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關係中斷

讀經: 馬太福音27章32-50節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馬太福音27章46節


耶穌大聲哀悽的喊叫聲穿透午後陰暗瀰漫的氛圍,我想這喊叫聲必定蓋過了聚集在耶穌腳下的朋友和親人的哀哭聲,以及在祂兩旁垂死罪犯的呻吟,並震懾了所有聽見的人。

當耶穌在各各他忍受羞辱被釘在十字架上時,祂哀慟並絕望地呼喊道:「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馬太福音27章45-46節)

祂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

我實在無法想像還有什麼比這更悲慟的話語。自亙古以來,耶穌和天父一直擁有完美的團契。祂們一起創造天地,以祂們的形象造人,還一同擬定救贖的計畫。自萬古以先,祂們從未有片刻分離。

那時,十字架的酷刑不僅持續帶給耶穌致命的痛苦,當祂背負全世界罪的重擔時,祂也第一次感覺到失去上帝的同在。

但這卻是唯一的方法。只有藉著暫時中斷聖父與聖子之間的合一,我們才能得到救贖。只因耶穌願意在十字架上,親身經歷被天父離棄,我們才能與上帝建立關係。

耶穌,我們感謝祢,因祢經歷了如此的苦痛,我們才能得到赦免。

— 白德夫

耶穌,祢的犧牲讓我們心生敬畏,深感不配。
我們在祢面前跪拜,感謝祢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一切,
讓我們能與天父建立永恆的關係。


十字架顯明上帝愛人靈魂的心。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3-14章;約翰福音12章1-26節


靈命日糧 : 口誤

讀經: 羅馬書8章22-27節


耶和華啊,求祢照著我們所仰望祢的,向我們施行慈愛。-詩篇33篇22節


不久前,我用語音輸入法發了一封簡訊給我的妻子凱莉。當時,我正準備出門接她下班回家,我想要發簡訊問她:「妳要我在哪裡接妳,老妞兒?」

凱莉不會介意我叫她「老妞兒」,這是我們在家常用的暱稱。但我的手機「不懂」這個詞彙,結果在簡訊中出現「老牛兒」這個詞語。

還好凱莉立刻明白其中的關鍵,而且覺得這很有趣。後來她還把這個簡訊放在社群媒體上,問說:「我應該生氣嗎?」其實我們兩個都覺得很好笑。

在那天,我的妻子以愛回應我笨拙的用語,讓我想到上帝也是以愛理解我們的禱告。我們禱告的時候,可能不知道該說什麼,甚或不知該如何祈求,但當我們屬乎基督,聖靈就會「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羅馬書8章26節),並且祂還會慈愛地幫助我們,在上帝面前明確表達我們最深切的需要。

我們的天父上帝並非遠遠地站著,等我們把話講清楚。相反地,我們可以將各樣的需要帶到祂面前,確知祂深愛我們、瞭解並接納我們。

— 龐雅各

阿爸天父,感謝祢,因我可以來到祢面前,
絲毫不需過度小心、字斟句酌,
求祢幫助我今日能繼續與祢同行。


上帝的愛不受限於我們的言語。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0-12章;約翰福音11章30-57節


靈命日糧 : 凝視地平線

讀經: 希伯來書11章8-16節


我們……乃是尋求那將來的城。-希伯來書13章14節


在渡輪開始啟動的時候,我的小女兒就說她想吐,看來她開始暈船了。不久,我也感到反胃,於是提醒自己說:「要專注凝視遠處的地平線。」因有些船員說,調整焦點有助於防止暈船。

我們在一生中難免會恐懼不安,那位地平線的創造者(約伯記26章10節)也深知這點,但只要我們凝視那在遠處不變的永恆盼望,就能獲得正確的焦點。

希伯來書的作者瞭解這個道理,因他感受到信徒的灰心失意。迫害已驅使許多人離鄉背井,因此,作者提醒他們:好些有信心的人忍受了極大的試煉,並且無家可歸。他們能夠忍受所有的苦難,乃因他們所期盼的是那更美好的。

在流亡的時候,這些信徒可以期盼上帝所建造的那城,也就是天上的國度,是上帝為他們預備的(希伯來書11章10、14、16節)。在最後的勸勉中,作者更要信徒專注在上帝的應許。因為「我們在這裡本沒有常存的城,乃是尋求那將來的城」(13章14節)。

當前的苦難是暫時的,我們「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11章13節)。但上帝的應許卻有如地平線亙古不變,若能專注凝視便能保持正確的焦點。

— 歐凱拉

天父,在患難中,
求祢幫助我專注於祢的應許。


專注仰望上帝,就能焦點正確。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7-9章;約翰福音11章1-29節


靈命日糧 : 最後致意

讀經: 撒母耳記下1章17-27節


英雄何竟仆倒!-撒母耳記下1章27節


在擔任直升機駕駛員為國服務二十年後,詹姆士返鄉任教以服務社區。但他仍懷念開直升機執行任務的日子,因此他去當地一家醫院工作,負責駕駛直升機載送病患,直到遲暮之年。

現在終於要跟他道別了,他的親朋好友與穿著制服的同事守候在墓園,準備獻上最後的致意。一位同事透過對講機呼叫最後一趟任務,隨即聽到螺旋槳的聲音在空中轟轟作響。一架直升機在墓園上方盤旋,短暫停留致意後,隨即返回醫院。看到這一幕,在場所有的人包括軍方代表都不禁潸然落淚。

掃羅王和他的兒子約拿單雙雙陣亡之後,大衛為他們寫了一首不朽的哀歌,稱為「弓歌」(撒母耳記下1章18節)。大衛吟唱道:「你尊榮者在山上被殺。大英雄何竟死亡!」(19節)。約拿單是大衛的摯友,也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夥伴,掃羅雖與大衛為敵,但大衛卻仍尊榮他們兩位。大衛寫道:「當為掃羅哭號!」(24節)「我兄約拿單哪,我為你悲傷!」(26節)

雖然別離總是令人悲傷,然而對信靠主的人來說,回憶卻是甜蜜遠多於苦澀,因我們並非永別。能向那些熱心服事人的信徒致敬,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

— 葛庭墨

主啊,我們為那些守護家園的第一線救難人員獻上感謝,
也謙卑地懇求祢,賜給他們平安。


當我們追憶並尊敬上帝所造的人,也尊榮了那位造物主。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4-6章;約翰福音10章24-42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