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相互交織

讀經: 傳道書4章9-12節


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傳道書4章12節


有位朋友給了我一棵她種了四十多年的室內盆栽。這棵跟我差不多高的植物,從三個細長的枝幹長出許多大葉子。時間久了,葉子的重量使這三根枝幹都向地板彎曲。為了讓枝幹伸直,我在花盆底下放了三角椎,把它移到窗戶旁邊,希望葉子能因為向陽作用而向上長,調整它的不良姿勢。

我得到這棵植物不久,在一家公司的接待室裡也看到了相同品種的盆栽。雖然也是由三根細長的枝幹發芽長葉,但這些枝幹卻是相互交織,形成更粗壯、更堅固的主幹。這株植物完全無需藉由外力就能屹立挺拔。

很多時候,兩個不同的人可能在同一個「盆子」裡待上許多年,若兩人漸行漸遠,那麼他們也較少機會經歷上帝所賜的福分。然而,若兩人的生命能靠著上帝相互交織,就能變得更加親密和穩妥,彼此間的關係也更為堅固,正如傳道書說:「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4章12節)

其實,婚姻和友誼都像室內盆栽一樣,需要用心培養、細心照料。若要有美好的婚姻關係和友誼,就必須包含屬靈層面,即讓上帝成為每一個關係的中心。祂已賜下我們最需要的的愛與恩典,讓我們彼此能喜樂地連結在一起。

— 史珍妮

對於你的至親至愛,你要如何增加與他在主裡的連結?
以同心服事上帝為優先,如何改變你與他人的關係?


讓我們在各種親密的關係中,都以上帝為中心。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6-8章;提摩太前書5章


靈命日糧 : 奇妙的觸摸

讀經: 啟示錄1章9-18節


祂用右手按著我說:「不要懼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啟示錄1章17節


那只是一個輕輕的觸摸,卻讓柯林的心境完全轉變。柯林和一小群同工正預備到一個敵視基督徒的地方做慈善工作,隨著日子逼近,他的壓力就越大。當柯林與一位同工傾訴心中的憂慮時,這位同工就輕輕地把手放在柯林的肩膀上,說了一些鼓勵的話。柯林之後回想起來,覺得那輕輕的觸摸就像是個轉折點,強而有力地提醒他一件事實,那就是上帝一直與他同在。

約翰是耶穌親密的朋友和門徒,他因傳福音的緣故被放逐到荒涼的拔摩島上。在那裡,約翰聽到「有一個大聲音,好像號筒的響聲」(啟示錄1章10節,新譯本)。在這讓人震驚的聲響過後,他看見了主耶穌,嚇得「仆倒在祂腳前,像死了一樣」。然而,在約翰感到驚恐的時刻,他得著安慰和勇氣。約翰寫道:「祂用右手按著我說:『不要懼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17節)

有時,上帝會將我們帶離自己的舒適區,為要讓我們看見新的事物,磨練我們,幫助我們成長。但祂也賜下勇氣和安慰,好讓我們能適應各種情況。上帝不會讓我們獨自面對考驗,祂掌管一切,並將我們放在祂的手掌心。

— 葛庭墨

耶穌,求祢幫助我,讓我在驚恐害怕之中,
仍能經歷祢的同在和撫慰。


上帝如何把你帶出舒適區?祂賜給你哪些朋友,使你得到支持和安慰呢?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5章;提摩太前書4章


靈命日糧 : 這就是我

讀經: 雅各書3章7-12節


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裡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雅各書3章10節


電影《大娛樂家》(The Greatest Showman)的歌曲《這就是我》讓人無法忘懷。這部轟動一時的音樂劇電影取材自傳奇人物巴納姆(P. T. Barnum)和他的巡迴馬戲團。劇中人物因未能符合社會規範而遭人辱罵和污蔑,對於這些具破壞性的冷言冷語,他們在歌詞中將之描繪成會讓人傷痕累累的子彈和匕首。

這首歌極受歡迎,這顯示出許多人因攻擊性的話語而承受無形但真實的創傷。

雅各明白言語能造成破壞和持久性的傷害,所以他說舌頭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雅各書3章8節)。雅各用這令人震驚的比喻,強調信徒需明白言語的巨大力量。雅各也更進一步提到,先是用舌頭讚美上帝,後又咒詛有上帝形象的人,兩者何等矛盾(9-10節)。

《這就是我》的歌詞呼籲我們無需畏懼別人言語的攻擊,堅信所有人都是榮美的,這合乎聖經的教導。聖經表明每個人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尊榮和特質,不是因為我們的外貌,也不是我們所做的事,乃因我們每個人都是出自上帝的精心設計,是祂獨特的傑作(詩篇139篇14節)。我們對人說的話或對他人的評價都帶著力量,能強調這令人感到安慰的事實。

— 夏莉珊

上帝啊,謝謝祢創造了我們每一個人。
幫助我們能用口來讚美祢,
也用口來激勵那些祢以巧思所創造的人們。


你曾用言語傷害了誰,現在需要向他請求寬恕?今天你要如何鼓勵人呢?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1-2章;提摩太前書3章


靈命日糧 : 腳的福音

讀經: 約翰福音5章1-9節


主啊,祢救我的命免了死亡,⋯⋯ 救我的腳免了跌倒。我要在耶和華面前行活人之路。-詩篇116篇8-9節


看到這則廣告,我不禁嘴角上揚:「您的雙腳一定會說,這是有史以來最舒服的一雙襪子!」接著,為了進一步宣傳這雙襪子為何是雙腳的一大福音,廣告中還說每賣出一雙襪子,廠商就會捐出一雙給有需要的人,因為在收容中心裡很多人都需要襪子。

想想那個臥病38年無法行走的人(約翰福音5章2-8節),當耶穌醫治了他的腳,他的臉上必定也綻開笑容。但再想想當時猶太領袖的神情。他們看到耶穌關心這個長久以來未能得到幫助的人,醫治了這人的雙腳和心靈,可惜他們全然不為所動,反而控告這人和耶穌違背律法的規條,也就是觸犯在安息日不准工作的規定(9-10、16-17節)。猶太領袖的眼中只有律法,但耶穌卻看到這人需要憐憫。

起初,那個得醫治的人還不知道是誰給了他健全的雙腳,等他明白之後才告訴別人,是耶穌使他得著痊癒(13-15節)。也正是這位耶穌,讓自己的雙手和雙腳被釘在十字架上,使身心靈遭受重創的世人,包括那人和我們,都能領受最美好的福音。

— 狄馬汀

你身邊的人有哪些需要?
耶穌在哪方面滿足了你的需求?


去告訴別人,耶穌如何使你得著醫治。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65-66章;提摩太前書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