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當說的話

讀經: 以弗所書6章10-20節


也要為我祈求,使我傳講的時候,得著當說的話,可以坦然無懼地講明福音的奧祕。—以弗所書6章19節,新譯本


近年來,許多基督教作家呼籲信徒要重新思考基督信仰的「詞彙」。例如有位作家強調,即使是神學性很豐富的字詞,因為過於熟悉和過度使用,會導致我們無法體會福音的深度和自己需要上帝,最終使這些詞彙失去其影響力。他建議發生這種情況時,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學習和體會這些信仰的詞彙,放下既有的觀念,直到我們像是第一次接觸福音一樣。

這個要我們學習以新的體會和領受談論上帝的呼籲,讓我想到使徒保羅一生為了向人傳福音,向什麼樣的人就作什麼樣的人(哥林多前書9章22-23節),把自己放在對方的位置。他從不認為自己最懂得如何傳揚耶穌,相反地,他是靠著不斷地禱告,並請求眾信徒為他禱告,好幫助他「得著當說的話」(以弗所書6章19節,新譯本)來分享福音。

使徒保羅深知,每個基督徒每天都需要保持謙卑,知道自己需要在基督的愛中更深地扎根(3章16-17節)。只有當我們深深地扎根於上帝的愛中,每天都越發意識到我們需要倚靠上帝的恩典,我們才能得著當說的話,與人分享那奇妙的好消息,也就是上帝為我們成就的一切。

— 白茉妮

慈愛的上帝,請原諒我常將祢的恩典和美善視為理所當然。幫助我每天都能對祢的恩典、慈愛有嶄新的體會,
也幫助我得著當說的話,與人分享祢的作為。


你何時曾對福音有新的體會?禱告如何提醒你時刻需要上帝的恩典呢?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下1-3章;路加福音24章1-35節


靈命日糧 : 困境中的盼望

讀經: 詩篇88篇1-13節


耶和華拯救我的上帝啊!—詩篇88篇1節


在《花生漫畫》中,非常有商業頭腦的露西登了一則廣告,宣稱只要花五美分就能做「心理諮商」。奈勒斯去到露西的辦公室,並承認自己深陷憂鬱的情緒。當他問露西,自己該怎麼做的時候,露西很快就回答說:「那就振作起來吧!好了,請給我五美分。」

儘管這種輕鬆愉快的小娛樂能帶來一時的微笑,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內心的悲傷和憂鬱,卻沒有那麼容易消失。絕望和一籌莫展的感覺是如此真實,有時我們的確需要專業的治療。

當然露西的建議對真正的痛苦毫無助益,但詩篇88篇的作者卻給了我們一些教導和盼望。當這位詩人面對眼前的重重困境時,他向上帝坦誠自己的心聲:「因為我心裡滿了患難,我的性命臨近陰間」(3節),「祢把我放在極深的坑裡,在黑暗地方,在深處」(6節),「黑暗成了我的知己」(18節,新譯本)。我們聽到、感受到,或許也能同理詩人的痛苦,但卻非僅止於此,詩人的哀嘆中帶有盼望:「耶和華拯救我的上帝啊,我晝夜在祢面前呼籲。願我的禱告達到祢面前,求祢側耳聽我的呼求!」(1-2節,參閱9、13節)我們確實會面對一些沉重的打擊,可能會需要採取實際的行動,例如諮商和藥物治療,但永遠不要放棄在上帝裡的盼望。

— 簡恩德

天父,請幫助我看到,無論我的處境如何,
祢總是張開雙臂歡迎我來投靠祢。


你何時曾在絕望中轉向上帝?現在是什麼攔阻了你,使你不向上帝呼求呢?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21-22章;路加福音23章26-56節


靈命日糧 : 真認識祂

讀經: 腓立比書3章7-11節


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腓立比書3章8節


在2019年初,查理·範德梅(Charlie VanderMeer)回歸天家,享年84歲。幾十年來,作為美國國家電台兒童聖經廣播節目的主持人,他被成千上萬人稱為「查理叔叔」。在查理叔叔回天家的前一天,他對好友說了類似這樣的話:「重要的不是知道有關耶穌的事,而是要認識耶穌這位救主。」

即便將要離世,查理叔叔還是積極談論耶穌,不忘記人們迫切需要接受耶穌成為個人的救主。

使徒保羅也將認識耶穌看作是最重要的任務,他說:「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並且得以在祂裡面」(腓立比書3章8-9節)。那麼,我們要如何認識耶穌呢?羅馬書10章9節說:「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上帝叫祂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

我們或許知道有關耶穌的許多事蹟,也知道一切有關教會的事,甚至還可能熟讀聖經。但唯有接受耶穌白白的救恩,才能認識耶穌這位救主。祂是我們真正需要認識的那一位。

— 白德夫

天父上帝,若我還未真正接受耶穌為救主,幫助我今天
就能稱耶穌是主。我要為許多人禱告,因他們還沒認識
和相信耶穌,也還沒接受祂所賜的赦罪之恩。


在你與耶穌的關係中,你如何體會到認識上帝才是最重要的, 而不僅是知道有關信仰的知識?基督所賜的赦罪之恩對你有何意義?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9-20章;路加福音23章1-25節


靈命日糧 : 火中奮勇

讀經: 但以理書3章13-18、25-27節<


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上帝,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即或不然⋯⋯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但以理書3章17-18節


兩名疲憊不堪、滿身煙灰的消防員走進一間餐廳吃早餐,一名女服務生藉由新聞報導,一眼就認出他們是昨夜奮力撲滅倉庫大火的消防隊員。為了表示感謝,這位女服務生在他們的帳單上寫了一段話:「今天你們的早餐我請客。謝謝你們⋯⋯願意為人服務,甚至衝進人們拼命逃離的地方⋯⋯在熊熊烈火中奮勇救人,你們真是眾人的榜樣!」

在舊約中,我們看到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但以理書3章),這三個年輕人也是奮勇剛強的典範。他們沒有屈從命令向巴比倫王雕像跪拜,反倒抗命不從,勇敢地表達他們對上帝的愛。他們雖受嚴懲而被扔進烈火的窯中,但他們毫不退縮,甚至對國王說:「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上帝,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祂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17-18節)

後來,上帝確實搭救了他們,甚至與他們一起在火中行走(25-27節)。今天當我們遇到烈火般的試煉和困難時,我們也能肯定上帝會與我們同在,祂是大有能力的上帝!

— 柯愛莉

全能的上帝,感謝祢與我同在火中,
並以祢的同在安慰我。


你何時曾在艱難的試煉中感受到上帝的同在?當你遇到挑戰時,什麼能給你信心繼續前進?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6-18章;路加福音22章47-7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