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誠實無偽

讀經: 彼得前書5章6-10節


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因為祂顧念你們。-彼得前書5章7節


我低下頭、閉上雙眼,雙手交扣地開始禱告,說:「親愛的主,孩子來到祢面前,讚美祢的大能與良善……」突然間,我的雙眼不自主地張開了,猛然想起兒子還沒寫完他隔天就要交的歷史報告,而且今天他放學後還有籃球比賽。我已經可以想像他徹夜未眠,努力完成報告的樣子。這讓我不禁開始擔心他疲累過度,會增加感染流感的風險。

魯益師在他的著作《地獄來鴻》(The Screwtape Letters)中提到,當人們在禱告中因其他事而分心時,許多人會用意志力強迫自己的心思回到原本的禱告上。但魯益師卻認為,更好的處理方式應該是將這些導致你我分心的事,視為我們當下的問題,並將這些問題向上帝坦誠,懇切地為這些事來禱告。

那些打斷我們禱告的擔憂,甚至是有罪的念頭,都可以成為我們禱告時的主要內容。上帝希望我們誠實無偽地來到祂面前,敞開心胸說出自己心底深處的煩惱、恐懼和痛苦。不論你我說了什麼,祂都不會感到驚訝,祂會如摯友一般地關心我們。因此,聖經鼓勵我們,將所有的憂愁掛慮交給上帝,因為祂顧念我們(彼得前書5章7節)。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祢清楚知道我的心思意念。
求祢幫助我,能將憂慮卸給祢,
並經歷從祢而來的平安。


為那些使我們分心的事禱告吧!



全年讀經:
箴言3-5章;哥林多後書1章


靈命日糧 : 不變的愛

讀經: 詩篇103篇13-22節


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上帝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翰一書2章17節


高中的時候,我加入了學校的網球校隊。在那段青春歲月,我為了鍛鍊球技,大半時間都耗在住家附近的水泥地網球場。

上次我有機會舊地重遊,第一件事就是開車到那座球場,想要看看別人打球,也好重溫年少時光。然而,我記憶中的那座老舊網球場,卻已經不存在了。那裡變成一片荒廢的空地,只剩下一些雜草,靜靜地在微風中輕搖著。

那天下午,球場舊址的景象一直在我心中迴盪,強烈地提醒我生命的短暫。一個我曾經花費大把青春歲月的地方,竟然就這麼消失了!我後來思想這事,更深體會到大衛王年老時所說的真理:「至於世人,他的年日如草一樣,他發旺如野地的花;經風一吹,便歸無有,他的原處,也不再認識他。但耶和華的慈愛歸於敬畏祂的人,從亙古到永遠。」(詩篇103篇15-17節)

隨著我們的年紀增長,周遭的事物也會有所轉變,但上帝的愛永不改變。你我永遠可以相信,上帝會眷顧那些信靠祂的人。

— 龐雅各

信實的天父,感謝祢永不改變的愛!
求祢幫助我愛祢,一生忠心服事祢。


在多變的世界中,我們永遠能信靠不變的上帝。



全年讀經:
箴言1-2章;哥林多前書16章


靈命日糧 : 軟弱卻剛強

讀經: 歷代志下20章2-3、14-22節


約沙法便懼怕,定意尋求耶和華,在猶大全地宣告禁食。-歷代志下20章3節


健美選手會遵守嚴謹的訓練週期。在開始的幾個月,著重促進肌肉生長和強化力量。當比賽接近時,訓練重點轉為減脂,減掉任何遮住肌肉線條的脂肪。到了比賽前幾天,選手就開始減少水分的攝取,好使肌肉線條更為明顯。由於選手們在賽前缺乏攝取營養,所以比賽當天雖各個看似精壯結實,滿有能力,但其實這是他們最虛弱的時候。

在歷代志下20章,我們看到相反的事實:承認自己的軟弱,就能經歷上帝的大能。那時,有人向約沙法王報告說:「有大軍來攻擊你。」於是約沙法便「在猶大全地宣告禁食」(3節),他和百姓一同停止日常的飲食,全心祈求上帝的幫助。最後,當約沙法集結大軍迎戰時,還指派歌唱的人走在軍隊前方頌讚上帝(21節)。他們開始歌唱的時候,耶和華就派伏兵擊殺那來攻擊猶大人的敵軍,讓他們爭戰得勝(22節)。

約沙法的決定,顯示出他全心全意信靠上帝。他定意不倚靠精壯的軍隊和自己的能力,而是仰賴上帝。願我們也能向他學習,不憑自己的能力度過眼前的難關,而是轉向上帝,使上帝成為我們的力量。

— 洪可婷

親愛的主,求祢幫助我,
倚靠祢的能力,而不倚靠自己。
願我能承認自己的軟弱,一生都彰顯祢的能力。


唯有承認自己的軟弱,才能經歷上帝的大能。



全年讀經:
詩篇148-150篇;哥林多前書15章29-58節


靈命日糧 : 橋梁

讀經: 約翰福音4章7-14、39-42節


並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加拉太書3章28節


在我們這個社區裡,家家戶戶都有高高的水泥圍牆,許多人還在上面裝了通電的鐵絲網,目的是為了防盜賊。

但問題是,我們的社區經常停電。一旦停電,門鈴就不會響,訪客就會被擋在牆外,忍受日曬雨淋。但即使門鈴會響,屋主還是會先確認來者是誰,才會讓訪客進入屋內。這些水泥圍牆確實能提供保護防範盜賊,但也會將人拒絕在外,即使這些訪客並不是入侵者。

耶穌在井邊遇到的撒馬利亞婦人,也同樣被人拒絕在外。那時,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素不往來,所以當耶穌向這位婦人要水喝時,她說:「祢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呢?」(約翰福音4章9節)但這位婦人向耶穌敞開心門後,她的生命開始轉變,這個經歷不但影響她的一生,還影響了她的左鄰右舍(39-42節)。耶穌成為一座橋梁,打破了人與人之間充滿敵意和偏見的高牆。

在生活中,有時我們也會想將人拒絕在外,排斥他們,我們需要摒棄這種態度。因為耶穌已經向我們顯明,我們應當接納所有的人,無論他們的國籍背景、社會地位或名聲如何。耶穌來,是要成為人和人之間的橋梁。

— 戴勞倫

親愛的主,感謝祢教導我不歧視人,不排斥人。
求祢幫助我,用祢的眼光看待人,好讓我能榮耀祢。

耶穌摧毀了人與人之間歧視的高牆。



全年讀經:
詩篇146-147篇;哥林多前書15章1-2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