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看見什麼?

讀經: 使徒行傳3章2-8、16節


我們因信祂的名,祂的名便叫你們所看見、所認識的這人健壯了。—使徒行傳3章16節


作家馬克·吐溫指出,我們在生活中所看見的以及我們如何看待它,都會直接影響我們的下一步,甚至會影響我們人生的結局。他說:「當你的想像力失去焦點時,你就不能相信你眼睛所看到的。」

在聖殿繁忙的美門外,彼得與約翰遇見瘸腿的乞丐(使徒行傳3章2節),彼得在回答這個乞丐時也提到了「看」。乞丐求他們給予金錢,但彼得和約翰定睛看著他,然後彼得說:「你看我們!」(4節)

彼得為何這麼說呢?他身為基督的使者,應該是希望乞丐不要只看自己的侷限,甚至不再看見自己需要金錢。當這人看著使徒時,他將會看到相信上帝後所帶來的改變。

彼得對他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6節)然後彼得「扶他起來。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並且讚美上帝(7-8節)。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人得著上帝所賜的信心(16節)。佈道家司布真也勉勵眾人說:「單單定睛仰望上帝!」如此一來,我們就不會只看見障礙,而是能看見那位為我們開道路的上帝。

— 雷翠霞

天父,當我沒有定睛仰望祢時,
求祢幫助我注目於祢無窮的大能。


你曾定睛注視些什麼而看不見上帝呢?調正焦點後,你看見上帝要在你生命中做些什麼呢?



全年讀經:
傳道書1-3章 ; 哥林多後書11章16-33節


靈命日糧 : 修電梯

讀經: 利未記19章9-18節


要愛人如己。我是耶和華。—利未記19章18節


思嵐罹患的罕見疾病使她的關節經常脫臼,得靠電動輪椅才能出門。有一次,她騎著電動輪椅要去開會,到了火車站發現電梯又再次壞了,使她無法到月台搭車。有人告訴她,可以搭計程車到40分鐘車程外的另一個車站。她電召了計程車,但車子卻沒來,最後她只能放棄回家了。

不幸的是,這樣的遭遇常發生在思嵐的身上。她常因電梯損壞而無法搭車,因沒人放下斜坡板而無法下車;有時她還因需要幫忙而被車站服務人員視為討厭的人。這些都令她感到難過。

聖經裡有許多論及如何與人相處的準則,其中「愛人如己」至關重要(利未記19章18節;羅馬書13章8-10節)。這樣的愛不但使我們不致於說謊、偷盜或惡待別人(利未記19章11、14節),更會改變我們的工作態度。我們應該公平地對待員工(13節),也會對窮人慷慨解囊(9-10節)。就思嵐的例子來說,那些修理電梯或搬斜坡板的人所做的,並非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是對他人提供重要的服務。

如果我們只將工作當成謀生或賺取個人利益的途徑,就很可能會將旁人視為麻煩人物。但若將工作當成付出愛的機會,那麼就連最平凡的例行公事也會變成神聖的事業。

— 霍薛頓

天父,祢要我們在工作中把握每個機會愛祢和服事人,
求祢幫助我,讓我今天能在工作中使別人得益處。


為何有時我們會對需要特別協助的人感到厭煩呢?今天你如何讓工作成為傳達愛的管道呢?



全年讀經:
箴言30-31章 ; 哥林多後書11章1-15節


靈命日糧 : 別被騙了!

讀經: 創世記3章1-7節


魔鬼⋯⋯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翰福音8章44節


斑點白蠟蟲(或稱提燈蟲)是一種美麗的昆蟲,牠的外翅佈滿斑點,內翅則帶有亮紅的斑點,一飛起來便會熠熠生光。但牠的美麗卻是欺騙人的偽裝。這種昆蟲在2014年首度出現於美國,在北美洲被視為有侵略性的害蟲,因為牠對環境和經濟具有潛在的殺傷力。斑點白蠟蟲會啃食任何樹木的內部,其中也包括櫻桃樹和其他的果樹,並在樹上留下會導致發霉的黏液,造成植物死亡或無法結出果實。

在亞當和夏娃的故事中,我們看到另一種「害蟲」。化身為蛇的撒但欺騙這對夫妻,使他們違背上帝且偷嘗禁果,好讓自己能「如上帝」一樣(創世記3章1-7節)。但他們為何要聽從蛇呢?牠所說的話就能引誘夏娃嗎?或是牠本身就有吸引力?聖經指出,那受造的撒但是全然美麗(以西結書28章12節),但牠墮落的原因也和牠引誘夏娃的說詞一樣:「我要與至上者同等。」(以賽亞書14章14節;以西結書28章9節)

撒但擁有的美麗,只是用來欺騙(創世記3章1節;約翰福音8章44節;哥林多後書11章14節)。牠不光是自己墮落,還要拖其他人一同沉淪,或是讓他們無法成長。然而,那位更有能力的耶穌會幫助我們,祂是那位美善的救主,我們可以奔向祂。

— 柯愛莉

親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能以聖經真理衡量所見所聞。
感謝祢藉著十字架戰勝罪惡。


你何時曾被某人或某群體所提出的誘人建議所欺騙?有什麼方法能幫助你察覺這樣的騙局呢?



全年讀經:
箴言27-29章 ; 哥林多後書10章


靈命日糧 : 盡你所能

讀經: 哥林多後書9章6-11節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哥林多後書9章7節


按能力調整,是在健身領域廣泛被使用的詞語,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按自己的能力參與健身。以伏地挺身為例,可能你一口氣能做10下,而我只能做4下。這時,教練就會鼓勵我,根據自己當時的體能狀態調整所做的次數。雖然每個人的體能水平不同,但努力的方向一致。因此教練可能會說:「盡全力做好你的4下伏地挺身,不要跟別人比。要照著你目前的能力,持續盡你所能地去做。有一天,你會驚訝自己竟能做7下伏地挺身,甚至10下。」

談到奉獻和捐輸時,使徒保羅說得很清楚:「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哥林多後書9章7節)。其實他對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和對我們的勸勉,可說是另一種的按能力調整。保羅說:「各人要照著心裡所決定的捐輸」(7節,新譯本)。我們每個人能給予的程度都有所不同,有時這些程度也會隨時間而改變,互相比較不會帶來益處,正確的態度才有所助益。因此,要照著你現在的能力慷慨解囊(6節)。上帝已經應許我們,在樂意捐輸的事上操練自己,我們就能擁有凡事富足的蒙福人生,而「使感謝歸於上帝」(11節)。

— 博約翰

厚賜萬物的上帝,我願盡我所能地樂意奉獻。
我明白這種操練至為重要,求祢賜我智慧不與別人比較;
賜我力量能慷慨給予,並賜我信心知道祢必看顧。


你以何種態度奉獻或給予呢?甘心樂意?不情不願?或是被迫而為之?若不與任何人比較,你會如何樂意奉獻呢?



全年讀經:
箴言25-26章 ; 哥林多後書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