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等候收成

讀經: 加拉太書6章7-10節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加拉太書6章9節


我的一位朋友計畫在當地的公園舉辦活動,並邀請附近的所有孩子來參加。她為著有機會與鄰居分享自己的信仰而感到興奮。

她招募自己的三個孫子和兩名中學生來幫忙,她分派工作,為孩子們設計許多遊戲和活動,準備餐點,還預備了一個有關耶穌的兒童聖經故事,然後滿心期待地等候孩子們來參加活動。

第一天沒有孩子出現,第二天還是一樣,第三天也沒有一人到場。但她每天仍舊與孫子和助手認真地安排活動。

到了第四天,她看到一個家庭在附近野餐,於是就邀請孩子們來玩遊戲。一個小女孩來了,和他們一起玩遊戲、一起用餐,聆聽關於耶穌的故事。也許在多年以後,這個小女孩仍然會記得耶穌的故事,我們都不知道結果會如何,對嗎?上帝透過加拉太書鼓勵我們:「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6章9-10節)

我們不用擔心人數多少,也無須用其他可見的方式來計算成果。我們要做的是忠於主所託付的工作,然後把收成交給祂,讓上帝來決定結果。

— 羅大衛

上帝啊,我要感謝祢,
因祢是掌管結果,也是在人心中動工的主宰。
不管祢要做我什麼,求祢幫助我能全然順服祢。


你曾仔細制定哪些計畫,但最後卻出了問題呢?儘管結果令人失望,你要如何學習信靠上帝呢?



全年讀經:
詩篇110-112篇;哥林多前書5章


靈命日糧 : 亮麗的向日葵

讀經: 詩篇86篇1-13節


主啊,祢本為良善,樂意饒恕人,有豐盛的慈愛,賜給凡求告祢的人。—詩篇86篇5節


當我和丈夫在懷俄明州崎嶇不平的小山坡探索時,我在一片乾燥的石頭地上發現了一株向日葵,生長在鼠尾草、蕁麻、多刺的仙人掌和其他雜草當中。這株向日葵雖然不像花園裡的向日葵那麼高,但卻同樣亮麗,讓我心情愉悅。

這崎嶇之地的亮麗向日葵讓我聯想到,即使是基督徒的生活,也可能看起來荒蕪且毫無喜樂,困難也似乎無法克服,祈禱似乎不蒙垂聽,我們或許會像詩人大衛那樣呼求說:「耶和華啊,求祢側耳應允我,因我是困苦窮乏的」(詩篇86篇1節)。我們也像大衛一樣,渴盼得著喜樂(4節)。

但大衛接下來卻宣告說,我們事奉的這位上帝是信實的(11節)、「有憐憫、有恩典」(15節)。他還表明,上帝有豐盛的慈愛,賜給凡求告祂的人(5節),而且「祂必應允」(7節)。

有時在荒涼之處,上帝會讓我們看到「向日葵」,可能是朋友鼓勵的言語或小卡片、令人欣慰的經文,或是美麗的日出,這些都能幫助我們帶著盼望,以更輕鬆的步伐向前邁進。即使你我仍在等待上帝拯救我們脫離困境,但願我們可與詩人一起宣告:「因祢為大,且行奇妙的事,惟獨祢是上帝。」(10節)

— 柯愛莉

慈愛的上帝,感謝祢的憐憫與恩慈。求祢使我謹記,
過去祢是如何信實地應允我的禱告,
未來也仍會應允我。


上帝曾救你脫離何種困境?在那段時間裡,是否有幫助你堅持不懈的「向日葵」?



全年讀經:
詩篇107-109篇;哥林多前書4章


靈命日糧 : 與上帝同工

讀經: 哥林多前書3章1-9節


我們是與上帝同工的;你們是上帝所耕種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哥林多前書3章9節


比爾·阿什(Bill Ashe)在1962年訪問墨西哥期間,幫助一家孤兒院修理風車手動水泵。15年後,比爾創立一個非營利機構,因他渴望藉由為貧困的村莊提供清潔的水來服事上帝。他說:「上帝喚醒我,要我把握機會與有同樣負擔的人同工,為貧困的農村居民提供安全的飲用水。」後來,有數千位來自100多個國家的牧師和宣教士提出要求,比爾才知道全球還有許多人需要安全的飲用水,於是他邀請其他人參與這項事工。

上帝樂見我們以各種方式與祂及別人一起同工。當哥林多的信徒為了跟隨哪位聖經教師起爭論時,使徒保羅清楚表明自己不過是耶穌的僕人,是與亞波羅一起同工,屬靈生命的成長完全在於上帝(哥林多前書3章1-7節)。保羅提醒我們,所有的工作都具有上帝賦予的價值(8節),他也認識到在服事上帝的過程中,我們具有與他人合作的殊榮,他也鼓勵我們在愛中彼此建立和得到改變(9節)。

儘管這位大能的天父不需要我們的幫助,就能完成祂偉大的工作,但祂願意裝備我們並邀請我們與祂同工。

— 鄧書琪

天父,感謝祢提供我所需的一切,
求祢繼續使用我為祢成就大事。


把結果交給上帝,如何使你更有勇氣去做似乎不可能的事?上帝要你倚靠祂的幫助去做哪些看似困難的事呢?



全年讀經:
詩篇105-106篇;哥林多前書3章


靈命日糧 : 唯有信靠

讀經: 列王紀上17章8-16節


她和她家中的人並以利亞,吃了許多日子。—列王紀上17章15節


三百個孩子衣著整潔地坐在餐桌前,對著空盪盪的杯盤為早餐作謝飯禱告。這種情境在喬治·慕勒牧師(George Mueller,1805-1898年)所創辦的孤兒院裡並不稀奇,然而這次他們又看到上帝的供應。就在慕勒牧師向上帝禱告的幾分鐘內,有位麵包店老闆突然來按門鈴。這個老闆前一晚徹夜難眠,總感覺孤兒院需要麵包,就烤了三批送過來。幾分鐘後,出現一個送牛奶的人。他的車子正巧在孤兒院門口故障了,為避免浪費,就把一車的牛奶送給慕勒牧師。

當我們缺乏食物、住所、健康、金錢和友誼等生活必要的資源時,不免感到憂愁、焦慮和自憐。列王紀上17章2-16節提醒我們,上帝先前是差派烏鴉供應以利亞的需要(4-6節),後來上帝又再次出人意料地讓貧窮的寡婦供應他。雖然這個寡婦「沒有餅,罈內只有一把麵,瓶裡只有一點油」(12節),上帝卻讓她能供應以利亞的需要。我們有時為了滿足生活所需而四處奔波,但若明白上帝是最偉大的供應者,祂已承諾會供應一切,我們就可以從焦慮中得著釋放。在尋求解決之道前,讓我們先懇切地尋求上帝。當我們學會仰望上帝,就不必白白耗費時間與心力,也不致感到灰心沮喪。

— 簡恩德

天父,求祢讓我更清楚看見祢是一切所需的供應主。
求祢赦免我時常只靠自己而沒有先尋求祢。


你曾否為生活奔波而忘記先祈求上帝的供應?結果如何?現在你要為哪些需要求告上帝呢?



全年讀經:
詩篇103-104篇;哥林多前書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