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頭巾女士

讀經: 使徒行傳2章22-36節


以色列全家當確實地知道,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上帝已經立祂為主,為基督了。-使徒行傳2章36節


在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於1963年遇刺時,現場有位神祕的「頭巾女士」。她被拍到正拿著電影攝影機拍攝現場,但沒有人知道她的真實身分。這個神祕的女士穿著大衣、頭包著圍巾(類似俄羅斯的頭巾),沒人知道她到底是誰,也沒人看過她拍攝的影片。幾十年來,歷史學家和學者們推測,恐懼讓這位「頭巾女士」不敢說出她在那黑暗的十一月那天所看見的事。

我們不用猜就可以知道,耶穌的門徒為何要四處躲藏。他們怯懦是因為他們的主被那些當權者殺害了(約翰福音20章19節),以致不敢公開宣揚自己的親身經歷。然而,耶穌從死裡復活,隨後聖靈也降臨,人們再也無法禁止那些曾經膽怯的基督徒宣揚福音!在五旬節當天,被聖靈充滿而大有能力的西門彼得宣告說:「以色列全家當確實地知道,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上帝已經立祂為主,為基督了。」(使徒行傳2章36節)

要放膽奉耶穌的名宣揚福音,並不僅限於性格勇敢剛毅的人,或受過專業宣教訓練的人。那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會使我們有能力傳揚耶穌的好消息。因著祂的能力,我們可以有勇氣向人傳講我們的救主。

— 柯貝爾

主,求祢賜給我能力和勇氣,
讓我能與別人談論祢。


向那些需要聽見福音的人,講述基督無與倫比的愛。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9-21章;約翰福音8章1-27節


靈命日糧 : 逃避

讀經: 約拿書2章1-10節


我遭遇患難求告耶和華,祢就應允我。-約拿書2章2節


我母親發現我家的貓咪絨絨跑到廚房的檯面上,偷吃了她做的麵包,她一氣之下就把絨絨趕出門外。幾小時後,我們在院子裡找牠卻遍尋不獲。最後,終於從白楊樹梢上傳來微弱的貓叫聲,我抬頭一看,一團黑影把枝椏都壓彎了,這不正是那小傢伙嗎!

絨絨偷吃了麵包之後,為了逃避我母親的怒氣,選擇了一個更危險的處境。有時,我們是否也會像絨絨一樣,為了逃避過錯,而讓自己身陷險境呢?不過,即使這樣,上帝仍會拯救我們。

上帝要先知約拿前往尼尼微城傳講信息時,約拿不願順服上帝而逃跑,結果被一條大魚吞進肚子裡。他在魚腹中向上帝禱告說:「我遭遇患難求告耶和華,祢就應允我」(約拿書2章1-2節)。上帝聽了約拿的呼求就「吩咐魚,魚就把約拿吐在旱地上」(10節)。隨後,上帝給了約拿第二次機會(3章1節)。

縱然我們費盡心力,仍無法把絨絨救下來,最後只好請消防隊來幫忙。有一位仁慈的消防員架設了最長的雲梯,爬到高處把絨絨抱了下來,將牠放在我的臂彎中。

無論我們因不願順服上帝而逃到危險的高處,或陷入幽深的低谷,上帝都會以救贖的大愛來拯救我們!

— 莫麗莎

親愛的上帝,我們今天實在需要祢的拯救!


耶穌在十架上受死,拯救我們脫離罪惡。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6-18章;約翰福音7章28-52節


靈命日糧 : 饒恕的禱告

讀經: 路加福音6章27-36節


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路加福音6章27-28節


在1960年,六歲的非裔美國人畢露比(Ruby Bridges)是第一個進入美國南部白人公立小學的孩童。好幾個月,她都必須由聯邦巡邏隊護送,經過憤怒家長們的咒詛、威嚇和羞辱才能進入學校。當她進到教室,就單獨跟唯一願意教導她的芭芭拉.亨利老師上課,因為家長都禁止他們的孩子跟露比一同學習。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羅伯特輔導了露比好幾個月,幫助她處理所面對的恐懼和壓力。令羅伯特驚訝的是,露比在每天走路往返學校時竟作了這樣的禱告:「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章34節)

耶穌在十字架上講的這番話,遠比那些對祂的憎恨和辱罵更有力量。即使在生命中最痛苦的時刻,主耶穌的回應仍示範了祂對門徒的教導:「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路加福音6章27-28、36節)

要擁有如此非凡的態度,唯有靠著耶穌賜給我們的大愛,因這愛甚至能勝過最深的仇恨。

畢露比已為我們做了最佳示範。

— 麥大衛


天父啊,祢已經以厚恩饒恕我們,
求祢讓我們今天也能饒恕得罪我們的人。


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3-15章;約翰福音7章1-27節


靈命日糧 : 新團體

讀經: 使徒行傳2章1-12、42-47節


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使徒行傳2章44節


我朋友凱莉有個五歲的女兒,名叫美嘉,她玩遊戲的方式很有趣。她會把不同群組的玩偶混雜在一起,組成新的團體。在她想像的世界裡,這些玩偶都合成一個整體,而他們都是屬於她的人民。儘管他們的大小形狀都不盡相同,但美嘉相信當他們在一起時才是最快樂的。

她的創意讓我思想上帝創立教會的目的。路加曾描述在五旬節那天,「那時,有虔誠的猶太人從天下各國來,住在耶路撒冷」(使徒行傳2章5節)。雖然這些人的文化、語言都不相同,但聖靈的降臨,卻把他們組成了一個新團體,也就是教會。從那時開始,他們就成了一個整體,因著耶穌的死和復活合而為一。

當時帶領這個新團體的人,就是耶穌在世上時招聚在一起的門徒。如果耶穌沒有讓他們合而為一,他們根本就不會同在一處。而且那時居然大約有三千人(2章41節)成為基督的追隨者,因著聖靈,這些曾經是互不相干的人卻能「凡物公用」(44節),願意將自己所有的與人分享。

至今,聖靈仍在繼續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我們可能不善於與人相處或瞭解別人。然而,因為信靠基督,我們都合成一個整體。

— 華琳妲

主耶穌,感謝祢為我們受死,
並讓我們能在教會中合而為一。


聖靈讓我們不分你我,合而為一。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0-12章;約翰福音6章45-7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