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無所不知

讀經: 詩篇139篇1-18節


我行路,我躺臥,祢都細察,祢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詩篇139篇3節


孫子卡麥隆突然患上肺炎和支氣管炎,兒子和媳婦需要馬上送他去醫院。於是,兒子問我和妻子瑪琳,可否到學校去接五歲的孫子奈森回家。當然,我們非常樂意。

奈森坐進車裡,瑪琳問他說:「你看到我們來接你,是不是很驚訝?」他回答說:「不會啊!」我們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我無所不知呀!」

雖然五歲的男孩聲稱自己知道所有的事情,但我們這些成人卻知道這絕對不可能。我們的疑問往往多過答案。對於生命,我們常會問為什麼?要等到什麼時候?要怎麼辦?我們常常忘記,雖然我們不知道所有的事情,但我們卻認識一位無所不知的上帝。

詩篇139篇1節和3節談及全知的上帝,祂不單對我們的事瞭如指掌,還看見我們的內心。大衛說:「耶和華啊,祢已經鑒察我、認識我……我行路,我躺臥,祢都細察,祢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知道上帝全然愛我們,是多麼令人感到安慰呀!因為祂深知我們今天要面對的一切,並且祂知道如何在不同的情況下,給我們最適當的幫助。

我們無法知道所有的事,但重要的是認識這位無所不知的上帝,我們可以完全信靠祂。

— 柯貝爾

主啊,感謝祢瞭解我,並知道我一切需要。


認識上帝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全年讀經:
利未記11-12章;馬太福音26章1-25節


靈命日糧 : 倚靠耶穌

讀經: 約翰福音13章12-26節


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的,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約翰福音13章23節


有些時候,在夜裡我會把頭靠在枕頭上禱告,想像自己是靠在耶穌懷裡。每當我這麼做的時候,就會想起聖經裡有關使徒約翰的記載。約翰寫下自己在最後的晚餐中坐在耶穌身旁的情景:「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的,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約翰福音13章23節)

在這段敘述中,約翰不用自己的名字,而自稱為「耶穌所愛的門徒」。他所描述的正是以色列第一世紀的筵席場景。當時餐桌的高度大約只到膝蓋的位置,遠低於現代的餐桌。通常人們不會坐在椅子上,而是靠著桌子,側身坐在草蓆或坐墊上。約翰和主坐得如此靠近,所以當約翰轉頭問主的時候,他便「就勢靠著耶穌的胸膛」(約翰福音13章25節),把頭靠在耶穌的懷裡。

約翰與耶穌當時的親密程度,也描述了我們今天與耶穌的關係。我們雖無法真正地靠在耶穌的懷裡,但我們可以將生活的重擔交給祂。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章28節) 。我們無論遇到任何景況,都能信靠這位信實的救主,真是何等蒙福!你現在正倚靠祂嗎?

— 龐雅各

親愛的主耶穌,祢是我力量與盼望的源頭,幫助我相信並倚靠祢。我要將所有的憂慮都交託給祢,且要讚美祢,因為祢是信實的主。


到耶穌這裡來得享安歇。



全年讀經:
利未記8-10章;馬太福音25章31-46節


靈命日糧 : 辯護者

讀經: 約翰一書1章8節-2章2節


若有人犯罪,在父那裡我們有一位中保,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約翰一書2章1節


在1962年6月,美國佛羅里達州監獄的一名囚犯吉迪恩(Clarence Earl Gideon)寫信給最高法院,聲稱自己沒有犯罪,要求重審他的案件,並表明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

一年後,美國最高法院重審吉迪恩的案件,同時也規定,自此之後,凡是無力支付律師費的貧窮人,州政府都必須為他們指派一位公設辯護律師。吉迪恩因著這項決議,得到法庭指派的律師協助申辯陳情,最後得以無罪釋放。

但如果我們真的有罪,那該怎麼辦呢?雖然,使徒保羅說世人都犯了罪,但我們知道天上的法庭早已預備了一位辯護者,就是中保耶穌基督,祂已犧牲自己使我們罪得赦免,祂還在天父面前為我們陳情(約翰一書2章2節)。天父差遣耶穌賜給我們自由,就連獄中的囚犯也認為這樣的自由勝過他們在牢房外所經歷過的自由。那是一種心靈的釋放。

不論我們受苦是因為自己犯錯,或是別人的緣故,耶穌都會替我們代求。上帝憑著那至高的權柄,以慈愛、寬恕與安慰,回應每一個請求。

耶穌我們的中保,可以讓一個失去盼望、恐懼戰兢與痛苦懊悔的地方,充滿祂同在的榮光。

— 狄馬汀

天父,幫助我們體會祢的愛及同在所帶來的自由,即使覺得處處受限制,心靈仍然自由!


替我們受死的耶穌,已成為我們永活的中保。



全年讀經:
利未記6-7章;馬太福音25章1-30節


靈命日糧 : 知心良友

讀經: 撒母耳記上20章35-42節


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來書13章5節


有位摯友曾傳送一則簡訊給我,其中寫道:「真開心我們能分享彼此的好事、壞事和醜事!」我和這位朋友已相識多年,已經學會一起分享開心和失敗的經歷。我們承認自己並不完美,因此會向對方傾訴自己所面臨的掙扎,同時也會為對方的成功而感到高興。

大衛和約拿單也擁有一份堅定的友誼,他們的交情始於大衛擊敗歌利亞那美好的日子(撒母耳記上18章1-4節)。當約拿單的父親掃羅嫉恨大衛時,在那段痛苦的日子中,他們也同感恐懼(18章6-11節,20章1-2節)。最後,在大衛遭受掃羅追殺的那些艱困日子裡,他們也一同受苦(20章42節)。

當風雨飄搖之際,真正的朋友不會離棄我們。無論遭逢好事或壞事,他們都與我們站在同一陣線上。在我們痛苦難熬、幾乎要遠離上帝時,良朋益友也會導引我們回到上帝面前。

真正的友誼是上帝所賜的禮物,因為友誼具體展現出上帝就是我們最好的朋友。無論境遇是好、是壞,或是艱苦難熬,上帝都永遠信實可靠,就如祂曾提醒我們:「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來書13章5節)

— 歐凱拉

親愛的主,感謝祢在我生命中賜下良友。但更重要的是,感謝祢成為我最知心的朋友。


當世人離棄你,朋友會留在你身邊。



全年讀經:
利未記4-5章;馬太福音24章29-5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