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得著修復

讀經: 詩篇145篇1-16節


凡跌倒的,耶和華將他們扶持;凡被壓下的,將他們扶起。-詩篇145篇14節


有個福音樂團在我們的教會帶領詩歌敬拜,他們對上帝的真誠讚美令人感動,我們都感受到他們愛主的熱忱。

稍後,這些團員告訴我們,其實他們都曾經坐過牢。突然之間,他們的詩歌對我有了特別的意義,我明白他們所獻上的讚美為何對他們都具有深意。他們的敬拜,正是破碎的生命得著修復的見證。

這個世界或許崇尚成功,但若講述過去的失敗,也同樣可以帶給人盼望。因為這些生命的經歷讓我們確信,不論我們失敗幾次,上帝仍然愛我們。蓋瑞恩(Gary Inrig)牧師曾說,希伯來書11章常被稱為「信心名人堂」,其實更應稱為「失敗者得修復之殿」。他觀察到:「在那一章經文中提到的每一個人,在他們的生命中幾乎都有嚴重的瑕疵。但上帝在其中做修復的工作……這就是上帝美好的恩典。」

我喜愛詩篇145篇安慰人心的話語,其中提到上帝「奇妙的作為」(5-6節)和上帝國度的榮耀(11節),並描述上帝的憐憫(8-9節)和信實(13節),緊接著,詩人告訴我們上帝會扶持那些跌倒的人(14節)。當上帝拯救我們時,顯明了祂美好的特質,祂確實在做修復的工作。

你曾跌倒失敗嗎?我們都曾經失敗。你的生命已得著修復了嗎?所有蒙上帝救贖的人,他們的生命經歷都是上帝恩典的見證。

— 許文榮


我們失敗的經歷,可見證上帝的恩典。



全年讀經:
何西阿書1-4章;啟示錄1章


靈命日糧 : 由外而內?

讀經: 加拉太書3章23-29節


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加拉太書3章27節


有一個標題寫道:「改變:由內而外或由外而內?」這適切地反映了一般人的想法:只要改變外貌或是儀態,就可以輕鬆改變我們內心的感受,進而改變我們的生命。

這樣的想法十分誘人,誰不希望改變生命就像換個造型一樣容易呢?其實,許多人都知道要改變根深蒂固的習慣,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將焦點只放在改變外在,會讓人以為改變生命可以有捷徑。

雖然外在的改變或許能改善我們的生活,但聖經卻要我們去追求更深的改變,而這種改變是我們無法靠自己做到的。事實上,在加拉太書3章中,保羅甚至表示,即使是顯明上帝心意的律法,都無法醫治上帝子民破碎的生命(19-22節)。唯有藉著信心「披戴」基督(27節)並靠著聖靈(5章5節),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醫治和自由。藉著基督,我們得以分別為聖,重新被塑造,明白自己真正的身分和價值,知道自己和每個信徒一樣,都能承受上帝所有的應許(3章28-29節)。

我們常會花很多心力改善自我的形象,但是我們內心最根本、最滿足的改變,是來自認識基督的愛,那是超越知識,能改變一切的愛(以弗所書3章17-19節)。

— 白茉妮

親愛的主,我們滿心感謝祢,因我們不必靠自己。
我們心懷感恩,因為聖靈每日更新我們,
吸引我們更加親近祢和祢的慈愛。


我們唯有藉著耶穌,才能得到恆久的真實改變。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11-12章;猶大書


靈命日糧 : 意想不到

讀經: 使徒行傳9章1-19節


又看見了一個人,名叫亞拿尼亞,進來按手在他身上,叫他能看見。-使徒行傳9章12節


那是我高二的某個星期六清晨,我急切地回到當地的保齡球館做我的兼職工作。前一天晚上,我為了清洗骯髒的瓷磚地板而待到很晚,因為清潔工請了病假。我想要給老闆一個意外驚喜,所以並未告訴他清潔工請假的事。心裡想著:反正也不可能會出什麼岔子!

結果,一團糟!我一進到保齡球館,看見到處積滿了水,四處漂浮著保齡球瓶、衛生紙和好幾箱記分紙。這下我才驚覺自己做的好事:昨晚洗了地後,我竟然讓水龍頭的水流了一整晚!但意想不到的是,老闆竟微笑著給了我一個擁抱,他說:「你的努力值得嘉獎!」

當掃羅往大馬色去,在路上遇見耶穌的時候(使徒行傳9章3-4節),他正積極地迫害基督徒(1-2節)。耶穌質問這位將要成為使徒的保羅,為何大肆逼迫基督徒。掃羅或稱保羅因這經歷而失明,過後一位名叫亞拿尼亞的基督徒,以充滿勇氣和恩慈的舉動,幫助他恢復視力(17節)。

掃羅和我都領受了那份意想不到的恩慈。

許多人都知道自己的生活是一團糟,他們所需要的並非訓誨,而是救恩的盼望。嚴厲的面孔或苛刻的言詞,都會阻礙他們看見這樣的盼望。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可以像亞拿尼亞和我老闆一樣以恩慈待人,或許能為他人的生命帶來亮光。

— 紀藍迪


基督徒恩慈的行為,鋪平人們走向救主的道路。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8-10章;約翰三書


靈命日糧 : 分清主次

讀經: 提摩太前書4章12-16節


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提摩太前書4章16節


在搭乘飛機時,空服員總會在起飛前示範和介紹安全須知。他們告訴乘客當機艙壓力不足時,氧氣面罩會從座位上方自動掉落,乘客務必要先戴上自己的氧氣罩,然後再幫別人戴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我們幫助別人之前,自己首先要保持意識清醒,身體狀況良好。

保羅寫信給提摩太的時候,特別強調在幫助和服事弟兄姐妹之前,要先保持自身靈命健康的重要性。他提醒提摩太身為牧者的諸多責任:要駁斥錯謬的教導(提摩太前書4章1-5節),糾正錯誤的道理(6-8節)。但若要更好地履行職責,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教導,並要持之以恆(16節)。提摩太在服事弟兄姐妹之前,必須先保持自己與上帝之間的良好關係。

保羅對提摩太的教導,對於我們也同樣適用。每一天,我們會接觸到許多還不認識耶穌的朋友們。要引導這些人認識主,我們自己要先花時間讀經禱告,吸足了屬靈的氧氣,得著聖靈的能力,與上帝保持親密的關係。然後,我們才能以良好的屬靈狀態幫助別人。

— 邢一帆

主啊,求祢讓我現在便能明白祢的話語,
使我先吸入祢所賜的屬靈氣息,
好讓我能在世上為祢發光。


基督徒的生命就像一扇窗,讓世人看見耶穌。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5-7章;約翰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