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完全公義

讀經: 申命記32章1-4節


祂所行的無不公平。—申命記32章4節


在1983年,有3名青少年因謀殺一名14歲少年而被逮捕。根據新聞報導,這名少年是因他的運動外套而遭射殺。這3名青少年被判終身監禁,在監獄待了36年,直到有證據證明他們無罪,凶手另有其人。法官在判他們無罪釋放之前,向他們公開致歉。

無論我們多麼努力,執法人員如何盡職,人的公義總有缺失。我們永遠無法掌握所有訊息,有時不誠實的人會操弄事實,有時我們會判斷錯誤。若在有生之年冤屈得以平反,恐怕也是多年後了。但感恩的是,上帝不像人如此易變,祂完全正直公義。摩西說:「祂的作為完全,祂所行的無不公平」(申命記32章4節)。上帝看到事物的真相。即使在我們盡力之後仍然失敗,但總有一天,上帝會帶來最後的終極公義。雖然不確定是在什麼時候,但我們知道必會實現,因我們服事的是「誠實無偽的上帝,又公義,又正直」(4節)。

我們可能會因不確定對錯而感到困惑,也可能擔心我們或至親好友受到的冤屈,將永遠無法獲得平反。但我們可以信靠那位公義的上帝,無論是在今生或來世,總有一天祂將會為我們伸張正義。

— 郭惟恩

上帝啊,不管是在新聞裡、在我的人際關係
或社交媒體中,我都常看到許多不公義的事。
感謝祢讓我仍有盼望,因為祢是行事公義的主。


你在何事上看到公義遭到濫用或曲解?你會為著什麼事呼求上帝施行公義呢?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1-22章;約翰福音14章


靈命日糧 : 哀嘆無妨

讀經: 耶利米哀歌3章19-26節


凡等候耶和華、心裡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耶利米哀歌3章25節


我雙膝跪下,淚流滿面,向上帝哭訴說:「上帝啊,祢為什麼沒有看顧我?」那是在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我被解雇將近一個月,但申報失業證明卻出了問題,使我沒有收到失業補助,而美國政府承諾的紓困津貼也遲遲未至。在我內心深處,我知道上帝能解決一切困境,也相信祂真的愛我,並會看顧我。但在那一刻,我卻覺得祂棄我於不顧。

耶利米哀歌提醒我們,悲傷和哀嘆是無可厚非的。此書寫成的時間,可能是在公元前587年,巴比倫人摧毀耶路撒冷期間或不久之後。當中描述人們面臨的困苦(3章1、19節)、壓迫(1章18節)和飢餓(2章20節,4章10節)。但在這卷書中間的部分,耶利米提到他盼望的緣由:「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祂的憐憫不致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祢的誠實極其廣大!」(3章22-23節)儘管經歷苦難和打擊,耶利米沒有忘記上帝依舊信實。

有時候,我們很難相信「凡等候耶和華、心裡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25節),尤其當我們看不到苦難的盡頭時,更是如此。但我們可以向祂大聲呼求,相信祂必垂聽,並且會信實地帶領我們渡過難關。

— 施竹俐

天父,我此刻就需要祢。請幫助我相信,
當我處於困境中,祢必幫助我。


今天你正面臨什麼問題,讓你難以信靠上帝?有什麼能幫助你坦然向祂呼求?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9-20章;約翰福音13章21-38節


靈命日糧 : 非凡的一生

讀經: 彼得前書2章9-12節


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彼得前書2章12節


從凱瑟琳·哈姆林(Catherine Hamlin)的訃聞,我認識到這位澳洲外科醫生非凡的一生。凱瑟琳和她丈夫在非洲衣索比亞待了大半輩子,建立了世界上唯一的「產科瘺」醫院,專門治療在發展中國家常見的婦女分娩損傷,以及隨之帶來的身心創傷。在凱瑟琳醫生的努力和監督下,有超過六萬多名婦女獲得治療。

她在92歲高齡仍然為病人施行手術,並且習慣以一杯茶和閱讀聖經開始每一天。面對好奇者的提問,凱瑟琳表示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平凡的基督徒,只是去做上帝交給她的工作。

我很感恩能有機會認識到她非凡的人生,因為她有力地為我示範了聖經鼓勵信徒應當活出的生命。這種生命讓即使極力排斥上帝的人,也能「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歸榮耀給上帝」(彼得前書2章12節)。

上帝的靈以大能呼召我們脫離屬靈的黑暗,與祂建立關係,進入祂奇妙的光中(9節),這能力也可將我們的工作或服務的領域轉化為信仰的見證。無論上帝賜下何種熱忱或技能,我們都能賦予非凡的意義和目的,就是藉著我們的工作、服事或生活,引領人來到上帝面前。

— 夏莉珊

耶穌啊,願我今天的言行能彰顯出祢的愛與恩典。


上帝呼召你去做些什麼?今天你要如何奉耶穌的名去做這些事呢?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7-18章;約翰福音13章1-20節


靈命日糧 : 公義的上帝

讀經: 詩篇13篇


我倚靠祢的慈愛。—詩篇13篇5節


牠或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替罪牛」。我們不知道牠的名叫黛西、瑪德琳或格溫朵琳(這些名字都有人提過),但在1871年造成三成居民無家可歸的芝加哥大火,歐立瑞太太飼養的一頭母牛被指為罪魁禍首。當時木材建造的房屋加上強風助燃,使火勢延燒了3天,奪去了近300人的性命。

多年來,很多人都認為火災的起因是這頭母牛踢翻了在牛棚內的油燈。但經過深入調查,在126年之後,芝加哥市警察與消防委員會通過一項決議,免除了這頭母牛和牠主人的罪責,並建議仔細審查當時附近一個鄰居的活動。

彰顯公義往往需要時間,聖經也認同這並非易事。在詩篇13篇,「要到幾時呢?」這句話就重複了4次。1-2節說:「耶和華啊,祢忘記我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祢掩面不顧我要到幾時呢?我心裡籌算,終日愁苦要到幾時呢?我的仇敵升高壓制我要到幾時呢?」但大衛在哀嘆中,找到信心和盼望的理由:「但我倚靠祢的慈愛,我的心因祢的救恩快樂。」(5節)

然而,即使公義未能及時彰顯,上帝的愛也不會叫我們失望。我們可以全然信靠並安歇在祂裡面,不單是此刻,更是直到永遠。

— 龐雅各

慈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信靠祢,
即便看不到祢在動工,也能全然相信祢。
感謝祢讓我今天就可以放心地仰賴祢的良善和信實。


上帝以什麼方式向你顯明祂不止息的慈愛?你今天如何表現出對祂的信靠?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5-16章;約翰福音12章27-5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