,他說自己只是按照上帝的想法去思考。聖經告訴我們,上帝創造了地球和其中的一切:地上的植物(創世記1章12節)、水中的生物和各樣飛鳥(21節)、地上一切昆蟲(25節),以及照祂自己形象所造的人類(27節)。當人類發現或識別一種植物或動物的特性時,我們只是在跟隨上帝創造的腳步,看見祂奇妙無比的設計。

上帝用六日創造了天地萬物,在每一天結束時,祂都會審視自己工作的成果,並稱其為「好」。當我們學習和發現更多關於上帝的創造時,願我們也能看見祂偉大的傑作,好好愛護祂所創造的一切,並宣揚受造物的美好!

— 洪可婷

你如何在你周圍看見上帝創造的奇妙?
你如何以讚美回應祂?

親愛的造物主,感謝祢以獨特而完美的方式,創造了世界和其中的一切,讓世人都嘆為觀止!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3-15章;路加福音1章57-80節


靈命日糧 : 簡單明瞭

讀經: 使徒行傳8章26-35節


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使徒行傳8章35節


我收到了一封簡短但很緊急的電郵:「我要得救,我想認識耶穌。」這樣的請求實在令人驚訝!這人與我那些不願意或尚未接受基督的親友不同,我並不需要說服他。我需要的是對傳福音更有自信,簡單地與對方分享信仰基要、經文和可靠的資源,以回應他的請求。從那開始,他只要憑信心,上帝就會帶領他前面的旅程。

腓利也曾以如此簡單的方式傳福音。當他在曠野的路上遇到衣索比亞的司庫時,對方正在朗讀以賽亞書。腓利問道:「你所念的,你明白嗎?」(使徒行傳8章30節)那人回答:「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31節)於是,腓利應邀上車與他同坐,「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35節)。

正如腓利所展示的,按對方的程度,從對方的需要開始,簡單地解釋福音,就是分享基督的有效方法。事實上,當兩人前行時,那人說:「看,這裡有水」,並要求受洗(36節)。腓利為他施洗後,那人就「歡歡喜喜地」繼續路程(39節)。

後來,發送這封電郵的人回覆說,他已認罪悔改,接受了基督,參加了教會,並且相信自己已經重生得救,我看了實在高興。這是多麼美好的開始!今後,願上帝帶領他繼續成長!

— 雷翠霞

對於傳福音的機會,你如何回應?若有人想認識耶穌,你會給他什麼簡單的答案?

天父,我不太會傳福音,求祢教導我,讓我能以簡單有效的方法與人分享基督的好消息。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0-12章;路加福音1章39-5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