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醫治破碎心靈

讀經: 詩篇119篇71-75節


耶和華啊,我知道祢的判語是公義的;祢使我受苦是以誠實待我。-詩篇119篇75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我父親在美國陸軍部服役,駐守在南太平洋。那時父親拒絕任何宗教信仰,他說:「我不需要心靈寄託。」但是,終於有一天他對屬靈的事永遠改觀了。記得那天晚上,母親準備分娩,我和哥哥上床睡覺時仍興奮不已,因為第二天就可以看到我們的弟弟或妹妹了。第二天早晨,我一起床就興沖沖地問父親:「是弟弟或妹妹?」他回答:「是妹妹,但是生出來就已經死了。」接下來,我們都相擁而泣,為著失去妹妹而傷心不已。

有始以來頭一遭,父親帶著極度憂傷的心情向耶穌禱告。即使父親已永遠失去他的女兒,但在他禱告的那一刻,他感到一股從上帝而來的平安與安慰澆灌下來。很快地,父親開始對聖經產生了興趣,並且繼續向那位醫治他破碎心靈的上帝禱告。他的信心逐年成長,堅定地跟隨耶穌,並且成為聖經教師與教會的領袖。

耶穌並不是我們的心靈寄託,祂乃是屬靈新生命的源頭!當我們心靈憂傷破碎時,祂能醫治、更新我們,使我們成為完全 (詩篇119篇75節) 。

— 費丹尼

你心裡有什麼話需要跟上帝說呢?
將你破碎的心帶到上帝面前,請求祂醫治修復。


耶穌能醫治破碎心靈。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5–27章;約翰福音16章


靈命日糧 :永恆之美

讀經: 約翰福音17章1-5節


認識祢是獨一的真神……這就是永生。-約翰福音17章3節,-新譯本


羅馬帝國的輝煌,為耶穌的誕生鋪陳了奢華的背景。公元前27年,羅馬的第一位皇帝凱撒·奧古斯都,終結兩百多年的內戰,開始建造紀念碑、神殿、競技場,以及政府複合式建築,藉以取代破舊的市容。根據羅馬史學家普林尼長老所述,這些是世界前所未見、最美麗的建築。

雖然這些建築如此美麗,但這個號稱永恆之城的羅馬以及羅馬帝國,卻有著殘暴的統治歷史,一直持續到羅馬帝國沒落為止。千萬名奴隸、外族人、革命者,或遭軍隊罷黜的人被釘死在路邊的十架上,用來警告任何膽敢挑戰羅馬王權的人。

何其諷刺,耶穌被釘死於羅馬的十字架上,展示了永恆的榮耀,反使得羅馬的驕傲成為短暫的落日餘暉。

那時,誰能想像得到,在公眾的咒罵和釘十字架的痛苦中,我們竟然能尋見上帝的榮耀,就是祂永恆的慈愛、同在,以及國度。

有誰能預見,有一天諸天全地會頌揚:「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的。」(啟示錄5章12節)

— 狄馬汀

天父求祢讓我們行事為人,能反映出祢對世人的愛和犧牲。願祢的愛成為我們的愛,祢的生命成為我們的生命,
祢的榮耀成為我們無盡的喜樂。


被殺的羔羊就是永活的救主。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3-24章;約翰福音15章


靈命日糧 :活著的目的

讀經: 彼得前書4章7-11節


若有服事人的,要按著上帝所賜的力量服事,叫上帝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彼得前書4章11節


在一個炎熱的下午,我的姪女薇妮亞開車出去,看到一位女士站在紅綠燈旁,舉著一個牌子。薇妮亞猜想可能是寫著需要食物或金錢的幫助,於是她將車子駛近那位女士。然而牌子上的字,卻讓她驚訝不已,因為上面寫著:「你活著有個目的。」

上帝創造我們每個人都有個特定的目的,那就是要榮耀祂。榮耀上帝的其中一個方式,就是關心他人的需要,殷勤服事人 (彼得前書4章10-11節) 。

一位年幼孩童的母親,可以在幫孩子擤鼻涕,或是向孩子講述耶穌的故事時,找到她活著的目的和意義。在差強人意的工作崗位上,一位員工能以盡責的工作態度,記得自己是在服事主(歌羅西書3章23-24節) ,從而發現自己活著的目的和意義。一位失明的婦女仍然可以透過為她的兒孫代禱,並引導他們來信靠上帝,找到她活著的目的。

在詩篇139篇詩人提到,早在我們出生之前,上帝已計畫好我們一生的日子,並且記在祂的冊上了(詩篇139篇16節)。我們「受造奇妙可畏」,為要讓我們的創造主得著榮耀(14節)。

永遠別忘記,你活著有個目的!

— 凱辛蒂

主啊,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不是單調乏味,就是挑戰連連。幫助我們能在所遭遇的事上看見祢在其中,
讓我們一窺祢賦予萬事萬物的目的和意義。


人生看似毫無意義,但你仍有上帝賦予的目的。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1-22章;約翰福音14章


靈命日糧 :從新得力

讀經: 以賽亞書40章27-31節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以賽亞書40章31節


在一個美麗晴朗的日子,我在公園裡散步,覺得心靈非常疲憊。不只是一件事情沉重地壓在我心頭上,而似乎是所有的事情都成為我心中的千斤重擔。當我停下來坐在長凳上,我注意到那裡有一塊小牌匾,註明這個長凳是為了紀念「一位忠實的丈夫、父親、兄弟和良友」,上面還有這樣一段話:「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以賽亞書40章31節)

這句熟悉的經文像是主特別對我說話,給我安慰。我們每個人都會在生理上、情緒上或心靈上感到疲憊,然而先知以賽亞提醒我們,我們會感覺疲累,但永在的上帝、創造地極的主「並不疲乏,也不困倦」 (28節) 。可惜我卻時常忘記我們的上帝有大能大力,「疲乏的,祂賜能力;軟弱的,祂加力量」 (29節) 。

你今天過得如何呢?如果疲乏已讓你忘記上帝的同在和大能,何不稍停一下,就在此地、此刻,回想祂的應許:「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31節)

— 麥大衛

主啊,謝謝祢,因祢永不困倦。
求祢賜給我力量,
讓我能面對今天所處的任何景況。


當生活壓力讓你疲憊不堪,靠主從新得力。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9-20章;約翰福音13章21-3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