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勇敢面對風暴

讀經: 希伯來書12章1-3、12-13節


仰望……耶穌…免得疲倦灰心。—希伯來書12章2-3節


在1968年4月3日晚上,猛烈的暴風雨襲擊美國的孟菲斯市。馬丁·路德·金恩牧師因身體疲倦和不適,不打算按照原定計劃前往教堂,發表支持非裔清潔員罷工的演說。但不久他接到一通緊急電話,說有一大群人冒著風雨前往教堂要聽他演講,這令他十分驚訝。於是,他趕去教堂,發表了據說是他最偉大的演講,他說:「上帝曾讓我走向峰頂,⋯⋯我看到上帝的應許之地⋯⋯我們一定會抵達那應許之地。」

第二天,金恩牧師不幸被槍擊身亡,但他所說「應許之地」的盼望仍鼓舞著被壓迫的人們。同樣地,初代信徒也因一個激動人心的信息而感到振奮。希伯來書旨在勸勉因信耶穌而面對威脅的猶太基督徒,讓他們的心靈得激勵,免得失去盼望。正如作者鼓勵眾人:「你們要把下垂的手、發酸的腿挺起來」(12章12節)。作為猶太人,他們明白這個呼籲最初源自先知以賽亞(以賽亞書35章3節)。

如今,上帝呼召我們這些基督的門徒,要「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希伯來書12章1-2節),就可避免「疲倦灰心」(3節)。

我們的人生勢必會面對狂風暴雨,但我們在耶穌裡,緊緊地倚靠祂,便能戰勝人生的暴風雨。

— 雷翠霞

你如何應對生命中的風暴?
當你仰望耶穌和祂的應許時,如何得著鼓勵?

耶穌,祢能平息我生命中的每一場風暴。當風暴肆虐時,求祢讓我的心靈有平安,因我全然仰望祢。



全年讀經:
創世記41-42章;馬太福音12章1-23節


靈命日糧 : 黑暗與光明

讀經: 約翰福音3章1-2、16-20節


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翰福音8章12節


當我坐在法庭上時,親眼目睹了我們這個世界幾個令人心碎的例子:一個女兒疏遠母親;一對夫妻失去他們曾經擁有的愛情,如今只剩下苦毒;一個丈夫渴望與妻子和解並與孩子們團聚。他們迫切需要心靈得改變、傷口得醫治,並讓上帝的愛幫助他們勝過困境。

有時,當我們生活周遭似乎只有黑暗和毫無指望時,我們很容易陷入絕望。但住在基督徒心裡的聖靈(約翰福音14章17節)會提醒我們:耶穌就是為這樣的破碎和痛苦而受死。當耶穌降世為人時,祂將光帶入了黑暗(1章4-5節,8章12節)。從祂與尼哥德慕的對話中,我們就可以看到這一點。尼哥德慕在黑夜的掩護下偷偷來到耶穌面前,離開時卻已蒙耶穌的大光照耀(3章1-2節,19章38-40節)。

耶穌告訴尼哥德慕:「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3章16節)

儘管耶穌已將光明和愛帶入世界,但許多人依然陷於罪惡的黑暗中(19-20節)。如果我們是耶穌的跟隨者,我們就能發出亮光驅散黑暗。讓我們心懷感恩地禱告,求上帝使我們成為祂愛的燈塔(馬太福音5章14-16節)。

— 柯愛莉

你何時曾因想起上帝愛你而重燃希望?
你如何與別人分享基督這世界的光?

上帝,感謝祢拯救我脫離罪惡和絕望的幽暗。請幫助我能一直走在祢的光明中。



全年讀經:
創世記39-40章;馬太福音11章


靈命日糧 : 因死得生

讀經: 出埃及記12章5-13節


我一見這血,就越過你們去。—出埃及記12章13節


凱爾正在與癌症搏鬥,需要進行雙肺移植。他懇求上帝賜給他合適的肺臟,但又為此感到不安。他承認這樣的祈禱有些怪異,因為必須有人死,他才能活。

凱爾的矛盾突顯了聖經的一個基本真理:上帝用死亡帶來生命。我們在出埃及記看到,以色列人自出生便是奴隸,在埃及人的壓迫下飽受煎熬。法老不肯放鬆對以色列人的奴役和轄制,直到上帝讓法老嚐到喪子之痛。那時,上帝吩咐以色列人家家戶戶都必須宰殺沒有殘疾的羔羊,將羊血塗在門框上,否則長子必會死亡(出埃及記12章6-7、12-13節)。

如今,你我自出生便是罪的奴僕。撒但不肯放鬆對我們的奴役和轄制,直到上帝忍受了喪子之痛,讓祂聖潔無瑕的兒子在十字架上犧牲流血,我們才得以脫離罪的綑綁。

耶穌呼召我們與祂同釘十架。保羅解釋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拉太書2章20節)。當我們相信上帝那毫無瑕疵的羔羊時,乃是承諾天天與祂同死──向著我們的罪而死,使我們能與祂同復活,擁有新的生命(羅馬書6章4-5節)。每當我們對罪的枷鎖說「不」,對基督所賜的自由說「是」,就表達了這種信心。當我們與耶穌同死,才是真正地活著!

— 韋陌格

為何只有藉著死亡才能使人得生命?
你如何表明你已接受耶穌為你而死?

耶穌,祢的死帶給我生命。請幫助我今天向著罪而死,並活出祢所賜的生命。



全年讀經:
創世記36-38章;馬太福音10章21-42節


靈命日糧 : 言行一致

讀經: 雅各書1章19-27節


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雅各書1章22節


當最小的兒子維維上幼兒園的時候,我便開始讀聖經給我兩個孩子聽。我會尋找機會進行教育,分享適用於我們情況的經文,並且鼓勵他們與我一起禱告。維維常常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牢記經文。當我們陷入困境、急需智慧時,他會脫口說出一些綻放上帝真理亮光的經文。

有一天,我生氣地說了一些苛刻的話。維維聽見了就抱住我,對我說:「媽媽,妳要言行一致哦!」

維維的溫柔提醒,呼應了雅各的睿智勸勉。那時雅各寫信給散居各地的猶太信徒(雅各書1章1節),他強調罪能以各種方式阻礙我們為基督做見證,並鼓勵信徒要「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21節)。我們若聽道而不行道,就會像有些人對著鏡子看自己,隨即忘了自己的相貌(23-24節)。我們會忘了自己被賦予的殊榮,就是我們已藉著基督的寶血與上帝和好,當活出上帝的形象。

基督徒肩負著分享福音的使命。聖靈會改變我們,並賜給我們力量成為更好的代表,從而成為福音的使者。當我們因愛而順服,就能反映出上帝的真理與愛的光輝,無論祂差我們去哪裡,我們都可以藉由實踐自己所宣講的聖經真理,讓人認識耶穌。

— 鄧書琪

你曾覺得在哪方面很難遵行聖經的教導?
上帝用什麼方法改變了你?

慈愛的上帝,求祢讓我能更像祢,好叫我能善用祢賜給我的每個機會,與人分享祢的愛。



全年讀經:
創世記33-35章;馬太福音10章1-2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