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祂瞭解並關心

讀經: 以賽亞書53章1-8節


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以賽亞書53章4節


有人問一位男士,他是否認為無知和冷漠是現代社會的問題,這位男士開玩笑地說:「我不知道,也不關心。」

我想,許多懷憂喪志的人,可能會認為在現今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就是如此冷漠。其實,我們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和掛慮,耶穌完全瞭解,祂也深切關心。舊約以賽亞書53章預言耶穌將被釘十架,讓我們瞥見祂為我們所經歷的一切:「祂被欺壓,在受苦……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7節);「祂受鞭打……是因我百姓的罪過」(8節);「耶和華卻定意將祂壓傷,使祂受痛苦;耶和華以祂為贖罪祭。祂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日,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祂手中亨通」(10節)。

主耶穌在十架上甘願背負我們的罪惡與過犯,唯有祂為了我們承受如此的苦楚。祂知道要救我們脫離罪惡,祂必須付多大的代價。但因著愛,祂心甘情願地付出極重的贖價(4-6節)。

主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今天祂仍然活著,並與我們同在。無論我們面對什麼情況,耶穌都全然瞭解並且關心,祂還會親自帶領我們經過一切。

— 麥大衛

主,我感謝祢,因祢瞭解並關心我的景況。
今天我願與祢同行,一言一行都尊榮祢名。


祂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路加福音24章6節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30-31章;路加福音13章23-35節


靈命日糧 : 愛的代價

讀經: 以賽亞書53章9-12節


祂將命傾倒,以至於死。-以賽亞書53章12節


我的雙親來英國探望我們。這天,他們啟程回返美國,當我們相互揮手道別時,女兒突然嚎啕大哭地說:「我不要他們回去!」我趕忙安慰她,丈夫在一旁輕聲說道:「或許這就是愛的代價。」

當我們與至親別離的時候,難免深感傷痛。耶穌在十架上付出愛的代價時,祂更是經歷到與天父的分離。耶穌是完全的人,也是完全的神,祂「擔當多人的罪」,應驗了在祂之前七百多年以賽亞書中的預言(以賽亞書53章12節)。在以賽亞書53章,有好幾節經文都表明耶穌就是那位受苦的僕人,例如以賽亞提到「祂是為了我們的過犯被刺透」(5節,中文新譯本),而當耶穌被釘十架時,確實有一個兵丁用槍刺祂的肋旁(約翰福音19章34節) ,又如「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以賽亞書53章5節)。

因為愛,耶穌來到世界上成為嬰孩。因為愛,祂忍受文士、群眾和士兵的凌辱。因為愛,祂受苦、受死,成為聖潔無瑕的贖罪祭,在天父面前親自承擔我們的過犯。因為愛,我們得以脫離死亡,進入永生。

— 潘艾梅

主耶穌基督,祢是上帝的羔羊,除去了我們的罪孽。
求祢憐憫我們,並幫助我們將祢的愛傳遞出去。
求祢讓我們看見,今日當如何與人分享祢的大愛。


耶穌是完美的贖罪祭,祂替我們死,使我們得生命。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27-29章;路加福音13章1-22節


靈命日糧 : 十架真諦

讀經: 馬可福音15章19-20、33-39節


「這人真是上帝的兒子!」-馬可福音15章39節


在我們教會講台的後方,有一個巨大的十字架,象徵耶穌為我們釘死,以祂的聖潔代替我們的罪惡。上帝讓祂完美無瑕的獨生子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親自承擔我們所做的、所說的、所想的每一件錯事。在十架上,耶穌完成了救贖大功,代替我們死,接受罪的懲罰(羅馬書6章23節) 。

看到十字架,讓我想起耶穌為我們所經歷的苦難。在耶穌被釘十架之前,羅馬兵丁鞭打祂、向祂吐唾沫、用蘆葦桿打祂的頭,還跪下來假意地敬拜祂。他們試著要耶穌背起十架走到刑場,但祂遭受殘酷的鞭刑後,實在無力背負。在各各他山上,他們用釘子刺穿耶穌的身體,將祂牢牢地固定在十架上之後,再將十架豎立起來。當耶穌被懸掛在十架上時,這些傷口承受全身的重量。六個小時之後,耶穌就斷了氣(馬可福音15章37節)。一位百夫長目睹耶穌死亡的情景,高聲說:「這人真是上帝的兒子!」(39節)

下次當你看到十架的記號時,請仔細思想它對你有什麼意義。上帝的兒子甘願為你我受凌辱、被釘死,並從死裡復活,使我們能得著永生。

— 史珍妮

親愛的主耶穌,祢為我的罪死在十架上,
為此我深深地感謝祢。
我相信祢為我犧牲捨命,並深信祢復活的大能。


基督釘十架,突顯我罪極惡,上帝慈愛極美。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25-26章;路加福音12章32-59節


靈命日糧 : 耶穌為我受苦

讀經: 馬太福音26章36-46節


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來書13章5節


朋友的陪伴能減輕痛苦嗎?對此,維吉尼亞大學作了一項頗吸引人的研究。他們探討當人面對痛苦的時候,如果獨自面對、牽著陌生人的手或緊握著摯友的手,大腦的反應是否有所不同。

研究人員對幾十組人員進行測試,結果都一樣。當令人感到痛苦的情況發生時,無論是獨自面對或是牽著陌生人的手,大腦都會立刻發出危險訊號。但這時若緊握著摯友的手,大腦則會放鬆,可見朋友的安慰可以舒緩痛苦。

當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時,也需要安慰。祂知道自己將要面臨背叛、被捕和死亡。耶穌帶著最親近的朋友到園子裡一同禱告,並對他們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馬太福音26章38節)。但是彼得、雅各和約翰卻睡著了。

耶穌在園子裡獨自面對痛苦,沒有朋友的安慰。然而,因為祂曾經歷這樣的孤單和痛苦,所以我們確信祂永遠不會撇下或丟棄我們(希伯來書13章5節) 。耶穌的受難,使我們永遠不會與上帝的愛分離(羅馬書8章39節) ,祂的陪伴讓我們能承受所面對的一切。

— 畢愛敏

耶穌,感謝祢為我們在客西馬尼園受苦、被撇棄,
甚至為我們被釘十架。感謝祢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
使我們能與上帝和好。


因為上帝的愛,我們永不孤單!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上22-24章;路加福音12章1-3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