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健康的心

讀經:

箴言4章20-27節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章23節


人類的心臟是個神奇的器官。這個有如拳頭般大小的水泵(或幫浦)重量在200到425克之間,每天大約跳動10萬次,通過我們體內大約9萬6千公里的血管,運輸約7千5百公升的血液!心臟要把血液推送到全身每一個細胞,承擔著至關重要且又繁重的工作,由此可見,心臟的健康狀況是整個身體健康的核心。醫藥科學界因此大力倡導人人都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為心臟的狀況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

雖然醫藥科學是以權威談論人體的心臟,但上帝以更高的權威論述另一種「心」。祂談到了我們的心理、情感、靈性與道德的核心。聖經告訴我們,由於「心」是生命發展的核心,所以必須好好保護:「你要保守你心,……因為生命的泉源由心發出」(箴言4章23節,和合本修訂版)。守護我們的心能幫助我們謹慎口中的言語(24節),使我們用眼睛覺察辨識(25節),並使我們的腳步不會偏離正路(27節)。無論你我年紀多大,正處於哪個人生階段,當我們的心被守護,生命就被保護,各種人際關係就被護衛,而且上帝也能得著榮耀。

— 簡恩德

你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反映出你的心有哪些狀況?
若你還沒祈求上帝改變你的心,是什麼攔阻了你呢?

親愛的上帝,求祢鑒察我,
知道我的心思,並為我造一顆清潔的心。
我要將祢的真理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祢。
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恩典:接受上帝所賜的禮物》



全年讀經:


靈命日糧 : 搜尋與救援

讀經:

加拉太書1章1-5節


基督⋯⋯為我們的罪捨己,要救我們脫離這罪惡的世代。—加拉太書1章4節


有幾位朋友在英吉利海峽划船,同時又期盼著不會碰到天氣預報所說的暴風雨。但風勢逐漸增強,海浪越發洶湧,嚴重威脅船隻的安全,他們只好透過無線電向皇家國家救生艇協會求救。在焦急不安地等待一段時間之後,他們看到遠方的救難人員,知道很快就能脫離險境,才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後來我朋友回想這事,滿心感恩地說:「無論人們是否無視海洋規則,皇家國家救生艇協會都會前來救援。」

當他講述這件事的時候,讓我聯想到耶穌如何完成上帝託付的搜救使命。祂來到世上成為人,像普通人一樣生活。當我們因犯罪和悖逆而與上帝隔絕時,耶穌藉著祂的死和復活實現了拯救全人類的計劃。保羅在寫給加拉太教會的信中,強調這個真理:「主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罪捨己,要救我們脫離這罪惡的世代」(加拉太書1章3-4節)。保羅提醒加拉太信徒,因著耶穌的死,使他們蒙受恩典而得到新生命,所以他們應當天天榮耀上帝。

我們的救主耶穌,為了拯救我們這些迷失的人而甘願受死。因祂所做的犧牲,我們能在上帝的國度裡享受永恆的生命。為了向上帝表達感恩,我們可以與周遭的人分享拯救生命的福音。

— 潘艾梅

當你得到耶穌的拯救時,你要如何表達感謝?
你可以與誰分享這個好消息?

親愛的耶穌,感謝祢將生命和救恩賜給世人,
求祢幫助我能接受這份愛並與人分享。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6章;以弗所書1章


靈命日糧 : 行事魯莽

讀經:

箴言14章7-16節


愚人驕傲自負,行事魯莽。—箴言14章16節,當代譯本修訂版


林迪斯法恩(Lindisfarne)也稱聖島,是英格蘭的一個潮汐島,藉由一條狹窄的道路與本島相連。每天有兩個時段,海水會淹沒道路。路旁的告示牌提醒遊客,在漲潮時行經此路非常危險。但仍不時有遊客無視警告,結果就是車子被海水淹沒,不得不坐在車頂,或是游到高處的安全小屋,等待救援。其實潮汐就像日出一樣,既可預測也可確定時間。警告標誌隨處可見,遊客不可能沒看到。然而,正如一位作家所說:「林迪斯法恩是行事魯莽的人試圖勝過漲潮的地方。」

箴言告訴我們,行事魯莽便是愚昧(14章16節)。一個魯莽衝動的人很少會接受智慧或明智的建議,也不會細心或殷勤地照顧別人(7-8節);相反地,智慧會讓我們放慢步伐去傾聽和思考,不會因一時衝動或不成熟的想法而行差踏錯(16節)。智慧教導我們凡事三思而後行,魯莽的人橫衝直撞,不顧人際關係或後果,甚至不顧事實真相,而「精明的人卻步步謹慎」(15節,新譯本)。

雖然,有時我們需要果斷或迅速地採取行動,但卻不可行事魯莽。當我們接受並遵行上帝的智慧教導時,祂會在我們需要時賜下所需的指引。

— 郭惟恩

你看過哪些行事魯莽的例子?
你要如何避免行事魯莽衝動呢?

親愛的上帝,我經常行事魯莽、不計後果,
求祢賜給我智慧,成為一個明智謹慎的人。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4章;加拉太書6章


靈命日糧 : 何等良友

讀經:

約翰福音15章13-17節


彼此相愛。—約翰福音15章17節


母親和桑杰太太是要好的鄰居,也是友好的競爭對手。我們兩家的後院剛好相對,每週一她倆都會比賽,看誰先把洗好的衣服晾在戶外的晾衣繩上。有時母親會說:「她又贏了!」但下週一可能就是母親獲勝!兩人都很享受每週一次的友誼賽。在共享後院小巷的十多年裡,她們也分享了彼此的生活智慧、經歷和期望。

聖經也描述了這種友誼的美好。所羅門王觀察到:「朋友乃時常親愛」(箴言17章17節),並指出:「朋友誠實的勸教也是如此甘美。」(27章9節)

我們最好的朋友當然是耶穌。耶穌勸勉門徒要成為彼此相愛的朋友,並教導他們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福音15章13節)。說了這話的隔天,耶穌就在十架上為人捨命。祂也告訴門徒:「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15節)。接著祂說:「我這樣吩咐你們,是要叫你們彼此相愛。」(17節)

正如哲學家沃特斯托夫(Nicholas Wolterstorff)說的:「耶穌的這些話提升了祂的聽眾,將他們從卑微的人提升為自己的同伴和知己。」在基督裡,我們學習成為別人的朋友。耶穌是何等良友,教導我們彼此相愛!

— 雷翠霞

與耶穌成為朋友,如何讓你體驗到愛?
你如何效法耶穌,成為別人的良友?

親愛的耶穌,祢稱我為朋友。
請幫助我也能付出愛心關懷,成為別人的益友。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2章;加拉太書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