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偏愛

讀經: 創世記37章2-4、17-24節


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翰福音13章34節


我丈夫的哥哥蓋瑞特住在離我們大約2,000公里遠的科羅拉多山上。儘管距離遙遠,他卻因風趣幽默和心地善良而一直備受家人寵愛。在我印象中,他的兄弟姐妹也曾戲稱他是母親心中的寵兒。幾年前,他們甚至送給他一件襯衫,上面印著「我是媽咪的最愛」。雖然我們對兄弟姐妹傻氣的行為感到有趣,但如果最愛變成了偏愛,就無法讓人一笑置之。

在創世記37章,我們讀到雅各給他兒子約瑟一件彩衣,這向其他的兒子表明約瑟是特別的(3節)。這件彩衣不是暗示而是大聲地張揚:「約瑟是我最愛的兒子!」

這樣的偏愛會嚴重傷害家庭關係。雅各的母親利百加因偏愛雅各勝過以掃,導致後來兩兄弟之間產生嫌隙(25章28節)。此後,當雅各偏愛妻子拉結(約瑟的母親)勝於利亞,也造成家庭紛亂和帶來傷痛(29章30-31節)。毫無疑問,雅各對約瑟的偏愛是造成家庭失和的主因,以致哥哥們憎恨這個弟弟,甚至計畫謀殺他(37章18節)。

當談到我們的人際關係時,有時我們可能會覺得很難保持客觀,但我們仍必須努力以不偏愛人、公平待人為目標,學習像天父愛我們那樣去愛每一個人(約翰福音13章34節)。

— 凱辛蒂

慈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對人不厚此薄彼,
讓我能以祢的眼光看待每一個人,
公平待人、不存偏愛。


你曾否因無法改變對某些人的偏愛而糾結呢?上帝如何幫助你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



全年讀經:
約伯記20-21章;使徒行傳10章24-48節


靈命日糧 : 人生激流

讀經: 詩篇32篇5-11節


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勸戒你。—詩篇32篇8節


我們的激流泛舟嚮導大聲喊道:「每個坐在左邊的人,用力向前划槳三下!」左邊的人便用力划槳,使橡皮艇脫離翻騰的渦流。在這幾個小時內,我們體驗到聽從指令的重要性。嚮導沉穩冷靜地發出指示,使我們這六個沒什麼泛舟經驗的人,能合力在湍急的河流中,安全地順流而下。

人生偶爾也會碰到激流,不是嗎?這一刻是一帆風順,下一秒,卻要拼命划槳以避開突如其來的漩渦。在那些驚險的時刻,我們會強烈地意識到自己需要一位能掌控情況的嚮導,一個沉穩可靠的指令,幫助我們度過種種逆境。

在詩篇32篇,上帝應允祂要成為我們的嚮導:「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8節)。前面兩節經文也讓我們看到,若要明白主的指引,我們就須先承認自己的過犯(5節),以及禱告尋求祂(6節)。儘管如此,上帝仍應許我們:「我要勸戒你,我的眼睛看顧你」(8節,新譯本)。這提醒我們,祂是出於愛而勸戒我們,讓我深感安慰。在這篇經文的結尾處,詩人總結說:「惟獨倚靠耶和華的,必有慈愛四面環繞他」(10節)。當我們信靠上帝,就可在祂的應許中坦然無懼,讓祂帶領我們走過人生最艱難的路。

歡迎瀏覽我們的網站,閱讀探索叢書《穿越人生的風暴》。

— 何安德

天父,感謝祢應允擔任我們的嚮導。在祢帶領我行走
人生道路時,幫助我時時尋求祢,並聽從祢的指引。


現在有什麼景況使你覺得好像碰到了激流?在應對這個難題時,你會如何尋求上帝的引導?



全年讀經:
約伯記17-19章;使徒行傳10章1-23節


靈命日糧 : 只管求問

讀經: 列王紀下5章9-14節


他們尚未求告,我就應允。—以賽亞書65章24節


醫生告訴這位住在美國蒙大拿州的婦人,她脫落的視網膜無法修補。於是,她學習盲文點字,使用手杖及導盲犬,開始過盲人的生活。15年後,這名婦人的人生有了轉機,因她的丈夫問另一名眼科醫生一個簡單的問題:「她可否得到醫治?」而答案卻是肯定的。這名醫生發覺婦人只是患有常見的白內障,所以先替她摘除了右眼的白內障。翌日,當眼墊取走後,她的視力恢復正常。後來,她左眼的手術也很成功。

一個簡單的問題也改變了乃縵的人生!他是一名大能勇士,但卻患有痲瘋病。當乃縵向先知以利沙求醫治,以利沙吩咐他說:「你去在約旦河中沐浴七次,你的身體就會復原」(列王紀下5章10節,新譯本),他卻勃然大怒。不過,這位軍事領袖的僕人卻問他一個簡單的問題:「先知若吩咐你做一件大事,你豈不做嗎?」(13節)經勸告後,乃縵就照著先知的話去做,使他的身體復原並且得到潔淨(14節)。

在生活中,我們有時也會陷入困境,因為我們沒有求問上帝:祢可否幫助我?我應該去嗎?祢會帶領我嗎?其實,上帝並沒有要我們以複雜的問題來向祂求助。上帝應許祂的子民說:「他們尚未求告,我就應允」(以賽亞書65章24節)。因此,今天就只管求問祂吧!

— 雷翠霞

親愛的天父,當我們對人生感到複雜又艱難時,
感謝祢應許聆聽我們簡單的禱告。


你的禱告有多複雜?你如何以簡單的禱告將生活中的困境交託給上帝呢?



全年讀經:
約伯記14-16章;使徒行傳9章22-43節


靈命日糧 : 救贖的盼望

讀經: 使徒行傳9章1-4、10-18節


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使徒行傳2章21節


這人看似無藥可救!他犯下8起槍擊案,造成6人死亡,以及將近1,500件縱火案,在1970年代令紐約市陷入恐慌。他會在犯罪現場留下嘲諷警察的信件,最終他被逮捕了。每項謀殺罪都使他被判處服刑25年,以致他被終身監禁。

然而,上帝的救恩臨到了這個人。如今他已是個基督徒,每天都會花時間讀經,他向受害者的家屬道歉,更不斷為他們禱告。雖然他已被監禁了四十多年,但這個看似無藥可救的人卻在上帝裡找到盼望,他宣稱:「只有一個名字能讓我得自由,那就是耶穌!」

聖經也講述了一個不太可能會被改變的人物。掃羅(後來成為使徒保羅)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遇見復活的基督之前,仍然「向主的門徒口吐威嚇兇殺的話」(使徒行傳9章1節)。但耶穌改變了保羅的心和生命(17-18節),使他成為史上耶穌最有能力的見證人之一。這個曾策劃要迫害基督徒的人,卻奉獻了他的一生,宣揚福音帶來的盼望。

救贖向來是上帝的奇妙作為。有些生命改變的故事較為戲劇性,但箇中真理依然相同,那就是所有人都不配得到上帝的赦免,然而耶穌卻是大能的救主!「凡靠著祂進到上帝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希伯來書7章25節)。

— 龐雅各

親愛的主耶穌,祢受死為要讓我們得赦免,
與祢建立關係,感謝祢如此愛我們。


你認識哪個看似無法得救的人呢?在上帝沒有難成的事!你可以藉著禱告將他帶到上帝面前。



全年讀經:
約伯記11-13章;使徒行傳9章1-2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