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善意的勸誡

讀經: 雅各書5章19-20節


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雅各書5章20節


初春的天氣令人心曠神怡,我和愛妻一起駕車出遊。但是,倘若沒有紅底白字的警告標誌,告訴我走錯了方向,那段美好的時光可能很快就變成一場悲劇。幸好我轉的彎不夠大,車速也不太快,所以看到了「禁止進入」的標誌,於是我立刻轉換方向。但是,若我沒看到這個警告標誌而走上錯誤的道路,可能會使自己和妻子甚至是別人受到傷害,想到這點就讓我心驚膽顫。

雅各書的結尾強調「勸誡」的重要性。當我們選擇了錯誤的道路、行為、決定及慾望以致對我們造成傷害時,我們都需要關心我們的人出言勸誡,好讓我們能及時「從迷路上轉回」。假如沒有人適時地介入、勇敢地勸誡我們,這將對我們本身或別人造成傷害。

雅各指出善意的勸誡是多麼寶貴,正如他說:「這人該知道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並且遮蓋許多的罪」(5章20節)。勸誡他人能彰顯上帝的憐憫,願我們能以愛與關懷,使用合上帝心意的言語和行為,引導他人回轉(19節)。

— 簡恩德

天父啊,求祢幫助我不要偏離祢的真理,
也求祢給我勇氣去幫助迷失的人,使他們能夠回轉歸向祢。


幫助一個迷失的人回到真道上,你可能會有哪些損失或回報?上帝曾如何藉著他人幫助你回歸正路呢?



全年讀經:
詩篇60-62篇;羅馬書5章


靈命日糧 : 二重奏

讀經: 約翰福音15章1-11節


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約翰福音15章5節


在一場兒童音樂演奏會上,我看到一位老師和學生一起坐在鋼琴前,在表演鋼琴二重奏之前,老師俯身輕聲地對學生做最後的叮嚀。當鋼琴流淌出音符,我注意到學生僅彈出簡單的旋律,而老師的伴奏則讓這首曲子更豐富,更有深度。他們的演奏即將結束時,這位老師點了點頭表示滿意。

其實,我們的信仰旅程更像是二重奏而不是獨奏。不過,有時我會忘記耶穌就「坐在我旁邊」,只有靠祂的力量和指導,我才能「演奏」出一首曲子。我自己只能彈出所有正確的音符,試著以自己的力量順服上帝,但至終卻常顯得虛假空洞。我試圖用自己有限的能力處理各種問題,但結果卻往往與人產生摩擦。

但有耶穌這位老師在身旁就截然不同!當我倚靠祂的幫助時,我發現自己的生命更能尊榮上帝,我能喜樂地服事,全心地愛人,藉著祂我能與他人建立美好的關係。就像耶穌對門徒說:「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約翰福音15章5節)

每一天,我們都可以跟耶穌這位最好的老師一起演出二重奏,祂的恩典和能力幫助我們彈奏出屬靈生命的美妙旋律。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記得,祢時刻與我同在。
我願讓祢掌權並領受祢的教導,感謝祢與我同行。


為什麼有時你會拒絕上帝的幫助和鼓勵?行事為人倚靠上帝,會如何改變你的看法和行為?



全年讀經:
詩篇57-59篇;羅馬書4章


靈命日糧 : 世上的光

讀經: 馬太福音5章13-16節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章16節


當我答應為某間教會開授為期五週的禱告課程後,就開始感到焦慮:學生會喜歡這個課程嗎?他們會喜歡我嗎?這些焦慮使我放錯了焦點,以致過度花費精力準備教案、投影片和課程講義。直至還有一週就要開課了,我仍然沒有積極鼓勵人來上課。

然而,在禱告中上帝讓我明白,這個課程是歸榮耀給上帝的服事,因聖靈會藉此指引人專注仰望天父,這讓我對公開授課不再感到緊張。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教導門徒,說:「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馬太福音5章14-15節)

讀了這段經文後,我終於在社群媒體公佈與課程相關的消息,立即就有人報名了,他們甚至還表示感謝和期待。看到大家的回應,使我更深入地思考耶穌的教導:「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16節)

這樣的領受使我帶著喜樂的心教課。祈願我這簡單的舉動能成為一盞明燈,鼓勵更多人為上帝發光發熱。

— 雷翠霞

主耶穌,求祢賜我力量,
使我能為祢發光發熱,好叫人們看見並榮耀祢。


你曾何時因服事上帝而感到緊張或不自在?你要怎麼用行動和恩賜去幫助別人呢?



全年讀經:
詩篇54-56篇;羅馬書3章


靈命日糧 : 憐憫之心

讀經: 路加福音13章10-17節


[耶穌]用兩隻手按著她,她立刻直起腰來,就歸榮耀與上帝。—路加福音13章13節


德蕾莎修女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並不會令人驚訝。事實上,她能得到這份殊榮,是因她看顧「飢餓的、赤身露體的、無家可歸的、瞎眼的、患痲瘋病的、所有在社會中感到被丟棄、不被愛、不被在乎的人」,這些人是她畢生服事的對象。

耶穌為我們樹立榜樣,不論任何情況,祂都會看顧與關愛那些社會邊緣人。當時猶太會堂的領袖們只會嚴格地遵守安息日,而毫不顧念生病的人(路加福音13章14節),但耶穌與他們截然不同。當耶穌在聖殿裡看到一個患病的婦人時,便心生憐憫。耶穌看見的不是她的疾病,而是上帝美好的創造因疾病被困在殘破的軀體裡,就把這名婦人叫到面前來並醫治了她。耶穌「用兩隻手按著她,她立刻直起腰來,就歸榮耀與上帝」(13節),但卻因此激怒了猶太會堂的領袖,因為祂在安息日治病。耶穌這位安息日的主(6章5節),憐憫這名被病痛纏身並受辱近二十年的婦人,讓她得到醫治。

我不禁思索,我們是否也常認為某些人不配得到我們的憐憫,或是我們也曾因未能達到他人的標準而遭到拒絕。但願我們不會像那些宗教領袖,只知嚴謹遵守律法的規條而不看重周圍的人,反倒能學習耶穌的榜樣,以憐憫、慈愛和尊重的態度待人。

— 彭絲嵐

主耶穌,感謝祢以永不止息的愛和無比豐盛的憐憫恩待
所有的人,並且顧念那些在病痛與困苦中的人。


你曾如何經歷上帝的醫治和撫慰?在這一週你要向誰展現出上帝的憐憫呢?



全年讀經:
詩篇51-53篇;羅馬書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