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不憑眼見

讀經: 路加福音16章19-31節


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路加福音16章31節


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當他的任務結束之後,就以跳傘的方式降落在某個俄羅斯的鄉村。一個農婦瞪眼看著這位身穿橙色太空服,戴著頭盔,拖著兩個降落傘的宇航員,驚訝地問他說:「你不會是從外太空來的吧?」他回答說:「事實的確如此!」

可惜的是,蘇聯領導層將這具有歷史意義的飛行壯舉變成反宗教宣傳,他們的首腦甚至宣稱:「加加林進入太空卻沒有看到任何神明」(加加林本人卻從沒這麼說)。正如魯益師提到:「在地上沒找到上帝的人,在外太空可能也是找不到。」

耶穌警告我們不要在今生忽視上帝,祂說了一個關乎財主和乞丐的故事。財主生前從來不尋求上帝;乞丐拉撒路雖然貧困潦倒,卻信心充足(路加福音16章19-31節)。財主死後在痛苦中為他仍在世的兄弟們哀求亞伯拉罕:「求你打發拉撒路⋯⋯若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到他們那裡去的,他們必要悔改」(27、30節)。但亞伯拉罕的話卻一針見血:「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31節)

章伯斯曾說:「不是看見了就會相信,而是依據我們所相信的來解釋所看見的一切!」

— 葛庭墨

天父,今天我為還沒有相信祢的人禱告,
求祢聖靈溫柔的慈愛與大能吸引他們來歸向祢。


你相信上帝的存在和基督復活的真實性嗎?你若相信,這會如何影響你每日所做的決定?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9-21章;約翰福音8章1-27節


靈命日糧 : 我們需要的水

讀經: 約翰福音4章7-14節


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約翰福音4章14節


貝加爾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景色遼闊壯觀。此湖深達1,637公尺,長636公里,寬79公里,佔世界淡水總量的五分之一。然而,世人卻無法取得這裡的水。這是因為貝加爾湖位於西伯利亞,是俄羅斯境內其中一個最為偏遠的地區。現今全球許多地區嚴重缺水,但令人惋惜的是,如此龐大的水源卻深藏在人煙罕至的地方。

雖然貝加爾湖遙不可及,但對於那些極需要水的人來說,已經有一個可以汲取,且源源不絕的生命活水。千百年前,耶穌在撒馬利亞的一口井旁與一位婦人談話,逐步帶領這位婦人探究靈裡的需要。什麼才能滿足她內心的渴求呢?唯有認識耶穌。

相較於這位婦人從井裡打的水,耶穌提供了更佳的選擇:「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4章13-14節)

世上有許多事物都聲稱能讓人獲得滿足,但卻絕對無法完全解決我們心靈的渴求。唯獨耶穌能真正滿足我們心靈的乾渴,而且祂的活水可以供應任何地方的任何一個人。

— 柯貝爾

慈愛的上帝,謝謝祢賜我生命,
並讓我的生命有了目標和意義。
求祢教導我在祢和祢的愛中得著真正的滿足。


你會從哪裡尋求人生的意義或滿足?為何人離了基督就不可能得著真正的滿足?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6-18章;約翰福音7章28-52節


靈命日糧 : 平安抵岸

讀經: 詩篇139篇7-12節


住了吧!靜了吧!—馬可福音4章39節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坎達斯部族(Kandas)的人正興奮地等待聖經運來,這是用他們的語言印製的新約聖經。但是要到達這個部落,運送聖經的人卻必須乘著小船橫渡海洋。

這些人哪來的勇氣橫渡惡水?的確,他們有精湛的航海技術,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深知是誰創造了海洋。祂是指引我們每個人渡過人生風浪及深淵的那位上帝。

大衛說:「我往哪裡去躲避祢的靈?」又說:「我若升到天上,祢在那裡;⋯⋯飛到海極居住;就是在那裡,祢的手必引導我,祢的右手也必扶持我。」(詩篇139篇7-10節)

這些話應該可以讓住在島國的坎達斯人產生共鳴,他們居住的熱帶海岸、茂密雨林和深山野嶺被稱為「最後的未知之地」。然而,不論是當地或是其他地方的信徒都知道,對上帝而言,沒有任何地方太偏遠而無法到達,也沒有困難太艱鉅而無法解決。大衛讚歎說:「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祢不見,黑夜卻如白晝發亮。黑暗和光明,在祢看都是一樣。」(12節)

當上帝對狂風巨浪說:「住了吧!靜了吧!」風浪就聽從祂而平靜了(馬可福音4章39節)。所以,不要懼怕今天會面對的深淵或漩渦,這位上帝會領我們平安抵岸。

— 雷翠霞

親愛的天父,我相信祢能掌管我人生中的風浪,
感謝祢會指引我平安抵岸。
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穿越人生的風暴》。


什麼會令你無法信靠上帝?今天你要將哪些事交託給祂?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3-15章;約翰福音7章1-27節


靈命日糧 : 行走而不奔跑

讀經: 彌迦書6章6-8節


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彌迦書6章8節


我看見她每天都早起迎接朝陽。她是我們小區的競走健兒,當我駕車送孩子們去學校時,她總在路肩上快步地走。她會戴上大型的耳機,穿上彩色及膝襪,左手右腳、右手左腳輪流向前邁步,總要有一隻腳接觸地面。競走與快跑或慢跑不同,競走者刻意限制自己,勒住身體想跑步的傾向。競走看起來容易,但仍需要與快跑或慢跑相同的體力、專注力及力量,只是必須有所控制。

控制力量就是其中的關鍵。聖經所說的謙卑,經常像競走一樣會被人看為軟弱。但事實上,這並非軟弱。謙卑並不是減低我們的優點或能力,而是要加以控制,就像那位晨間競走健兒,要用意志去控制手腳的擺動。

先知彌迦說「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是呼籲我們控制自己的腳步,免得跑在上帝的前頭。他也說「行公義,好憐憫」(6章8節),這容易叫我們渴望做一些事情,且迅速去做。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這世界上每天都有太多不公義的事發生。只是我們在採取行動時,仍要接受上帝的控制和引導。我們如此行最終要達到的目標是看見祂的旨意與目的成就,也讓人看見祂的國度彰顯在地上。

— 博約翰

上帝啊,存謙卑的心與祢同行實在不容易,
但求祢訓練我,好使我的步伐能與祢和祢的旨意保持一致。


在什麼情況下你會跑在上帝的前頭?你認為謙卑是優點或是缺點?為什麼呢?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0-12章;約翰福音6章45-7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