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難以承受

讀經:馬太福音26章36-46節 

有一位父親剛失去因癌症去世的五歲兒子,有人對他說:「上帝讓我們遭遇的,絕不會超過我們所能夠承受的。」原本用來鼓勵他的這句話,卻適得其反,讓他陷入更深的沮喪。他無法理解自己為何不能「承受」喪子之痛,椎心的悲痛讓他肝腸寸斷、心如刀割。他知道悲傷使自己幾乎崩潰,無法承受,他迫切需要上帝將他緊緊地抱在懷裡。

對於「上帝讓我們遭遇的,絕不會超過我們所能夠承受的」這個論點,有些人用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來支持,那裡說:「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但這段文字的上下文主要是在論述試探,而不是苦難。我們可以選擇上帝所預備的出路逃離試探,但卻沒有一條出路可以避開苦難。

在馬太福音26章38-39節,耶穌禱告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我父啊,倘 [....]

靈命日糧:不要憂慮!

讀經:彼得前書5章1-11節 

美國演員兼幽默大師喬治·彭斯(George Burns)曾說:「如果你問我:『長壽的關鍵是什麼?』我會告訴你,那就是避免憂慮、壓力和緊張。其實即使你不問我,我也要讓你知道!」彭斯一直活到100歲,享受將歡笑帶給人們的樂趣,他顯然遵循自己的忠告。

然而,我們怎麼可能不憂慮呢?因為人生是如此變幻莫測、充滿了各種問題和需要。在第一世紀時,耶穌的跟隨者被迫四散到亞洲各地,當時使徒彼得鼓勵他們說:「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祂必叫你們升高。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因為祂顧念你們。」 (彼得前書5章6-7節)

彼得的教導並不是要幫助我們逃避苦難 (9節),而是讓我們在遭遇撒但攻擊時,可以有平安與力量,站立得穩 (8-10節);讓我們不至於陷入焦慮和愁 [....]

靈命日糧:禱告為先

讀經:撒母耳記上23章1-5節 

當丈夫和我要督促兒子練習鋼琴時,我們都會先祈求上帝幫助。我們以禱告為先,是因為丈夫和我都不會彈奏鋼琴。就是這樣,我們三人漸漸明白一些音樂的奧秘,例如「頓音」和「連音」的意思,以及何時用到鋼琴上的黑鍵。

當我們知道自己需要上帝的幫助時,禱告就成為首要之務。大衛要對抗基伊拉的非利士人時,情況危急,急需上帝的幫助。因此在作戰之前,「大衛求問耶和華說:『我去攻打那些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 (撒母耳記上23章2節)結果上帝允准他;但是,跟隨大衛的人卻表示敵人的勢力令他們害怕。於是,在向非利士人開戰之前,大衛再次禱告,上帝應許他必得勝利 (4節)。

你讓禱告引導生活嗎?或者將禱告當做遭遇麻煩時的最後策略呢?有時候,我們會先制定計畫,再求上帝賜福計畫順利進行;但有時候,我們 [....]

靈命日糧:這是我的!

讀經:以西結書29章1-9節 

非洲的尼羅河,全長超過6,650公里(即超過4,100英里),向北流經多個非洲東北部國家,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數千年來,尼羅河為沿岸國家數以百萬的居民提供生計與生活需要。目前,衣索匹亞正在尼羅河興建水壩,這將會是非洲最大的水力發電廠,為該地區提供重要資源。

埃及法老王宣稱自己是尼羅河的創造者和擁有者。他和所有的埃及人都自誇說:「這河是我的,是我為自己造的」 (以西結書29章3,9節)。他們並不承認大自然的資源是單單由上帝供應。最後,上帝表明要處罰這國 (8-9節)。

我們要看管上帝創造的萬物,但也不要忘記,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是來自上帝。羅馬書11章36節說:「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願榮耀歸給祂,直到永遠。」人類的製造與發明,都是來自上帝賦予的能力。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