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這是美事!

讀經:馬可福音14章3-9節 

結束外地出差的工作後,泰瑞想為他的孩子們選些小禮物。機場禮品店的店員向他推薦了一些昂貴的商品,但泰瑞說:「我沒帶那麼多錢,我需要便宜一點的禮物。」店員試圖讓他覺得自己有點小器,但泰瑞知道無論他送的禮物是否貴重,孩子們都會很開心,因為這禮物表達了他對孩子們的愛。最後證實了泰瑞是對的,孩子們都很喜歡父親帶給他們的禮物。

當耶穌最後一次來到伯大尼時,馬利亞想表達她對耶穌的愛(馬可福音14章3-9節) 。於是她用「一玉瓶至貴的真哪噠香膏」,澆在主耶穌頭上(馬可福音14章3節) 。門徒看了很生氣地說:「為什麼這樣浪費呢?」(馬太福音26章8節) 耶穌卻叫門徒不要責備馬利亞,祂說:「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馬可福音14章6節) 。耶穌喜愛馬利亞的禮物,因為這是出於一顆愛主的心 [....]

靈命日糧:你是誰?

讀經:馬太福音21章1-11節 

我們不時從報章看到,有些人自認為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時,就會覺得被冒犯,甚至咆哮:「你知道我是誰嗎?」這也提醒我們一件事實:「如果你必須告訴別人你是誰,那你就不是自己認為的那樣顯赫。」但我們在耶穌身上所看到的卻截然不同,即使祂在世上的最後那段日子,也沒有這種傲慢及妄自尊大的態度。

在被釘十架的前一週,耶穌在群眾的歡呼讚美聲中進到耶路撒冷,引起了全城的轟動(馬太福音21章7-9節) 。當城裡的其他人問道:「這是誰?」群眾回答說:「這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穌」(馬太福音21章10-11節) 。耶穌沒有宣告祂所擁有的特權,而是順服天父的旨意,謙卑地為我們捨棄自己的生命。

耶穌所說的話以及祂所做的事理當得到尊重。但耶穌不像一些沒有安全感的掌權者,祂從不要求別人尊重 [....]

靈命日糧:路標

讀經:以賽亞書53章4-12節 

最近幾年,我居住在北密西根州的女兒,對當地原住民的歷史十分著迷。有個夏天我去她家小住,一天下午,她帶我去看一條路,道路兩旁的樹木都長得奇形怪狀,有個牌子寫著「路標樹」。她向我解釋,據說很久以前,原住民把小樹的樹枝折彎,來指向某一個目的地,而後來這些樹就以如此特殊的形狀生長。

舊約聖經也有相同的作用,其中有許多的誡命及教導,是為了引導我們的心轉向上帝,活出祂所喜悅的樣式,十誡就是很好的例子。除此之外,舊約的先知也指出了彌賽亞將會到來。在耶穌還未降世的幾千年前,舊約的先知就提到了耶穌的出生地──伯利恆(參閱彌迦書5章2節和馬太福音2章1-6節) 。他們將耶穌在十字架上受死的情況描述得特別詳細。(參閱詩篇22篇14-18節和約翰福音19章23-24節) 此外,以賽亞書53章 [....]

靈命日糧:音效師

讀經:約翰福音16章7-15節 

嘎吱、嘎吱!呼呼!在早期的電影裡,音效師需要配合故事的情節,製造出各種聲音效果。例如:擠壓裝著玉米粉的皮革包,製造出皮鞋踩在雪地裡的嘎吱聲;拍打手套,發出如同鳥兒拍翅的聲音;或是揮動樹枝,弄出颼颼的風聲。音效師為了讓聲音聽起來更逼真,都會運用巧思來仿製各種聲音。

聲音可以仿製,各種的信息也可以仿製。撒但最常用的其中一個伎倆便是仿製信息,危害我們的屬靈生命。在哥林多後書11章13-14節,保羅提出這樣的警告:「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詭詐,裝作基督使徒的模樣。 這也不足為怪,因為連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保羅要提醒我們,假教師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不再專注於耶穌基督以及祂的救恩。

當耶穌談到聖靈居住在我們裡面的目的時,祂說:「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祂要引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