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青春期的信仰

讀經: 申命記5章28-33節


惟願他們存這樣的心敬畏我,常遵守我的一切誡命。—申命記5章29節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候,或許對父母和孩子來說,都是一生中最痛苦的階段之一。記得我在青少年時期,就很想擺脫母親而成為獨立的個體。那時,我會公開否定她的價值觀、違反她的規定,總覺得這些規則就是要讓我痛苦難受。雖然後來我們對這些規定達成共識,但那段時間我們的關係仍然非常緊繃。母親對我不願遵從她那充滿智慧的教導,必然傷心不已,因她深知那些教導能讓我的身心靈免受不必要的痛苦。

上帝對祂的兒女──以色列民也有同樣的心意。上帝頒布十誡(申命記5章7-21節)教導我們如何有智慧地生活。我們或許會將十誡視為規條,但上帝對摩西所說的話卻清楚表達祂的美意:「使他們和他們的子孫永遠得福」(29節)。摩西體會上帝的心意就勸勉眾民:在那應許之地,全心遵守上帝的誡命,便能享受上帝時時與他們同在(33節)。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信仰旅程中的「青春期」,不願相信上帝的教導確實對我們有益。願你我能越發明白上帝總有祂的美意,並能學會留心聽從祂智慧的教導。上帝的教導是要引導我們邁向靈命成熟,好讓我們能更像耶穌(詩篇119篇97-104節;以弗所書4章15節;彼得後書3章18節)。

— 洪可婷

慈愛的上帝,請幫助我相信,祢知道什麼對我才是最好的。


上帝的智慧如何幫助你與祂的關係更加親密?你在生活中的哪方面需留心祂的智慧?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4-16章;以弗所書5章1-16節


靈命日糧 : 新的名字

讀經: 啟示錄2章12-17節


並賜他一塊白石,石上寫著新名。—啟示錄2章17節


有人說,人的一生會有三個名字:父母給我們的名字,別人給我們的名字(關乎聲譽),以及我們給自己的名字(關乎品格)。別人給我們的名字很重要,因為「信譽比財富寶貴;名望比金銀可羨」(箴言22章1節,現中修訂版)。但儘管聲譽很重要,品格卻更為重要。

此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名字。耶穌告訴別迦摩教會的基督徒,縱然有些人做了損害自己名聲的事,但耶穌為那些抵擋並勝過試探的人,在天上留了一個新的名字。祂說:「得勝的,我必……賜他一塊白石,石上寫著新名,除了那領受的以外,沒有人能認識。」(啟示錄2章17節)

我們不確定耶穌為什麼應許賜下一塊白石。這是得勝的獎賞嗎?是可以參加彌賽亞宴席的入場券?是類似陪審員用來投票決定無罪開釋嗎?我們無從得知。但無論是什麼,上帝保證我們的新名字將除去我們的恥辱(參閱以賽亞書62章1-5節)。

或許,我們覺得自己名譽掃地,甚或覺得自己某方面的品格似乎糟透了。但是,最終沒有一個名字可以定義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不管別人以什麼名字稱呼你,甚至無論你如何稱呼自己,這些都不重要。你就是耶穌所說的你,活出與這新名字相稱的生命吧!

— 韋陌格

親愛的天父,我相信祢會讓我成為合祢心意的人,
求祢幫助我,行事為人能符合上帝兒女的身分。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身分,將會深遠地影響我們的生活。歡迎點擊連結:
閱讀10月主題文章




你的名聲如何與你的品格相稱?你的品格如何反映出你是上帝的兒女?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1-13章;以弗所書4章


靈命日糧 : 你一切所需

讀經: 詩篇73篇23-28節


上帝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詩篇73篇26節


坐在餐桌前,我凝視著周圍喧鬧卻又幸福的畫面。在我們的家族聚會中,家庭成員都齊聚一堂,大人、小孩一起享用佳餚。我也很享受這一切,但是一個念頭卻刺透我的心:妳是在場唯一沒有小孩、沒有自己家庭的女人。

相信許多像我這樣的單身女性,也有類似的經歷。我身處的亞洲文化極為重視婚姻與子嗣,若沒有自己的家庭,就會讓人覺得自己的人生並不完整。這感覺就像你缺乏了某種可以定義自己,或是讓自己完整的事物。

因此上帝是我的「福分」這個真理,格外令我感到安慰(詩篇73篇26節)。當以色列各支派在分配地業時,被揀選在聖所服事上帝的利未支派,並未分得任何土地。然而,上帝卻應許利未人,祂自己就是他們的福分和產業(申命記10章9節),他們可以在祂裡面得到完全的滿足,並且相信祂會供應他們一切所需。

對我們當中一些人而言,匱乏感可能與家庭無關。也許我們期盼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或更高的學術成就。但不論我們的景況如何,我們都能相信上帝是我們的福分。祂能滿足我們身心靈的需要,使我們完整。在祂裡面,我們一無所缺。

— 黃嘉仁(特約作者)

天父,謝謝祢使我在基督裡得以完整。
幫助我與詩人同聲稱頌:「我親近上帝是與我有益。」


你的生活缺乏了什麼,使你覺得自己的人生不完整呢?你會如何將它交託給上帝,並將上帝視為你的福分,在祂裡面得著滿足?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9-10章;以弗所書3章


靈命日糧 : 喜樂學習

讀經: 羅馬書12章1-3節


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羅馬書12章2節


在印度的邁索爾市,有一所由兩節翻新過的火車車廂拼接而成的學校。當地的教育工作者與西南鐵路公司合作,買下這兩節廢棄的車廂並完成改裝。這些車廂基本上就是大型的金屬盒,直到工人們安裝了樓梯、風扇、電燈和書桌才能使用。工人們還粉刷了牆面,並在車廂內外都畫上繽紛彩繪。現在共有六十名學生在那裡上課,全因做了這些奇妙的改變。

當我們聽從使徒保羅的命令,「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羅馬書12章2節),會發生更奇妙的轉變。當我們讓聖靈幫助我們脫離世界和屬世的價值觀,我們的想法和心態就會開始轉變。我們會變得更加有愛心,更加有盼望,心裡也會滿有平安(8章6節)。

不僅如此,也會帶來其他的改變。雖然改變的過程是不間斷的,通常比火車旅程還有更多停靠站和起點,卻能幫助我們明白上帝對我們生命的心意。這過程會帶領我們「察驗⋯⋯上帝的旨意」(12章2節)。明白祂的心意不代表知道具體的做法,但這會使我們與祂的屬性和祂在世上的工作保持一致。

這所經過改變而成立的印度學校,其校名為納里卡利(Nali Kali),翻譯出來的意思是「喜樂學習」。上帝改變的大能如何帶領你,讓你喜樂地學習並明白祂的心意呢?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請祢今日藉著更新我的心意來改變我。
感謝祢,當我順服時,祢會按祢的旨意成就一切。


你的心思意念在哪方面最需要上帝改變的大能?當你清楚知道祂對你生命的心意,你是否樂意付諸行動?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7-8章;以弗所書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