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定睛於耶穌

讀經:

約翰福音5章36-40節


[耶穌說]:「其實為我作證的就是這聖經。」—約翰福音5章39節,新譯本


綺恩一邊開車,一邊緊盯著旁邊那輛灰色轎車。她必須變換車道駛出高速公路,但每次她要超越那輛車,對方好像就會跟著加速。最後,她終於成功地從前方切入車道。在勝利的那一刻,她沾沾自喜地看著後照鏡。但就在那時,她發現自己要走的出口正與她擦身而過。她苦笑著說:「我太專心要超車,就錯過出口了。」

當我們渴望遵行上帝的道時,也會有這種失誤。當宗教領袖認為耶穌違反猶太律法而逼迫祂時(約翰福音5章16節),耶穌警告說,他們太過專注於研究和執行律法,以致錯過律法所指的那一位。耶穌說:「其實給我作證的就是這聖經,然而你們卻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39-40節,新譯本)

為了在上帝面前顯出自己的義,這些宗教領袖專注於遵行猶太律法,並要求所有人都嚴格遵行。同樣地,當我們為上帝大發熱心時,我們會遵行一些好行為,例如參加教會的聚會、查經班,或參與慈善工作,甚至會要求別人一同參與。但我們可能會太專注於這些服事,卻忘了做這些事都是為了耶穌。

讓我們懇求上帝的幫助,在我們所行的一切事上,都定睛於基督(希伯來書12章2節)。唯有祂是「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14章6節)。

— 吳婕寧

今天,你關注的焦點是什麼?
對你而言,定睛於耶穌是什麼意思?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藉著基督賜予我生命。
求祢幫助我在所行的一切事上,都以基督為中心。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6-38章;馬太福音23章1-22節


靈命日糧 : 寬闊之處

讀經:

詩篇31篇1-3、8-16節


祢使我的腳站在寬闊之處。—詩篇31篇8節


在被診斷出罹患無藥可醫的血癌時,神學家畢凌思(Todd Billings)形容自己即將面臨的死亡,好像遠處房間裡快要熄滅或閃爍不定的燈。他說:「作為一個一歲和三歲孩子的父親,我希望未來的幾十年是一片寬廣開闊的天地,可以看到兩個孩子長大成人⋯⋯,但確診之後⋯⋯人生就縮窄了。」

在思考人生縮窄的過程中,畢凌思想起了詩篇31篇,上帝使大衛站在「寬闊之處」(8節)。雖然大衛在詩中談到被敵人逼迫,但他知道上帝是他的避難所,是拯救他的保障(2節)。大衛以這首詩歌,表明他對上帝的信靠說:「我終身的事在祢手中。」(15節)

畢凌思跟大衛一樣全心仰望上帝。雖然這位身為丈夫與父親的神學家正面臨縮窄的人生,但他承認自己仍活在寬闊之處。這是為什麼呢?他解釋說:「因為上帝已經藉著基督的犧牲勝過死亡,意味著我們住在基督裡,是在人所能想像的最寬闊之處。」他補充說:「有什麼比藉著聖靈,擁有上帝所賜的生命更加寬廣開闊呢?」

我們有時也會悲傷哭泣,但我們可以在上帝裡面尋得庇護,懇求祂帶領、引導我們(1、3節)。願你我跟大衛一樣,能確定我們是住在寬闊之處。

— 潘艾梅

對你而言,住在寬闊之處是什麼意思?
今天在生活中,你要如何全心仰望上帝?

天父,感謝祢讓耶穌為我受死,好讓我能得自由,
謝謝祢賜下這份恩典,使我能站在寬闊之處。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4-35章;馬太福音22章23-46節


靈命日糧 : 卑微卻蒙愛

讀經:

詩篇138篇


上主雖偉大,卻眷顧卑微的人,遠離驕傲的人。—詩篇138篇6節,新普及譯本


一天在教會裡,我跟來訪的一家人打招呼。我蹲跪在他們年幼女兒的輪椅旁邊,向她介紹我的服務犬加莉,並稱讚她的粉紅色眼鏡與靴子都很漂亮。雖然她無法說話,但她的微笑告訴我,她很享受我們的交談。另一個小女孩走過來,她不敢和我的新朋友有眼神的接觸,只是悄悄地對我說:「妳告訴她,我喜歡她的裙子。」我說:「妳自己跟她說吧!她很善良,就像妳一樣。」我向小女孩解釋,雖然這位新朋友的溝通方式不同,但要與她說話卻很容易,只要看著她、對她微笑,便能讓她感到被接納和被愛。

無論在聖經裡或在現今的世界,都會有人因為與眾不同而遭到排擠。但這位偉大的上帝卻欣賞我們的不同之處,並邀請我們與祂建立關係,進入祂的家。在詩篇138篇,大衛說:「我要一心稱謝祢,在諸神面前歌頌祢!」(1節)又說:「上主雖偉大,卻眷顧卑微的人。」(6節,新普及譯本)

這位崇高聖潔的上帝眷顧我們這些祂所創造的人類,祂以恩慈待我們,尤其是在我們謙卑的時候,更是如此。讓我們祈求上帝,幫助我們能以恩慈和善意對待他人,我們也要感謝上帝,因確知你我雖是卑微卻蒙祂所愛。

— 鄧書琪

知道自己是如此卑微,如何改變你對別人的觀點?
你如何在社區裡,關懷有身心障礙的人?

親愛的上帝,祢向我顯明極大的恩慈與無條件的愛,
求祢幫助我能以祢所賜的恩慈和愛,與人互動交流。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1-33章;馬太福音22章1-22節


靈命日糧 : 荊棘冠冕

讀經:

馬太福音5章1-12節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馬太福音5章4節


以撒.華茲(Isaac Watts)是史上傑出的聖詩作者之一,他在所寫的《奇妙十架》中,使用了相互矛盾的詞語來作對比,在第三和第四句最為明顯:「從前名利今當糞土,昔日所誇今覺鄙下。」這種手法有時被稱為矛盾修辭法,就是將兩個相互矛盾的詞語,或互相抵觸的事物組合在一起,以產生強有力的效果,例如「口是心非」、「甜蜜的負擔」。華茲以這種手法在詩歌中帶出了深刻的含意。

耶穌也經常使用這樣的表達方式,例如「心靈貧乏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5章3節,新譯本),意思是說,沒有盼望的人所得到的將遠遠超出他們的想像。當你我為失去至親好友而哀傷時,耶穌說我們「必得安慰」(4節)。耶穌讓我們看見,在上帝的國度裡,一般的規律並不適用。

這些看似矛盾的說法告訴我們,在基督裡的生命將打破一切常規:我們這些無名小卒也可以成為上帝所珍愛的人。在十字架上,耶穌戴上了一個看似矛盾的荊棘冠冕。華茲將這被人嘲笑的象徵,以矛盾修辭法賦予其獨特的美感:「如此愛、憂自古焉有?荊棘反成榮耀冕旒。」願我們在受激勵的同時,也謹記詩歌的最後一句:「主愛如此神聖奇妙,願獻我魂、我命、我的全部!」

— 畢愷騰

「八福」中的哪句話最能觸動你的心?
這跟你的生活有何關連?

親愛的耶穌,謝謝祢在十字架上,為世人流血捨命,
謝謝祢看重我,使我能成為祢國度中的一分子。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9-30章;馬太福音21章23-4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