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一個機會

讀經: 出埃及記1章22節-2章10節


我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必收留我。-詩篇27篇10節


在紐約一間教會外面,一個出生才幾個小時的新生兒被人遺棄在聖誕場景佈置的馬槽裡。一位年輕又絕望的母親,將這個小嬰孩包得厚實暖和,並將他放置在容易被人發現的地方。我們與其批評這位母親,倒不如感謝她給這個嬰兒生存的機會。

這讓我想到自己也是被人領養的。雖然我對自己出生時的事一無所知,但我從未覺得自己被遺棄。我很確定的是,我有兩位母親,她們都希望我有生存的機會。一位母親賦予我生命,另一位則用她的生命來養育我。

在出埃及記也有一位慈愛的母親面臨絕境。當時法老下令殺死所有希伯來人的新生男嬰(1章22節),因此摩西的母親將摩西藏起來。直到摩西三個月大,無法再藏了,他母親才將他放在防水的籃子裡,放入尼羅河中。若摩西的母親原本就計畫要讓嬰兒被公主救起,在法老的宮廷中長大,最終將以色列人從為奴之地拯救出來,那麼,這個計畫確實成功了。

當一個絕望的母親願意給孩子一個機會時,上帝就可以接手掌管。祂常以最有創意、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完成祂的計畫。

— 葛庭墨

天父,今日我們為那些面臨絕望孤獨的人們禱告,特別為各處貧困且脆弱的孩子們祈求。求祢幫助我們,讓我們能盡力滿足他們的需要。


將基督的愛分享出去吧!



全年讀經:
彌迦書4-5章;啟示錄12章


靈命日糧 : 散播喜樂

讀經: 約翰福音16章16-24節


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路加福音2章10節


珍妮到國外的一所學校教英文,她發現學校裡的氣氛陰鬱沉重。每個人都做分內的工作,卻似乎沒有一個人感到開心。他們不會彼此幫助,也不會相互激勵。然而,珍妮因感謝上帝為她所做的一切,在做任何事情都滿心喜樂。她總是面帶微笑、態度友善、盡力助人,而且時常哼著一些歌曲和詩歌。

慢慢地,因著珍妮經常散播喜樂,學校的氛圍也有了改變。學校裡的人開始面帶微笑,願意互相幫助。就連督學來學校視察時也詢問校長,為什麼他的學校變得如此不同。校長雖然不是基督徒,但他卻回答說:「是耶穌帶來的喜樂。」珍妮充滿主的喜樂,並感染周遭的人。

路加福音記載上帝差遣天使,向平凡的牧羊人傳達救主降生這不平凡的信息。天使宣揚新生嬰孩降生的驚喜:「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路加福音2章10節) 。的確,這真是關乎萬民的大喜信息。

從那時起,這大喜的信息就開始流傳直到現在,我們就是向普世傳揚基督大喜信息的使者。藉著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我們便能效法耶穌的典範樂意服事眾人,並繼續散播從耶穌而得的喜樂。

— 林茱莉

今天你要用什麼方式,將耶穌所賜的喜樂帶給其他人呢?


天天都散播從救主而得的喜樂。



全年讀經:
彌迦書1-3章;啟示錄11章


靈命日糧 : 愛你的仇敵

讀經: 約拿書3章10節-4章11節


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可酬謝的呢?-路加福音6章32節


在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當時,15歲的金鎮慶加入南韓軍隊,保衛自己的家園。但他很快就發現,他還沒有準備好面對殘酷的戰役。當他看見許多年輕的同胞在他身邊死去,他祈求上帝保守他的性命,並且幫助他學習去愛他的敵人。

65年後的今天,金鎮慶博士回顧過去,看見上帝回應他的禱告。數十年來,他照顧許多孤兒,並開辦平壤科技大學,協助北韓及中國青少年就學。在那些以往視為仇敵的人當中,他贏得許多朋友。如今他已破除政治藩籬,並自稱是愛的使者,以愛來表達他對耶穌的信仰。

先知約拿的態度卻是截然不同。即使約拿曾被大魚吞吃,又蒙上帝奇妙的拯救,但他的心卻沒有改變。雖然約拿最後順服了上帝,但他卻說自己寧願死,也不願看見上帝對他的敵人施行憐憫(約拿書4章1-2、8節)。

我們不知道約拿最終是否學會關懷尼尼微人,但我們應捫心自問:我們要以約拿那樣的態度,去對待那些令我們害怕或憎恨的人呢?還是我們願意祈求上帝,讓自己有一顆愛敵人的心,正如上帝向我們施恩呢?

— 狄馬汀

天父,我們常像先知約拿一般,只愛那些愛我們的人。然而,即使我們單愛自己,祢卻仍然愛我們。願祢賜下恩典,使我們不像約拿,而更像耶穌。


愛能勝過一切。



全年讀經:
約拿書1-4章;啟示錄10章


靈命日糧 : 你說祂是誰?

讀經: 馬太福音16章13-20節


你們說我是誰?-馬太福音16章15節


在1929年,愛因斯坦在接受《週六晚報》的訪談中這麼說:「小時候,我同時接受聖經及猶太人的塔木德經的教導。我雖然是個猶太人,但我卻被這位偉大的拿撒勒人所吸引……每個人在讀福音書時,都能感受到耶穌真實的存在,祂的一言一行表露祂的生命特質,如此的生命絕非是虛構的神話。」

新約聖經記載了一些認識耶穌的人,也感受到祂的不凡之處。耶穌問祂的跟隨者說:「人說我人子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耶利米或是先知裡的一位」(馬太福音16章14節)。在當時,被人稱作以色列偉大的先知是極大的恭維,但耶穌並不需要恭維,祂期盼門徒能夠認識並且相信祂。因此,祂又問了第二個問題:「你們說我是誰?」(16章15節)

彼得所說的恰恰完全表達了耶穌的真實身分,他對耶穌說:「祢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16節)

耶穌渴望我們能夠認識祂,以及祂的救贖之愛。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回答這個問題:「你說耶穌是誰?」

— 柯貝爾

主,我渴望更認識祢。求祢讓我更加明白祢的美善,讓我得以在祢的愛中成長,也全心全意地跟隨祢。


承認耶穌的身分是得永生的關鍵。



全年讀經:
俄巴底亞書;啟示錄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