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置身烈焰

讀經: 但以理書3章12-18節


我見有四個人,並沒有捆綁,在火中遊行,也沒有受傷。—但以理書3章25節


發生在西班牙一個小鎮安迪利亞的一場野火,使將近202平方公里的樹林化為焦土。然而,在那遭到烈火蹂躪的荒地上,大約有一片上千棵翠綠的柏樹仍舊挺拔矗立。這是由於柏樹具有保水能力,才能使這片樹群免於大火的摧殘。

在尼布甲尼撒王統治巴比倫期間,也有一小群人倖免於國王的滔天怒火。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拒絕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造的金像,並對他說:「我們所事奉的上帝,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但以理書3章17節)。國王一氣之下就要人把火窯燒熱,比平常更猛烈七倍(19節)。

幾名士兵執行國王的命令,將那三人捆著扔進烈焰中,卻反倒被燒死。當時在場的人都看見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雖置身於烈焰中,卻「沒有捆綁,在火中遊行,也沒有受傷」。在那火窯裡還有第四個人,其「相貌好像神子」(25節)。許多學者相信,那就是耶穌在道成肉身之前的顯現。

在我們面臨恫嚇與試煉時,耶穌仍與我們同在。當我們被迫要與世俗妥協時,無需感到害怕。也許,我們不知道上帝將在何時或如何幫助我們,但我們知道,祂與我們同在,會賜給我們力量,讓我們在每一場「烈焰」的試煉中,仍能忠心地跟隨祂。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求祢使我被聖靈充滿,
讓我能不屈從外界的壓力,以堅守真理來榮耀祢。


為何上帝超自然的同在與安慰能激勵你呢?你如何扶持那些正面臨逼迫的人?



全年讀經:
耶利米哀歌3-5章﹔希伯來書10章19-39節


靈命日糧 : 上帝的話

讀經: 以賽亞書55章10-13節


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以賽亞書55章11節


莉莉是個聖經翻譯員。當她在機場準備要搭機返國時,卻被當地的警方扣留。警察查看她的手機,發現裡面有語音版的新約聖經,便立即加以沒收,並且對她進行兩個小時的訊問。警察在審訊莉莉時,要她播放手機裡語音版的聖經。當時所播放的經文恰巧是馬太福音7章1-2節:「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其中一位警察聽到這兩句以他的語言播放出來的經文,頓時臉色慘白。之後,莉莉沒再受到任何刁難,就被釋放了。

我們並不知道這兩節經文對那位警察的內心帶來什麼衝擊,只知道上帝「口所出的話」,要成就祂的旨意(以賽亞書55章11節)。而以賽亞在說這些帶著盼望的預言時,上帝的子民已被擄至外邦。以賽亞要他們確信,就像雨雪能滋潤土地讓植物發芽結實一樣,上帝「口所出的話」也必要成就祂的美意(10-11節)。

我們可以藉由閱讀這段經文,鞏固我們對上帝的信心。當我們面對艱險的景況,或許就如莉莉在機場面對那些警察一樣,即使我們尚未看見那最後的結果,仍能相信上帝正在做工。

— 潘艾梅

天父,感謝祢向我顯明祢的話語,帶給我愛、盼望和平安。
請幫助我,讓我對祢的愛日益加深。


上次你看見上帝的奇妙作為是在什麼時候?你如何藉由上帝的話語領受祂的愛?



全年讀經:
耶利米哀歌1-2章﹔希伯來書10章1-18節


靈命日糧 : 繞遠路

讀經: 出埃及記13章17-18節


非利士地的道路雖近,上帝卻不領他們從那裡走。—出埃及記13章17節


班寧眼見同儕一個個都升職了,不禁又羨又妒。朋友都說:「為什麼你還沒升上經理?那是你應得的。」但班寧早已將自己的職涯交給上帝,所以他總是回答說:「我只想順服上帝替我安排的計劃,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

幾年後,班寧終於獲得升遷。那時,他所累積的經驗,使他能有信心承接這份工作,也為他贏得下屬的敬重。但反觀那些早已升職的同儕,卻仍遲遲無法善盡管理之責,因為他們都還沒有準備好就獲得了晉升。班寧這才明白,上帝帶著他「繞遠路」,是為了讓他能有更充分的準備來勝任這個職務。

當上帝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時(出埃及記13章17-18節),祂也選擇了一條較遠的路,因為在前往迦南地的「捷徑」中,充滿了艱難與危險。有些聖經注釋家認為,繞遠路也能讓以色列人有更充裕的時間,將自己的身心靈調整到最佳狀態,好面對日後的種種爭戰。

最短的路程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有時上帝也會讓我們「繞遠路」,但不論是在工作上或在其他的事情上,我們都可以在這樣的過程中做更充足的準備,好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當有些目標未能立即達成的時候,我們仍可信靠上帝,因為祂是引領我們前進的那一位。

— 許文榮

慈愛的上帝,每當事情沒有立即成就時,祢明白我的感受。求祢讓我能更有耐心地信靠祢,相信祢至高的計劃和旨意。


上帝如何藉著讓你「繞遠路」來裝備你呢?你如何提醒自己持續地信靠上帝?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51-52章﹔希伯來書9章


靈命日糧 : 回家

讀經: 撒迦利亞書10章6-12節


他們必在遠方記念我。……且得歸回。—撒迦利亞書10章9節


華特·狄克森(Walter Dixon)只過了五天的蜜月期,就被送往韓國作戰。幾個月後,有些士兵在戰場上發現狄克森遺留下的夾克,口袋裡塞著妻子寄給他的信。軍隊長官便通知狄克森年輕的妻子,說他已戰死沙場。但事實上,狄克森還活著,只是成為俘虜被監禁了兩年半。他時刻都想盡辦法要逃回家。他曾逃跑過五次,可惜都沒有成功,直到最後才被釋放。你能想像當他回到家時,眾人是多麼驚訝!

上帝的百姓也曾體會那種被人擄去,遠離家鄉,渴望回家的心情。以色列民因悖逆上帝以致被敵人擄到異國。他們每天早晨醒來都渴盼回家,但卻無法自救。令人欣慰的是,上帝應許永不遺忘自己的百姓,上帝要憐恤他們,並領他們歸回家鄉(撒迦利亞書10章6節)。祂會撫平百姓期盼回家的痛楚,但這並不是因為百姓的堅忍,而是因著上帝的憐憫:「我要呼叫,……他們要歸回。」(8-9節,和合本修訂版)

我們可能會因為做了錯誤的決定,或因身陷困境,而感覺自己成了俘虜,遠離上帝。但儘管如此,上帝絕不會遺忘我們。祂知道我們的渴望,也會呼喚我們。我們若回應祂,就會知道我們已經回到祂的身邊,回到天父的家中!

— 郭惟恩

上帝,有時我覺得自己離祢很遠,但其實祢就在我身旁,
求祢幫助我能聽見祢的呼喚,帶領我回到天父的家中。


在你的生命裡有哪方面讓你覺得自己像個俘虜?上帝如何呼喚你,指引你回到祂身旁?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50章﹔希伯來書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