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閃亮的星星

讀經: 腓立比書2章12-18節


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腓立比書2章15-16節


我對童年時期所住的房子和小時候的回憶至今仍歷歷在目。我記得曾和父親一起看星星,我們輪流用他的望遠鏡,瞇起眼睛,努力對焦在那些閃爍的小光點上。這些由熱和火發出的微小光點,在一片漆黑的夜空中,更顯耀眼。

你覺得自己是顆閃耀的星星嗎?我指的不是達成什麼傲人的成就,而是如同明光照耀這敗壞邪惡的黑暗世界。使徒保羅告訴腓立比教會的信徒們,要「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且不要發怨言、起爭論(腓立比書2章14-16節),上帝就會光照他們,也會藉著他們照亮世界。

我們與其他信徒的合一,以及我們對上帝的忠心,可以使我們與這個世界有所分別。問題是這些並非自然而成,我們必須持續奮力戰勝誘惑,才能與上帝保持親密的關係;我們得對抗自私的本性,才能與主內的弟兄姐妹和諧共處。

但我們不需氣餒。聖靈住在每個信徒的心裡,祂能加添力量,使我們具備節制、仁愛與信實的特質(加拉太書5章22-23節)。正如我們蒙召要活出的生命,是超越我們本身的能力,但是靠著上帝奇妙大能的幫助,我們就可能辦到(腓立比書2章13節)。若每個基督徒都能靠著聖靈的能力,成為「閃亮的星星」,上帝的光必能驅散我們周遭的黑暗!

— 史珍妮

慈愛的上帝,求祢的聖靈賜我力量,使我能在黑暗中
散發光芒,讓人能看到我的愛心和對祢的忠心。


哪些原因使你為耶穌所發的光逐漸暗淡?你要如何使之再次明亮閃耀?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22-23章;約翰福音4章31-54節


靈命日糧 : 把我接去

讀經: 詩篇49篇5-20節


人⋯⋯不醒悟,就如死亡的畜類一樣。—詩篇49篇20節


我家的老狗坐在我身旁,雙眼盯著前方發呆。牠在想什麼?可以確定的是,牠不會想到死亡,因為牠的理解非常有限,無法思考未來的事物。但人卻不一樣,不論年齡大小、健康與否或財富多寡,我們不時地都會思考死亡。詩篇49篇20節說,這是因為我們和動物不同,我們能做深入的思考而有所「醒悟」。我們知道自己終有一死,而且無法做任何事去改變這個事實。沒有人能「救贖自己的生命,也無法向上帝付生命的贖價」(7節,當代譯本修訂版)。無人能憑著錢財買贖自己的生命,而免於死亡。

但有一個方法能使我們脫離死亡的終局。詩人強調說:「上帝必救贖我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因祂必收納我」(15節,或為「祂必把我接去」,新譯本)。美國詩人羅伯·佛洛斯特(Robert Frost)說:「無論何時,家永遠是向你敞開大門、接受你的地方。」上帝讓祂的愛子「捨自己作萬人的贖價」(提摩太前書2章6節),買贖我們脫離死亡。因此,耶穌應許,當我們離世時,祂必接我們到祂那裡去(約翰福音14章3節)。

我相信,耶穌既早已將我生命的贖價交給上帝,在我離世的那一天,祂就會展開雙臂迎接我,進入天父的家中。

— 羅大衛

上帝,我感謝祢,因祢已為祢的兒女預備了居所,
我深切期待回天家與祢相聚。


你如何面對死亡這個人生的終點?你對天國的信心是以什麼為根基?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9-21章;約翰福音4章1-30節


靈命日糧 : 豐沛泉水

讀經: 出埃及記17章1-7節


你要擊打磐石,從磐石裡必有水流出來,使百姓可以喝。—出埃及記17章6節


在澳洲的一份報告概述了極端乾旱、炎熱和森林大火所造成的嚴重災害。這份報告指出在那極為嚴峻的一年,只有微量的降雨,使乾枯的灌木叢燃起燎原大火。猛烈的火勢燒光了鄉村地區,養殖的魚群和作物全都毀於一旦。這全是因為缺少了一樣人們視為理所當然,卻又是生存不可或缺的資源,那就是水。

以色列人也曾因為缺少水源而面臨困境。百姓紮營在塵土飛揚、寸草不生的沙漠時,竟然沒有水喝(出埃及記17章1節)。眾人都惶惶不安,口乾舌燥,腳邊的沙子因炎熱而嘶嘶作響,孩子們也為乾渴所苦。眾民驚恐地「與摩西爭鬧」要水喝(2節)。但摩西能做什麼呢?他只能求告上帝。

上帝給摩西一個奇特的指示:「你手裡拿著⋯⋯杖⋯⋯,你要擊打磐石,從磐石裡必有水流出來,使百姓可以喝」(5-6節)。所以摩西擊打了磐石,從中冒出汩汩的泉水,足夠眾百姓和牲畜飲用。那一天,以色列人明白上帝深愛他們,因為他們的上帝賜給他們豐沛的泉水。

若你正經歷生命中的乾旱或曠野,要記住上帝深知你的處境,祂與你同在。不論你需要什麼、缺乏什麼,願你都能在祂所賜的豐沛泉水中,得著盼望和更新。

— 郭惟恩

上帝,我需要祢供應豐沛的泉水。若祢不幫助我,
我就無法度過難關,求祢賜下我所需要的水。


在你所處的環境中,哪裡是乾旱荒蕪之地?你如何尋求且信靠上帝豐沛的泉水?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7-18章;約翰福音3章19-36節


靈命日糧 : 矯正視力

讀經: 撒母耳記上1章10-18節,2章1-<


我的心因耶和華快樂,我的角因耶和華高舉。—撒母耳記上2章1節


在我做了一個左眼的小手術之後,醫生建議我作一次視力檢查。我信心滿滿地遮住右眼,輕鬆地辨認視力檢查表上的每一行字母。但當我遮住左眼時,卻倒抽了口氣。我怎麼一直都沒發現自己的視力竟然那麼糟?

在適應新的眼鏡和矯正視力的同時,不禁想到,每天遇到的生活挑戰如何使我患上「屬靈的近視」。當我只注視眼前的事物,如我的痛苦和瞬息萬變的環境,就看不見那永恆不變的上帝何等信實。有限的視力使得盼望變得模糊且遙不可及。

撒母耳記上1章也述說另一個女人沒有看清上帝的信實可靠,只專注於眼前的痛苦不安和遺憾。多年來,哈拿忍受無子之苦,以及丈夫的另一位妻子毘尼拿的折磨。即使哈拿深受丈夫喜愛,但她仍有缺憾。有一天,當哈拿向上帝哭訴而被祭司以利質問時,她說明自己的處境。在哈拿即將離開時,以利祈求上帝應允她的請求(撒母耳記上1章17節)。雖然哈拿的處境沒有立刻改變,但仍滿懷著堅定的盼望離去(18節)。

在撒母耳記上2章1-2節,哈拿的禱告顯明她已轉移焦點。甚至在處境有所改善之前,哈拿新的眼光就已改變她的觀點和態度。上帝是她的磐石和永恆的盼望,她因上帝時時同在而滿心喜樂。

— 鄧書琪

上帝,求祢矯正我的視力,使我能定睛於祢時時的同在,
並且用永恆的眼光面對各種處境。


不看環境而仰望不變的上帝,如何使你更有盼望?屬靈的近視使你在哪些困境中苦苦掙扎呢?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5-16章;約翰福音3章1-1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