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脫離深水

讀經: 撒母耳記下22章17-20節


祂從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從大水中拉上來。-撒母耳記下22章17節


我專注地觀察水中的狀況,留意每一個危險的跡象。身為救生員,在6小時值班的時間內,我都會目不轉睛地守護在泳池旁,確保泳客們的安全。要是我離開了崗位,或是注意力稍有鬆懈,都有可能讓那些泳池裡的嬉水者陷入危險。只要有人因受傷或泳術不佳而溺水,我就有責任把他們從水中拉上來,將他們帶回安全的池畔。

在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的戰役中,大衛經歷了上帝的援助(撒母耳記下21章15-22節),過後他將得著拯救的經歷描述為從「大水」中被拉上來(22章17節)。在與仇敵爭戰時,大衛與士兵們陷入危險,在那生死存亡之際,上帝拯救大衛脫離危險。救生員是受雇去確保泳客們的安全,但上帝拯救大衛,卻是出於對大衛的喜悅(20節)。當我明白上帝對我的看顧及保守,並非出於責任和義務,而是出於祂對我的愛,我的心就充滿喜樂。

當生活中的困境快將我們淹沒時,我們可以倚靠那位愛我們的上帝。祂就如我們的救生員,看見我們的掙扎,必看顧及保護我們,因祂愛我們。

— 洪可婷

主啊,感謝祢,因祢看見我的苦楚,
且隨時預備救我脫離深水。
求祢幫助我,能完全倚靠祢拯救的大愛。


上帝樂意幫助祂的兒女脫離困境。



全年讀經:
詩篇40-42篇;使徒行傳27章1-26節


靈命日糧 : 領悟什麼?

讀經: 詩篇37篇1-6、23-27節


我從前年幼,現在年老,卻未見過義人被棄,也未見過他的後裔討飯。-詩篇37篇25節


約翰·伯恩斯為《紐約時報》報導國際時事將近四十年,他在2015年退休後寫了一篇文章,提到一位罹患癌症的密友兼同事曾經說過:「人生就像一趟旅程,重要的不是你走了多遠,而是你領悟了些什麼。」

詩篇37篇可視為大衛對人生的領悟,他的一生經歷了從牧羊人變成戰士,再成為一國之君。詩中以一連串義人與惡人的對比,激勵那些信靠耶和華的人。

正如大衛在詩中所說:「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義的生出嫉妒。因為他們如草快被割下,又如青菜快要枯乾。」(1-2節)

「義人的腳步被耶和華立定,他的道路,耶和華也喜愛。他雖失腳,也不至全身仆倒,因為耶和華用手攙扶他。」(23-24節)

「我從前年幼,現在年老,卻未見過義人被棄,也未見過他的後裔討飯。」(25節)

在我們人生歷程中,上帝教導了我們什麼?我們如何經歷祂的信實與慈愛?上帝的愛如何塑造我們的生命呢?

重要的不是我們人生的旅程走得多遠,而是我們最終領悟了些什麼。

— 麥大衛

親愛的主,謝謝祢在我一生中與我同行。
求祢幫助我謹記祢的信實。


年歲越加添,越經歷上帝的信實。



全年讀經:
詩篇37-39篇;使徒行傳26章


靈命日糧 : 同為一體

讀經: 以弗所書2章19節-3章11節


這奧祕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藉著福音,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以弗所書3章6節


屬靈導師盧雲(Henri Nouwen)曾說,社區裡一定有一些你不想接觸、不想看見的人。通常我們周遭都是合得來的朋友,可以組成社團或小圈子,但不是生活社區。誰都能成立社團,但要建造一個生活社區,就需要願景、共同異象和努力。

教會可說是歷史上第一個將眾人一視同仁的生活社區。無論是猶太人或外邦人、男人或女人、奴隸或自由人,在基督裡都同為一體。使徒保羅說,這是要使眾人明白「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上帝裡的奧祕」(以弗所書3章9節)。保羅也表明,教會讓背景各異的人成為一家,我們可以藉此引起世人的注意,並天上執政的、掌權的,都能知道上帝各樣的智慧(10節)。

雖然教會仍無法完全發揮這樣的功能,但還好,至少教會能將不同年齡層的人聚在一起。在教會中,我常看到睡在母親懷中的嬰孩、嬉戲打鬧的孩童、行事穩重自律的成年人,還有因講道冗長而打盹的長者。

若要讓教會成為上帝使眾人同為一體的生活社區,不妨邀請那些「與我們不同」的朋友來參加聚會!

— 楊腓力

主,求祢提醒我們,教會是祢所成就的工,
依照祢的美意將我們聚集在一起;
幫助我們學習以恩典相待。


住在小社區的人,接觸更廣大的世界。



全年讀經:
詩篇35-36篇;使徒行傳25章


靈命日糧 : 幕後功臣

讀經: 歌羅西書4章7-18節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章16節


在1950至1960年代,黃梅調電影在亞洲蔚為風潮,當時最令人稱道的有《江山美人》、《梁山伯與祝英台》等經典電影。女主角林黛和樂蒂風采絕倫的演出深植人心,而醇美優雅的歌聲更為電影增添光彩。然而,這些電影的成功,還要歸功於在幕後的代唱者靜婷。靜婷經常為電影的女主角代唱,但人們對這些電影讚不絕口時,卻鮮少提到她。

在教會當中,有些人擔任支援的角色,他們的付出讓另一些人能負責台前的服事。在保羅的服事中,也有一群人在背後奉獻與付出。德丟為保羅代筆,寫下大有能力的書信(羅馬書16章22節) ;以巴弗默默地持續為保羅和初代教會祈求,使他們能站立得穩(歌羅西書4章12-13節);呂底亞熱情地接待保羅,使他和同行的人得以歇息(使徒行傳16章15節) 。若沒有這些主內肢體的支持,保羅便無法完成使命(7-18節)。

我們或許不是承擔顯眼的職務,但我們知道只要你我甘心順服,在上帝的計畫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便能討祂的喜悅。當我們「竭力多做主工」(哥林多前書15章58節) ,就能瞭解服事主的價值與意義,不僅能讓上帝得到榮耀,還能吸引人來歸向祂(馬太福音5章16節) 。

— 凱辛蒂

主,求祢幫助我,在祢為我預備的職分中,
甘心樂意地盡自己的本分。


對上帝所安排的任務,無論幕前幕後都當盡心竭力。



全年讀經:
詩篇33-34篇;使徒行傳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