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不再悲傷

讀經: 約翰福音20章11-18節


我已經看見了主!—約翰福音20章18節


紀錄片《與狼同行》的製作人吉姆與潔米夫婦熟悉狼的習性。他們表示,狼在開心時會搖尾巴並玩耍嬉鬧,但如果狼群中有夥伴死去,牠們就會哀傷數週之久,在夥伴死去的地點徘徊,並以下垂的尾巴和淒厲的狼嚎來表達悲傷。

我們都經歷過悲傷這種強烈的情緒,特別是在摯愛離世或滿懷期待落空之時。抹大拉的馬利亞正是如此。她是基督的眾多跟隨者之一,曾與耶穌及祂的門徒一起周遊各地(路加福音8章1-3節)。但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殘酷受死使他們分離,馬利亞能為耶穌做的,只剩下用香膏膏抹耶穌的遺體,但這項為安葬所做的事卻因適逢安息日而無法完成。然而,當馬利亞隔天清早趕到墳墓前,見到的並不是沒有氣息的軀體,而是又真又活的救主,你想她是多麼激動!雖然一開始馬利亞不認得站在她面前的是誰,但耶穌呼喚馬利亞的名字,使馬利亞認出了耶穌!她的悲傷立刻轉為喜樂,並開始四處與人分享這歡樂的消息:「我已經看見了主!」(約翰福音20章18節)

耶穌進入我們這個黑暗世界,是要帶給我們自由與生命,而復活正是歡慶祂已完成拯救的使命。我們也可以像馬利亞一樣歡慶基督的復活,並與人分享主活著的大好消息!哈利路亞!

— 華琳妲

耶穌,我歡慶祢的復活,
以及我在祢裡面所經歷到的新生命。


你何時曾有悲傷轉為喜樂的經歷?這星期你要如何與人分享基督復活的好消息?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19-21章;路加福音11章29-54節


靈命日糧 : 除去布簾

讀經: 希伯來書10章19-25節


[我們]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一條又新又活的路,……來到上帝面前。—希伯來書10章19-22節


飛機起飛後不久,空服人員就將頭等艙和經濟艙之間的布簾拉上,提醒我不同機艙的明顯差異。有些乘客可以先登機,擁有舒適寬敞的座椅和空間可伸展雙腿,還有個人化的服務。那道布簾讓我覺得自己與他們有別,那些禮遇都與我無關。

自古以來,不同群體之間的差別待遇隨處可見。就某方面來說,甚至在耶路撒冷上帝的聖殿敬拜的人也會被區隔開來,但這樣的區分並不是因個人的經濟能力。當時,非猶太人只能在最外圍的外邦人院敬拜。往內則為女人院,再往內則是專屬男人的區域。最後是至聖所,被視為上帝特別向人顯現的所在。至聖所被厚重的布簾隔開來,只有分別為聖的大祭司每年才能進入一次(希伯來書9章1-10節)。

感謝上帝,這樣的區隔已經不存在了。耶穌已完全除去攔阻人尋求上帝的一切障礙,包括我們的罪也全被除去(10章17節)。正如基督為我們而死的那一刻,聖殿裡的布簾裂成兩半一樣(馬太福音27章50-51節),一切妨礙我們來到上帝面前的攔阻,都因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身體而被拆毀。如今,所有信徒都能經歷這位永活上帝的榮耀和慈愛,再也沒有任何阻礙可以攔阻我們來到上帝面前。

— 夏莉珊

感謝耶穌,因祢甘願為我們而死,
使所有渴望親近上帝的人,
都能毫無攔阻地來到上帝面前。


基督的死讓人能夠親近上帝。這個真理如何在你敬拜和禱告時增添你的信心?祂的犧牲還為信徒帶來些什麼呢?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17-18章;路加福音11章1-28節


靈命日糧 : 堅定站立

讀經: 馬可福音15章33-41節


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哥林多前書15章58節


在亞德所居住的國家,他和家人因為相信耶穌而受到迫害。然而,藉著這些患難,他們展現了基督的愛。亞德站在曾被恐怖分子用作軍事訓練場而彈痕累累的教會庭院中,說:「今天是耶穌受難日。我們紀念耶穌為我們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苦難。」接著他說,儘管當地信徒都遭受了極大的逼迫和苦難,但是他和家人還是選擇留下來,表明:「我們仍在這裡,仍然堅定站立。」

這些信徒就像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那群在一旁勇敢站立的婦女(馬可福音15章40節)。這些婦女包括抹大拉的馬利亞、小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以及撒羅米。即使受刑者的朋友和家人往往會被譏笑或受牽連,她們仍展現對耶穌的愛,選擇留下來陪伴祂。當耶穌在加利利時,這些婦女跟隨祂、服事祂(41節),在祂最困苦的時刻,她們仍在一旁陪伴。

今天,當我們思想救主這最大的恩典,祂在十架上為我們成就的救恩時,也應花時間細思,當我們面對種種試煉時,要如何為耶穌堅定站立(雅各書1章2-4節)。同時,我們也當記念世界各地所有因信仰而受逼迫的弟兄姐妹。如同亞德要求說:「請你們在禱告中與我們一同堅定站立!」

— 潘艾梅

慈愛的救主,祢甘心捨命,
把我們從罪惡裡拯救出來。在今天這記念祢受難的日子裡,求祢讓我們對這份奇妙的恩典加倍感恩。


在你所處的環境中,你要如何為基督堅定站立?你要如何扶持在世界各地受逼迫的基督徒?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15-16章;路加福音10章25-42節


靈命日糧 : 緊緊跟隨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1-7節


主啊,我們不知道祢往哪裡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呢?—約翰福音14章5節


我跟著李寶在中國中部山區,沿著砌入山腰的矮石牆頂上前進時,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這是我前所未有的經驗,往前只看得見最近的一個階梯,也無從得知左側的山坡究竟有多陡峭。我深深吸了一口氣,緊緊跟隨李寶身後。我不知道我們要去哪裡,也不知道還要走多久,但我信任我的朋友。

我所面對的情況,有點像多馬這位時常需要保證的門徒那樣。當耶穌告訴眾門徒,祂必須先離開去為他們準備住處,並且說:「我往哪裡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約翰福音14章4節)。多馬就問了一個很理性的問題:「主啊,我們不知道祢往哪裡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呢?」(5節)

耶穌並未消除多馬的疑問,向他解釋將帶他們往何處去。祂只是向門徒保證,祂就是那條道路。其實這樣就夠了。

我們對未來也有很多疑問。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因為生活充滿各種我們無法預見的轉折。但這些都沒關係。只要知道耶穌就是「道路、真理、生命」(6節),這樣就夠了。

耶穌知道未來將會如何。祂只要我們緊緊跟隨祂。

— 韋陌格

天父,求祢幫助我們看見,
祢的愛子便是我們的道路,
讓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緊緊跟隨祂。


對於未來,你最大的恐懼是什麼?為什麼只要緊隨耶穌就夠了?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13-14章;路加福音10章1-24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