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認錯

讀經:約翰福音4章7-15,28-30節 

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聖奧拉夫合唱團的天籟之音享富盛名,他們如此卓越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選拔團員的過程。他們挑選的團員不只要唱得好,歌聲也必須能融入整個團隊。另一個原因是,所有團員都必須同意將合唱團視為首要,並願意遵守嚴格的彩排和表演日程表。

這個合唱團最吸引我的是他們的彩排。彩排時,團員一旦唱錯了就會舉手。他們不是掩藏自己的錯誤,而是自動承認!這讓指揮可以幫助每位團員學會困難的部分,以求達到一場完美的演出。

我想,當耶穌告訴尼哥德慕,上帝差派祂的兒子來到世上,並非要定人的罪,而是要拯救世人(約翰福音3章17節) ,正是要信徒建立勇於承認錯誤的態度。在不久之後,耶穌在井旁遇到了撒馬利亞婦人,耶穌告訴她可以享受一個罪得赦免,更美好的生命,藉此鼓勵她勇於承認自己的錯(約 [....]

靈命日糧:基督救贖主

讀經:約伯記19章23-29節 

著名的救世基督像位於巴西境內,俯瞰整個里約熱內盧市。基督雕像雙臂張開,與身體形成一個十字架的形狀。此雕像是由巴西建築師科斯卡(Heitor da Silva Costa)所設計,他希望這座立於山頂的基督雕像,在黎明破曉時,能成為城裡居民所見到的第一個景象;而在黃昏時分,居民能看到落日餘暉在頭像後所映照出的光圈。

不論處在順境或逆境,我們每天都應當定睛注視救主基督。正如約伯在面對苦難時說道:「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 (約伯記19章25節)

約伯在苦難中所發出的呼求,指引我們歸向耶穌這位永活的救主,將來祂必再親自從天降臨(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6-18節) 。「定睛注視耶穌」的意思就是紀念祂從罪裡將我們贖回,耶穌「為我們捨己,為的是要救贖我們脫離一 [....]

靈命日糧:拯救

讀經:創世記19章12-25節 

多年前,在一堂救生課上,我們學習如何在溺水者掙扎時,施予救援。教練說:「你們應從後方接近溺水者,先一手抱住他的胸部和揮動的雙手,再游到安全處;如果從正面靠近溺水者,他可能緊抓著你不放,使兩人同遭滅頂。」的確,驚慌害怕會讓人喪失思考能力,無法做出明智的回應。

當上帝要毀滅所多瑪與蛾摩拉城時,差派了兩名天使營救羅得與他的家人 (創世記19章12-13節) ,卻遭到抗拒。羅得的女婿們以為羅得在開玩笑 (14節) ,天使催逼羅得趕緊離開,但他卻猶豫不決 (15節) 。於是,兩名天使便「拉著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並他兩個女兒的手」,把他們領出來,安置在城外,因耶和華憐恤他們 (16節) 。

若回顧我們信主的過程,相信我們都能看見,我們雖然曾猶豫或抵擋上帝,但祂依然信實引導。 [....]

靈命日糧:夜裡的聲音

讀經:詩篇134篇 

詩篇134篇僅有三節經文,卻是言簡意賅。前兩節經文是對祭司的勸勉,他們夜間在耶和華殿中服事,看到的是一片漆黑的聖殿,空蕩而冷清,一切平靜如常。然而,詩篇鼓勵這些上帝的僕人「向聖所舉手,稱頌耶和華」 (2節) ;第三節經文是眾人為這些在孤寂的黑夜中服事的僕人呼求:「願造天地的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們。」

這讓我聯想到今天另一群默默服事主的僕人,就是那些在小地方的小教會事奉的傳道人及家人。他們不時感到氣餒、容易灰心,他們對事工盡心盡力,卻不為人知、少有回饋。他們不知道是否有人關心他們的工作;是否有人掛念他們、為他們代禱,或真正在乎他們。

對於這些人以及在服事上感到孤單,或覺得自己無足輕重的人,我想向他們說:你服事的領域也許微不足道,卻是聖潔之地。那位創造天地、使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