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上帝賜下盼望
![]()
讀經:
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我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哥林多後書5章9節
傑明到某所大學就讀為期三年的課程,他要求住進最便宜的宿舍,但他完全沒想過自己將面對怎樣的環境。他回憶說:「太可怕了,房間和浴室都很糟糕。」但他沒什麼錢,也沒得選擇。他說:「我能做的就是一直想著,三年後我就可以回到一個美好的家,因此我會堅持下去,充分利用我在這裡的時間。」
傑明的經歷反映了我們每天都會碰到的挑戰,我們以「地上的帳篷」──人類必死的軀體(哥林多後書5章1節),生活在最終會消逝的世界裡(約翰一書2章17節)。因此,當我們努力應對生活帶來的種種艱難時,我們會「歎息勞苦」(哥林多後書5章4節)。
我們能堅持下去的原因,是確信有一天我們將以不朽的、復活的身體──「天上的居所」(4節,和合本修訂版),住在另一個世界,那裡不再有歎息和悲傷(羅馬書8章19-22節)。這份盼望使我們能充分活出慈愛的上帝給我們在世上的生命。上帝也會幫助我們運用祂所賜的資源與才幹,去服事上帝和他人。正因如此,「我們立定志向,無論住在身內或是與身體分開,都要討主的喜悅」(哥林多後書5章9節,新譯本)。
— 許文榮
你如何以這份盼望鼓勵他人?
天父,我期待在天家與祢相聚。感謝祢
讓我藉著這份盼望,天天心中有確據,行事有能力。
靈命日糧 : 逃避上帝
![]()
讀經:
[我]從陰間的深處呼求,祢就俯聽我的聲音。—約拿書2章2節
朱莉和麗茲划著獨木舟,在美國加州的海域尋找座頭鯨。許多人都知道,座頭鯨常在海面上活動,因此很容易被人發現。然而,當一隻座頭鯨從獨木舟的正下方浮出水面時,卻讓她們經歷了畢生難忘的驚險時刻。有人在旁邊拍攝到這兩位女士和座頭鯨相遇的過程,影片中可見座頭鯨張著大嘴,兩位女士及其獨木舟對牠而言,實在是塞牙縫都不夠。幸好,她們雖然落入海中,但不久就毫髮無傷地逃脫了。
她們的經歷讓我們聯想到,聖經中先知約拿被「大魚」吞下的事蹟(約拿書1章17節)。上帝吩咐約拿向尼尼微人傳講悔改的信息,但由於他們一直拒絕上帝,約拿因而認為他們不配得到上帝的饒恕。他沒有聽從上帝的命令,而是搭船企圖逃避上帝。於是,上帝使海面起了狂風,以致約拿被拋入海中。
上帝讓約拿被大魚吞下,使他不致葬身大海,也避免他遭受更嚴重的後果。約拿在魚腹中「求告耶和華」而上帝聽了他的禱告(2章2節)。約拿承認自己的過錯,並感謝讚美上帝的恩典後,上帝就吩咐魚把他吐在陸地上(10節)。
當我們靠著上帝的恩典承認自己的罪,並且相信耶穌為你我的罪流血捨命,我們就可以避免本該受的罪的後果,與上帝和好,並藉著祂經歷新生命。
— 洪可婷
你曾如何藉著耶穌經歷新生命?
親愛的上帝,我承認我的罪,
並感謝祢藉著耶穌賜給我新生命。
靈命日糧 : 飢餓得飽足
![]()
讀經:
把你們的食物分給饑餓的人,接待無家可歸的窮人。—以賽亞書58章7節,當代譯本修訂版
多年來,非洲之角一直遭受嚴重的乾旱,以致農作物歉收,牲畜難以存活,危及數百萬人的生命。其中有些群體的情況最為嚴峻,比如住在肯亞卡庫馬難民營的人,他們為躲避戰爭和壓迫而逃離家園。最近的一份報告描述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著襁褓中的嬰兒,向營地官員求助的情況。這名嬰兒嚴重營養不良,以致她的頭髮稀少,皮膚乾裂。她不會笑,也不能吃東西,幼小的身體正逐漸衰竭。於是,有好幾位專科醫生立即為她進行治療。儘管醫療需求仍然很大,但慶幸當地已建立基礎設施,能隨時提供搶救生命的必需品。
上帝正呼召祂的子民,在這些令人絕望的地方散發祂的光和愛(以賽亞書58章8節)。當人們挨餓、生病或受到威脅時,上帝呼召祂的子民率先以耶穌的名,為人們提供食物、藥品和安全的住所。先知以賽亞責備古以色列人,因他們熱衷於禁食和禱告,卻忽視以實際的關懷行動去幫助遇有急難的人。以賽亞呼籲百姓把「食物分給饑餓的人,接待無家可歸的窮人,送衣服給赤身露體的人」(7節,當代譯本修訂版)。
無論是身體或靈性飢餓的人,上帝都希望他們得到飽足。祂會在我們心裡動工,藉著你我去服事有需要的人。
— 郭惟恩
上帝邀請你在哪方面提供幫助?
親愛的上帝,請幫助我與祢同工,
將食物、關懷和安慰帶給那些飢餓和困苦的人。
靈命日糧 : 聖靈同在
![]()
讀經: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約翰福音14章16節
在一架將要從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飛往紐約市的飛機上,一名空服員在進行起飛前的檢查時,注意到一位女乘客對飛行明顯感到焦慮和害怕。這名空服員隨即來到這位女乘客身邊,直接坐在走道上,握著她的手,向她解釋整個飛行過程,並向她保證會平安無事。空服員說:「當妳登機之後,我們都會關注妳的需要。若妳感到不適,我希望能陪在妳身邊,關心妳的需要,想知道妳是否安好?可以為妳做些什麼?」空服員的關心和陪伴讓女乘客安下心來,這也讓我聯想到,耶穌說過聖靈會陪伴那些相信基督的人。
為了拯救人們脫離罪惡,基督必須受死,然後復活、升天,但這會讓門徒感到害怕不安並悲痛不已(約翰福音14章1節)。因此,耶穌向他們保證不會獨留他們在世完成祂的使命。祂會賜下聖靈與他們在一起,成為他們的「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他們]同在」(16節)。聖靈會為耶穌作見證,並提醒他們基督所做和所說的一切(26節)。他們會在艱難時期「蒙聖靈的安慰」(使徒行傳9章31節)。
每個人(包括基督徒)在一生中都會經歷焦慮、恐懼和悲傷的衝擊。但耶穌應許我們,在祂離開世上之後,聖靈會與你我同在,安慰我們。
— 魏馬文
你如何尋求聖靈的同在與安慰?
親愛的耶穌,感謝祢藉著聖靈安慰和勸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