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需要救援

讀經: 路加福音10章30-37節


惟有一個撒馬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路加福音10章33節


十八歲的阿爾迪獨自在距離印尼蘇拉威西島海岸125公里的漁棚工作。一天,海上突然刮起強風,將固定漁棚的繩索摧毀,使阿爾迪連同漁棚一同落入茫茫大海。阿爾迪在海中漂流了49天,每逢看見船隻經過,這個急需救援的孩子就會亮起燈,試圖引起對方的注意,但結果都是失望。最後,大約10艘船過去了,才有一艘船將面黃肌瘦的阿爾迪救了起來。

耶穌曾對一個「律法師」(路加福音10章25節)講過一則需要救援的寓言故事。有一個人被強盜洗劫打傷,倒在路旁極需救援。祭司和利未人經過看見了他,都沒有駐足幫助,反而從旁邊繞過去(31-32節)。我們不知道他們為何不給予援助,因他們都是敬虔的人,也都應該熟悉上帝的律法,就是要去愛鄰舍(利未記19章17-18節)。我們只能推測,他們可能認為太危險,或是不願意打破猶太律法中不能碰死屍的規定,那會使他們在禮儀上不潔淨而不能在聖殿裡服事。相反地,一個被猶太人鄙視的撒馬利亞人卻有崇高的行為。他看見這人需要救援,願意無私地照顧他。

講完這個寓言之後,耶穌吩咐祂的跟隨者「去照樣行吧」(路加福音10章37節)。但願上帝賜給我們這樣的愛心,願意冒險伸出援手去幫助別人。

— 謝葆芳

上帝,請祢開啟我的眼睛,讓我能看到周遭有需要的人,
並求祢讓我也能以祢的憐憫之心待人。


耶穌將哪位需要你幫助的人放在你人生的道路上?今天你如何將你的愛付諸行動?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8-29章;約翰福音17章


靈命日糧 : 不遺漏一人

讀經: 路加福音19章1-10節


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加福音19章10節


在人潮洶湧的電單車競技表演裡,我必須踮起腳尖才看得見車手令人屏息的特技表演。我四下隨意張望,看見三個小孩爬到鄰近的樹上,顯然是因為他們也無法擠到人群前面去看表演。

看見那些孩子爬到樹上觀望的舉動,令我不禁想起撒該,就是路加所說的那個富有的稅吏(路加福音19章2節)。猶太人經常把稅吏當成叛徒,因稅吏替羅馬政府向他們的以色列同胞收稅,而且經常收取額外的稅金中飽私囊。所以撒該很可能被他的同鄉所唾棄。

當耶穌經過耶利哥城時,撒該渴望見到祂,但是人群遮住他的視線。因此,或許出於渴盼與孤獨,他只有爬上桑樹來看耶穌(3-4節)。就在那裡,在群眾的外圍,耶穌看見撒該並且宣布要去他家作客(5節)。

撒該的經歷提醒我們,耶穌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要將祂的慈愛與救恩賜給人(9-10節)。即使我們是社會邊緣人,覺得自己不受歡迎,被人排斥,我們可以確定一件事,耶穌不會遺漏任何一個人,即使在那最不起眼的角落裡,祂都會找到我們。

— 夏莉珊

耶穌,在我們受傷時,祢沒有視而不見,從我們旁邊走過。謝謝祢停下腳步,邀請我們成為祢的朋友。


你曾如何被朋友或家人排斥呢?在孤單中,耶穌怎樣找到你並邀請你來親近祂?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5-27章;約翰福音16章


靈命日糧 : 有益的試探

讀經: 雅各書1章2-5、12-21節


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雅各書1章21節


十五世紀的修士金碧士(Thomas à Kempis)在《效法基督》這本廣受喜愛的經典文集裡,提出一個關於試探的觀點,這觀點也許會令人感到詫異。他並未強調試探可能會帶來的痛苦與困難,反倒認為試探是有益的,因為它使我們謙卑,能潔淨及教導我們。金碧士還指出:「勝過試探的關鍵在於真正的謙卑與忍耐,藉此我們能勝過仇敵。」

謙卑與忍耐。如果這是我面對試探的自然反應,那麼我與基督同行的路必定截然不同!很多時候,我的反應是羞愧、沮喪與缺乏耐心,試圖要掙脫試探。

但我們從雅各書1章學到,我們遇到的試探與試煉不是毫無目的或僅是構成某種威脅。雖然屈服於試探會帶來傷心與毀壞(13-15節),但我們回轉歸向上帝,謙卑地向祂尋求智慧與恩典,就會發現上帝「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5節)。我們靠著祂賜下的力量面對試探與試煉,抵抗罪的誘惑,堅忍到底,那麼我們才能「成全完備,毫無缺欠」(4節)。

我們信靠耶穌,便不必活在恐懼中。我們作為上帝所愛的孩子,即使面臨試探,仍可倚靠上帝慈愛的臂膀而得到平安。

— 白茉妮

耶穌,我常試著靠自己去面對生活中的試探與掙扎,
彷彿靠自己就已足夠而不需要祢,
求祢赦免我的驕傲,也謝謝祢對我無盡的愛與耐心。


當你面對試探或掙扎時,謙卑與忍耐的態度怎樣改變你的回應?你如何藉此得到釋放呢?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3-24章;約翰福音15章


靈命日糧 : 我父親的孩子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8-14節


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翰福音14章9節


孩子們低頭看著褪色的照片,然後抬頭看著我,再看看我的父親,目光不停在我和父親之間來回掃視。過後,他們不敢置信地睜大眼睛,驚訝地說:「爸爸,你跟爺爺年輕的時候簡直一模一樣!」我和父親都笑了,因為我們很早就知道這個事實了,但直到最近我的孩子們才發現這一點。雖然我和父親是不同的個體,但確切地說,看到現在的我,就像是看到我父親年輕的模樣。我們都同樣有高大瘦長的骨架、一頭黑髮、突出的鼻子,以及一雙大耳朵。當然,我不是我父親,但我絕對是我父親的兒子。

耶穌的門徒腓力對祂說:「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約翰福音14章8節)。耶穌卻告訴腓力:「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9節)。雖然這不是耶穌第一次直接指出自己的身分,但祂的回應仍然令人深思。這對當時的門徒來說是個全新的概念,耶穌接著說:「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你不信嗎?」(10節)耶穌的本質和屬性與天父完全相同,不像我跟我父親僅是外表相像。

在那一刻,耶穌向祂所愛的門徒(以及我們)清楚表明:如果你想知道上帝是什麼樣,請看著我。

— 博約翰

耶穌,當困難重重、事事不順的時候,求祢提醒我,
看見祢就是看見天父。幫助我定睛仰望祢。


耶穌(和天父)有哪些特質深深地吸引你?為什麼呢?祂如何塑造你的性格?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1-22章;約翰福音1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