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陷入困境

讀經: 列王紀上17章15-24節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6節


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求職者甚多,但僧多粥少,我就是其中一個求職者。經過九個月的煎熬,我終於找到了一份撰稿員的工作。可惜不久之後,這間公司陷入了財務危機,致使我又再次成了無業遊民。

你曾經歷類似的狀況嗎?原以為已經柳暗花明,沒想到又再陷入困境。這也令我想到舊約中撒勒法的寡婦(列王紀上17章12節)。那時正值饑荒,她在為自己和兒子準備最後一餐飯時,先知以利亞向她要點餅吃。她勉強答應了,但得到上帝持續地供應她麵粉和油(10-16節)。

然而,後來這個寡婦的兒子病了,病情日漸加重直至斷氣。寡婦哭號說:「神人哪,我與你何干?你竟到我這裡來,使上帝想念我的罪,以致我的兒子死呢?」(18節)

有時,我們或許也會像這個寡婦一樣,以為上帝正在懲罰我們!我們忘記了在這個墮落的世界裡,隨時都可能會發生不幸的事。

以利亞將這件事帶到上帝面前,誠摯迫切地為這個孩子禱告,上帝就讓他活了過來!(20-22節)

當我們陷入困境的時候,願我們都能像以利亞一樣清楚知道,信實的上帝永不會離棄我們!在我們禱告尋求解答時,可以坦然無懼,知道上帝必有祂的旨意。

— 謝葆芳


無論順境或逆境,上帝都是美善的。



全年讀經:
詩篇72-73篇;羅馬書9章1-15節


靈命日糧 : 給予帶來喜樂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2-24節


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也要向眾人忍耐。-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4節


那是沉悶的一週。不知道為什麼我對每件事都提不起勁,整天無精打采。

接近週末時,我聽說我的一位阿姨腎功能衰竭。我知道應該去探望她,但說實話,我很想拖延。儘管如此,我還是去了她的住處,與她共進晚餐、閒話家常,並同心禱告。一個小時後,我帶著這一週從未有的好心情離開。不知怎地,把焦點放在他人而非自己身上,轉變了我的心情。

心理學家發現,「給予」能帶來滿足感,因為給予者會得到接受者的感謝。有些專家甚至相信,人類天生慷慨!

也許正因如此,保羅在寫信鼓勵帖撒羅尼迦教會建立他們的信徒群體時,也激勵他們要「扶助軟弱的人」(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4節)。先前,他也曾引述耶穌所說:「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20章35節) 。雖然這節經文指的是給予人經濟方面的援助,但也同樣適用於為人付出時間與精力。

當我們給予他人時,便能開始明白上帝的心意。明白上帝為何樂意將祂的愛賜給我們,讓我們與祂一同喜樂,並從祝福他人中得著滿足。我想我很快會再去探望這位阿姨。

— 許文榮

天父啊,祢是如何賞賜我,祢也要我同樣給別人。
求祢教導我懂得給予,好讓我能充分反映出祢的特質,
並讓我今天能夠更像祢!


施比受更為有福。



全年讀經:
詩篇70-71篇;羅馬書8章22-39節


靈命日糧 : 難解的奧祕

讀經: 那鴻書1章1-7節


耶和華不輕易發怒,大有能力。-那鴻書1章3節


我和朋友散步的時候,談到了我們都喜歡讀的聖經。沒想到,她突然冒出一句話:「但我不喜歡讀舊約,因為太難明白,又常提到復仇。我喜歡讀耶穌的事蹟!」

或許當我們讀到那鴻書的時候,也會同意她的說法。例如其中說道:「耶和華施報大有忿怒」(1章2節),這樣的句子,會讓我們心生抗拒。然而,下一節經文卻又讓我們充滿盼望:「耶和華不輕易發怒,大有能力。」(3節)

當我們深入探討上帝的憤怒這個主題時,便會發現上帝之所以發怒,通常是為要護衛祂的子民,或是為了要維護祂的聖名。因為祂滿溢的愛,祂會對犯罪的施行公義,但也為悖逆祂的人預備救贖的恩典。上帝呼召祂的子民歸向祂,這一點我們不只在舊約聖經裡看到,在新約聖經裡,也清楚看到上帝為了使我們歸向祂,差遣祂的愛子,為我們的罪流血捨命。

我們難以理解上帝奧祕的特質,但我們可以確信祂不只施行公義,祂更是所有愛的源頭。我們不需懼怕上帝,因祂「本為善,在患難的日子為人的保障,並且認得那些投靠祂的人」(7節)。

— 潘艾梅

天父上帝,祢是美善的,
祢滿有慈愛與憐憫。求祢幫助我,
今天能更加明白祢救贖之愛的奧祕。


十字架展現了上帝的公義與憐憫。



全年讀經:
詩篇68-69篇;羅馬書8章1-21節


靈命日糧 : 不一樣的愛

讀經: 路加福音14章7-14節


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路加福音14章13節


在原定婚期的一週前,莎柔取消了她的婚禮。她雖然傷心失望,但仍決定不要浪費那些為婚宴購買的食物,因此她改變了原定的慶祝計畫。她撤除了禮物桌,更新了宴客名單,改為邀請住在當地遊民收容所的人前來赴宴。

耶穌也很看重這種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恩慈,就如祂對法利賽人說:「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路加福音14章13節)耶穌告訴我們,因為這些賓客無法回報主人,所以上帝會賜下祝福。祂要我們去幫助那些沒有經濟能力、沒有才華或沒有社會地位的人。

耶穌是在法利賽人家中坐席的時候,說出這樣一番言論,讓我們覺得祂的信息似乎會引起爭議,且違反常理。然而,真實的愛確實是如此。有人說,愛是為了別人的需要而不求回報地付出。耶穌正是如此愛我們每一個人,祂看到我們生命的窮乏,祂的回應就是為你我付出祂自己的生命。

要經歷基督這無限的愛,我們就要親身認識祂。耶穌基督邀請我們每一個人去探索祂長闊高深的愛!(以弗所書3章18節)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去探究祢的愛有多深。
我願將祢所賜給我的給予他人。


天父對我們的愛是何其深廣!



全年讀經:
詩篇66-67篇;羅馬書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