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意外之客

讀經: 路加福音19章1-10節


[耶穌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路加福音19章5節


撒該是一個孤獨的人。每當他行走在城市的街道時,總能感覺朝他而來的目光充滿敵意。但後來他的生命卻發生了轉變。一位教父亞歷山大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說,撒該成了凱撒利亞教會傑出的基督教領袖及牧師。是的,我們說的正是那位爬上桑樹,為要看耶穌的稅吏長撒該(路加福音19章1-10節)。

是什麼促使撒該爬到樹上?當時稅吏被視為叛徒,因他們為羅馬帝國向自己國家的人民收繳苛捐雜稅。但耶穌卻接納他們,這是眾所周知的。撒該或許想知道耶穌是否也會接納他。然而因著身量矮小,他在人群中看不見耶穌(3節)。想來他爬上樹,為的就是要尋見耶穌。

耶穌也在尋找撒該。當基督來到那棵樹下時,祂抬起頭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5節)。對耶穌而言,到這個被社會排擠之人的家中做客絕對有這必要。沒想到世界的救主竟願意花時間,與遭受社會排拒的人相處!

無論是我們的內心、人際關係或人生需要修復,我們都能如撒該那般擁有盼望。當我們轉向耶穌時,祂永遠不會拒絕我們。祂能修復一切的失落與破碎,並賦予我們生活全新的意義與目的。

— 謝葆芳

耶穌,當我在罪中迷失時,
感謝祢尋找我,並拯救我脫離混亂的生活。


你需要耶穌幫助你修復生命中的哪些關係?對你而言,這意味著什麼呢?



全年讀經:
傳道書4-6章;哥林多後書12章


靈命日糧 : 堅不可摧

讀經: 耶利米書1章4-10節


你不要懼怕他們,因為我與你同在,要拯救你。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利米書1章8節


在二戰期間,路易斯.贊佩里尼(Louis Zamperini)搭乘的軍機在海中墜毀,機上11人有8人罹難。路易斯及其中兩人爬上救生筏,在漂流的兩個月內,他們奮力抵擋鯊魚,經歷暴雨,避開敵機的子彈,捕生魚,吃活鳥。最後,他們好不容易漂到一個海島上,卻立即被敵軍捉拿,成為戰俘。後來的兩年,路易斯過著慘無人道的生活,飽受毆打、凌虐,被迫服勞役。他非凡的經歷被寫成書並拍成電影《堅不可摧》。

耶利米即是聖經中一位堅不可摧的人物。他忍受敵人的謀害(耶利米書11章18節),被毆打之後又被栓上枷鎖(20章2節),被鞭打之後被囚在監獄裡(37章15-16節),被人用繩子縋至蓄水池的淤泥中,加以囚禁(38章6節)。他能生存是因上帝應許會與他同在並拯救他(1章8節)。上帝也給我們類似的應許:「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來書13章5節)。上帝沒有應許要讓耶利米或我們免受患難,但祂承諾會帶我們經過艱難。

路易斯知道上帝對他的保護,並在戰爭結束後悔改相信耶穌。他饒恕了俘擄他的人,帶領其中一些人歸信基督。路易斯知道,我們縱然不能避免所有的問題,卻不用獨自受苦。當我們與耶穌一同面對,我們就能變得堅不可摧。

— 韋陌格

親愛的主耶穌,祢能勝過任何風暴,
請帶領我安然渡過迎面而來的風暴!


什麼困難讓你備感壓力?你可以告訴耶穌,你相信祂已應許會帶領你經過這試煉。讓祂來扶持你吧!



全年讀經:
傳道書1-3章;哥林多後書11章16-33節


靈命日糧 : 基督的香氣

讀經: 哥林多後書2章14-17節


我們在上帝面前,無論在得救的人身上,或滅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氣。—哥林多後書2章15節


我認識一個住在德州洛美塔的牧場主人,他的兩個孫兒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跟他的孫兒會與他到鎮上,隨他購買東西,也會看到他與所認識的鎮民閒聊。他知道所有人的名字,也知道他們的故事。他走走停停,問候生病的孩子,關懷婚姻出現問題的夫婦,說一兩句鼓勵的話。在適當的時候,他會跟他們分享經文,也會為對方禱告。我永不會忘記他,因為他是如此特別,不會將信仰強加在別人身上,但總會留下信仰的痕跡。

這位年長的牧場主人擁有保羅所說的「基督馨香之氣」(哥林多後書2章15節)。上帝使用他「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14節)。如今,他雖已安息主懷,但他的香氣仍留在洛美塔。

魯益師寫道:「在這世上沒有普通人,與你談話的人不是僅有血肉之軀。」換句話說,每一次人與人的接觸,都有它永恆的結果。每天我們都有機會,以忠誠溫柔的生命,向周遭的人,默默為主作見證,或向疲憊的心靈說些鼓勵的話,為他們的生命帶來改變。永不要低估活出基督樣式的生命對他人所產生的影響。

— 羅大衛

聖靈啊,求祢以慈愛、溫柔和恩慈充滿我,
好讓我能如此待人。


你同意「接觸就會帶來影響」嗎?這句話如何讓你以不同的觀點,來看待日常生活中每次與人的接觸及對話?



全年讀經:
箴言30-31章;哥林多後書11章1-15節


靈命日糧 : 擴張境界

讀經: 以賽亞書43章18-21節


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以賽亞書43章19節


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位鄉村牧師拒絕了一小群美國士兵的請求,不允許他們將殉職的同袍,葬在教堂旁圍著籬笆的墓園裡。因為教堂的墓園只許教會會友安葬,所以士兵們只好將摯友葬在圍籬外,此事讓這位鄉村牧師徹夜難眠。

但隔天早上,士兵們遍尋不著墳墓。有位士兵問牧師說:「發生了什麼事?墳墓怎麼不見了?」他回答:「還在那裡啊!」士兵正感困惑,他接著解釋:「我後悔拒絕了你們,所以我昨夜起床挪移了圍籬。」

只要我們尋求,上帝也可能會給我們新觀點來看待人生的挑戰。這正是先知以賽亞向受壓迫的以色列民所傳講的信息。他們不應回頭渴望紅海的救贖,而是需要新的眼光,看見上帝正在做又新又奇的事,展開新的道路。上帝勸誡他們:「不要思想古時的事。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以賽亞書43章18-19節)。當我們心生疑惑和面對爭戰時,上帝是我們盼望的來源,正如祂說:「因我使曠野有水,使沙漠有河,好賜給我的百姓、我的選民喝。」(20節)

當我們更新視野,也會看見上帝為我們人生指出新的方向。願我們能用新的眼光看見祂開的新路,並且鼓足勇氣,勇敢地跟隨祂踏上新的境界。

— 雷翠霞

施憐憫的上帝,感謝祢賜給我新的觀點來看待我的生命。
求祢更新我的眼光,讓我看見與祢同行的新境界。


上帝要在你的生命中做哪件新事?上帝已引導你進入何種新的境界?你又將如何面對新境界?



全年讀經:
箴言27-29章;哥林多後書1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