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醫治傷心

讀經:以賽亞書61章1-3節 

克羅地亞有一座「傷心博物館」。博物館展示了不具名人士所捐贈的展覽品,是一些變調的愛情所遺留的物品。有一把斧頭是被拋棄的情人用來破壞對方家具的洩憤工具。還有各式各樣的毛絨玩偶、鑲在破碎鏡框裡的情書,以及婚紗等等,全都訴說著一個個心碎的故事。有些到博物館來參觀的人流著眼淚離開,因他們想到自己類似的遭遇;有些戀人則在離去前相互擁抱,並承諾不要傷害對方。

舊約先知以賽亞說:「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以賽亞書61章1節) 。當耶穌在拿撒勒的猶太會堂裡宣讀以賽亞書61章時,祂說道:「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路加福音4章21節) 。上帝不僅要醫治我們內心的傷痛,以賽亞告訴我們,上帝還要「賜華冠……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 [....]

靈命日糧:正確的焦點

讀經:哥林多前書3章1-9節 

有一位女士談到一個正在接受她幫助的人,說道:「他是我的門徒。」身為基督徒,帶領人成為門徒是我們的責任,因為我們都應該傳揚福音真理,助人靈命成長。但有時候,我們很容易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將人當成自己的門徒,而非耶穌的門徒。

使徒保羅擔心哥林多教會不再把焦點放在基督身上。當時,保羅和亞波羅是兩位著名的傳道人,會眾們有分歧的意見,有人說:「我是屬保羅的!」有人說:「我是屬亞波羅的!」他們將焦點放在錯誤的對象,他們應當追隨救主,而不是追隨傳道人。保羅糾正他們說:「我們是與上帝同工的。」無論是誰栽種,或是誰澆灌,唯有上帝能夠讓他生長。基督徒是「上帝所耕種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哥林多前書3章6-9節) 。哥林多教會既不屬保羅,也不屬亞波羅。

耶穌教導我們要去使萬民做祂的 [....]

靈命日糧:大醫生

讀經:創世記2章7-15節 

我認識的醫生都聰明、勤奮,富有同情心。他們曾經消除我身上的許多病痛,讓我十分感激,因為無論是診斷病情、開立處方、處理骨折或縫補傷口,他們都有專業的表現。但這並不表示我只依靠醫生,而不相信上帝的醫治。

上帝指派人成為與祂一同看管受造物的伙伴(創世記2章15節) ,個中原因只有上帝才明瞭。醫生就是上帝的伙伴之一。他們透過研讀醫療科學,認識上帝所設計的身體,再運用這些知識來醫治我們。但是,醫生之所以能夠改善我們的健康,是因為上帝賦予我們身體痊癒的能力。如果我們的傷口沒有癒合的能力,外科醫生也只是愛莫能助。

科學家們依據上帝所創造的身體,研發出各種醫療方法,但是,他們本身並不是醫治者;上帝才是真正的醫治者(出埃及記15章26節) 。醫生僅是上帝的伙伴,與祂一同看顧受造 [....]

靈命日糧:更近一步

讀經:羅馬書13章10-14節 

幾年前,我和朋友兩人一起去惠特尼峰登山。惠特尼峰海拔高度為4,418公尺,是美國本土最高的山峰。我們深夜抵達登山口,在基地營攤開睡袋,準備在隔天破曉出發前小睡一會兒。登惠特尼峰並不需要特別技巧,但卻是一段18公里的山路,會讓人精疲力盡。

雖然登山的過程艱辛,但沿途迷人的景緻、湛藍的湖水、茂盛的牧草,會讓人感到振奮。然而,漸漸地,因為身體疲憊,讓我覺得登山道越來越長,雙腿酸軟、呼吸困難。當日頭偏移,且前方路途看似無窮無盡,我甚至萌生折返的念頭。

然而,我偶爾抬頭,看見山頂的一角,我便意識到每跨出一步,都讓我離它更近一步。如果我繼續前進,我終究會抵達山頂。這樣的想法驅使我持續前進。

保羅告訴我們:「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羅馬書13章11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