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內心爭戰

讀經: 羅馬書7章14-25節


但我是屬乎肉體的,是已經賣給罪了。-羅馬書7章14節


英國作家伊夫林·沃(Evelyn Waugh)的遣詞用字常凸顯他性格上的缺點。他後來雖然信了主,卻仍無法完全改掉老毛病。一天,有位女士問他:「沃先生,以你的行為表現怎能自稱是基督徒?」他回答:「這位太太,我或許如妳所言那般差勁,但若不是相信基督,我恐怕比現在更糟!」

沃所面臨的內心爭戰,正是使徒保羅所描述的:「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馬書7章18節)。保羅也提到:「我們原曉得律法是屬乎靈的,但我是屬乎肉體的」(14節),保羅進一步解釋:「因為按著我裡面的意思,我是喜歡上帝的律;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22-24節)接著他的答案令人振奮:「感謝上帝!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25節)

當我們帶著信心來到基督面前,承認自己的過錯而且需要這一位救主時,我們立即成為新造的人。但我們的屬靈生命卻是一生的操練,正如使徒約翰所說:「我們現在是上帝的兒女,將來如何,尚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約翰一書3章2節)

— 葛庭墨

天父,我們把老我的毛病帶到祢面前,因祢深知我們的問題,但祢還是愛我們。教導我們倚靠聖靈的大能,學習更像祢的愛子耶穌。


作為一個基督徒,就是要去寬恕那不值得寬恕的人,因為上帝正是這樣寬恕你。–魯益師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4-15章;馬太福音17章


靈命日糧 : 電閃雷鳴

讀經: 詩篇29篇


耶和華的聲音使火焰分岔。-詩篇29篇7節


記得多年前,我和朋友到湖邊去釣魚,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我們趕緊到白楊樹下避雨。但雨勢並未趨緩,我們只好跑回車上,結束當天的行程。我才剛打開車門,一道閃電如火球般擊中了我們剛才躲雨的樹叢,劈得樹皮四處飛散,殘落的枝葉瞬間冒著濃煙燒成焦木。雷電交加之後,大地又一片寧靜。

我們飽受驚嚇,心存敬畏。

在我們的愛達荷山區,這樣雷電交加的景象時常出現。雖然有那次的驚險經歷,但我仍然喜歡電閃雷鳴的雨景。這大自然原始的力量始終讓我著迷不已,電光閃耀、雷聲霹靂,讓人震驚和敬畏!大地震動、萬物顫抖,隨後一切又恢復平和安祥。

我喜歡雷轟電擊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它們象徵上帝的聲音(約伯記37章4節),祂的話語帶著強而有力、勢不可擋的大能。「耶和華的聲音使火焰分岔……耶和華必賜力量給祂的百姓,耶和華必賜平安的福給祂的百姓」(詩篇29篇7、11節)。祂賜下力量要我們學習恆久忍耐、以恩慈待人、安靜坐下、起身行動,也要歇息。

願上帝的平安與你同在。

— 羅大衛

主啊,求祢在風雨中安撫我的心靈,賜我平安與力量,幫助我度過這一天。


信心讓我們在軟弱中得著上帝的力量。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2-13章;馬太福音16章


靈命日糧 : 不是徒然

讀經: 哥林多前書15章50-58節


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書15章58節


我認識的一位理財顧問,曾經這麼描述投資理財的現實層面,他說:「抱最好的希望,作最壞的打算。」的確,在生活中,幾乎我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無法確定會帶來什麼後果。然而,有一個我們所做的決定,其結果是肯定的,不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可以確信所付出的努力,到最後都不是徒然。

新約聖經中的哥林多是個道德敗壞的城市,使徒保羅曾住在那裡一年的時間,教導那裡的信徒。保羅離開以後,仍然寫信給哥林多的信徒,敦促他們不要氣餒,也不要認為他們為基督做的見證毫無果效。保羅要他們確信,當主再來的日子,死亡要被得勝所吞滅(哥林多前書15章52-55節)。

忠心跟隨耶穌也許會面臨困難、沮喪,甚至是危險,但這一切都絕不是毫無意義或是白費功夫。當我們與主同行,見證祂的同在與大能,我們的生命就絕對不會徒然,這是毋庸置疑的!

— 麥大衛

主啊,世事變幻莫測,我們要緊緊抓住祢的應許,深知我們在主裡的勞苦能滿足祢的心意,並在祢眼中看為寶貴。


我們為基督而活,為祂做見證,絕不會徒然。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9-11章;馬太福音15章21-39節


靈命日糧 : 一無所缺

讀經: 馬可福音6章7-12節


上帝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章8節


想像一趟沒有行李的旅行。沒有必需品和替換衣物,沒錢也沒信用卡。聽起來又可怕又不明智,不是嗎?

但耶穌第一次差遣十二個門徒出去宣教、傳道和醫病時,卻這麼囑咐他們。耶穌說:「行路的時候不要帶食物和口袋,腰袋裡也不要帶錢,除了柺杖以外,什麼都不要帶;只要穿鞋,也不要穿兩件褂子。」(馬可福音6章8-9節)

後來,耶穌要使門徒在祂離世後能面對挑戰,便對他們說:「但如今有錢囊的可以帶著,有口袋的也可以帶著,沒有刀的要賣衣服買刀。」(路加福音22章36節)

耶穌在第一次差派門徒時的作法,是要傳達什麼信息呢?是要門徒學習倚靠上帝的供應。所以,祂問門徒說:「我差你們出去的時候,沒有錢囊,沒有口袋,沒有鞋,你們缺少什麼沒有?」他們說:「沒有」(35節)。雖然門徒什麼都沒帶,但仍然一無所缺,可以完成上帝給他們的使命。因為耶穌能賜給他們權柄,讓門徒有能力做祂的工作(馬可福音6章7節)。

在事奉時,我們是否相信上帝會供應一切所需呢?但我們是否也盡本分好好規劃呢?讓我們憑著信心,相信上帝會賜給我們所需用的,以完成祂的工作。

— 謝葆芳

主啊,祢是美善的,祢所做的盡都美善。求祢幫助我們盡心禱告、盡力規劃,並全然信靠祢。


用上帝的方法做上帝的工,永不會缺乏上帝的供應。–戴德生,中國內地會創辦人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7-8章;馬太福音15章1-2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