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寬待外邦人

讀經: 出埃及記23章1-9節


不可虧負寄居的,也不可欺壓他,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出埃及記22章21節


在我的一位家人改信其他宗教之後,一些基督徒朋友都敦促我「說服」她重新歸向耶穌。但我反倒先試著像基督一樣愛她,希望以基督的愛吸引她回轉。她因為宗教緣故而改變穿著,但在公共場所,有人對她的「奇裝異服」皺眉表示不滿;有人對她發出粗魯的評論;甚至有一位男子在他的卡車裡衝著她大吼:「滾回妳自己的國家!」他不知道,也顯然不在乎她就是在自己的國家。

摩西教導以色列民要以更寬容的方式,對待那些在穿著或信仰方面與我們不同的人。摩西教導的律法乃是包含公義和憐憫,正如他吩咐以色列民說:「不可欺壓寄居的,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作過寄居的,知道寄居的心」(出埃及記23章9節)。這條命令表現出上帝對外邦人的關懷,因為他們容易受到歧視和壓迫。此外,在出埃及記22章21節和利未記19章33節,也有同樣的教導。

因此,當我花時間和這位家人相處時,無論是上餐館、去公園、一起散步,或是坐在我家前廊聊天,我都會以自己想要得到的善意和尊重去對待她,我認為這是提醒她耶穌之愛的最佳方式。我們不應該因為她拒絕耶穌而羞辱她,而是應該去愛她,就如同耶穌以奇異的恩典愛我們眾人一樣。

— 雷翠霞

天父,求祢讓我能接納周遭的異族人和異鄉人,
甚至是不認識的人,幫助他們遇見祢。


你如何看待那些外表看似異樣的人?你要如何實踐上帝的命令,寬待外地人呢?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8-10章;希伯來書13章


靈命日糧 : 纏累

讀經: 希伯來書2章17-18節,12章1-


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希伯來書12章1節


許多年前,一群在酷熱難耐的叢林裡作戰的士兵遇到了惱人問題,那就是一種廣泛分布的帶刺藤蔓會毫無預警地纏繞士兵的身體和裝備,使他們難以掙脫。當他們拼命掙扎,試圖脫身時,這種植物還會伸出更多觸毛纏住他們。士兵們將這種植物稱為「等等藤」,因為他們一被纏住就無法前進,不得不向隊友大喊:「嘿,等等,我被困住了!」

同樣地,對基督徒而言,若被罪惡纏住也很難向前邁進。希伯來書12章1節告訴我們:「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但如何才能除去那些纏累我們的罪呢?

唯有耶穌才能使你我脫離生活中一切纏繞我們的罪。願我們能學習定睛仰望我們的救主(12章2節)。因為上帝的兒子曾經降世為人,經歷世人所面對的一切試探,但祂沒有犯罪,祂能理解我們面對試探的感受和遭遇(2章17-18節,4章15節)。我們也許正獨自絕望地被罪緊緊纏住,但上帝要我們勝過試探,祂不是要我們憑自己的力量,而是倚靠祂的能力,靠著祂「脫去」罪的纏累,追求祂的公義(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

— 凱辛蒂

主耶穌啊,求祢將祢的能力賜給我,
讓我勝過生命中的罪惡。幫助我信靠祢的能力,
而不是自己的力量,引導我走正確的道路。


什麼罪使你深受綑綁?你要怎麼做才能脫離呢?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5-7章;希伯來書12章


靈命日糧 : 爸,你在哪裡?

讀經: 申命記31章1-8節


耶和華必在你前面行,祂必與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申命記31章8節


我正將車開進我們家的車道,就接到女兒的來電,她緊張地問我說:「爸,你在哪裡?」那天我答應她在六點以前到家,送她去排練。我準時到家,但我女兒的聲音透露了她對我的不信任。我下意識地回答說:「我到了。為什麼妳不相信我呢?」

當我說這些話時,不禁心想:天父是否也常這樣問我呢?在緊張的時候,我也很沒耐心,很難全心信靠上帝,甚至無法相信上帝會持守祂的應許。因此我也會呼求:「天父啊,祢在哪裡?」

有時在面對壓力和未知之際,我也會懷疑上帝的同在,甚而懷疑祂的良善和祂對我的計畫。古時的以色列民也是如此。申命記31章記載,他們正準備進入應許之地,因知道摩西不會與他們一同前往而感到不安,因此摩西安慰提醒他們說:「耶和華必在你前面行,祂必與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8節)

上帝永遠與我們同在的這個應許,如今仍是我們信仰的基石(參閱馬太福音1章23節;希伯來書13章5節)。啟示錄21章3節更清楚表明:「上帝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

上帝在哪裡?祂就在這裡,正與你我同在,隨時垂聽我們的禱告。

— 何安德

天父啊,求祢幫助我們明白,祢是多麼愛我們!


哪些經文能提醒你上帝的同在?不妨抄下來,貼在顯眼的地方,常常提醒自己!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4章;希伯來書11章20-40節


靈命日糧 : 要得獎賞

讀經: 哥林多前書9章19-27節


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哥林多前書9章24節


在1994年的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因跑步而成名。他原本只想「跑到路的盡頭」,後來卻持續跑了3年2個月14天又16小時。每一次他抵達目的地的時候,就會再設定另一個目標繼續跑。他就這樣曲折地橫跨了美國,直到有一天他不想再跑為止。「想跑」使他開始跑步。阿甘說:「那一天,沒有特別的原因,我只是決定去跑一跑。」

阿甘是隨心所欲地跑步,沒有固定的目標;相反地,使徒保羅要信徒向著標竿直跑,他說:「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哥林多前書9章24節)。就像那些遵守紀律的運動員一樣,我們的跑步生涯,即我們的生活方式,或許需要犧牲一些個人的享受。若我們願放棄自己的權利,或許能有助於我們與人分享自己得救、脫離罪惡與死亡的好消息。

我們要鍛鍊自己的心思意念,以邀請人同奔天路為目標,同時我們也可以更加確定自己會得著最終的獎賞,那就是與上帝永恆的關係。上帝賜給得勝者的冠冕將永遠長存!當我們靠著祂的能力,一生以傳揚祂的名為目標而跑,便能贏得冠冕。為這個目的奔跑,何其美好!

— 洪可婷

親愛的主耶穌,求祢幫助我,
讓我專注於奔跑的理由,
乃是為要與周遭的人談論祢。


你在生命中所追求的是什麼?這與保羅的目標有何異同呢?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1-2章;希伯來書11章1-1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