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交託上帝

讀經:馬可福音10章17-22節 

對二次世界大戰後長大的人而言,彭柯麗(Corrie ten Boom)不僅是個英雄,而且還以她的敬虔與智慧流傳後世。當納粹占領荷蘭時,她和全家因救助猶太人而被抓入集中營,最後她倖存下來,說出那段倚靠著上帝度過的駭人經歷。

彭柯麗說:「我曾經擁有很多東西,然而,我又全都失去了;但是我交託在上帝手中的一切,今天我依然擁有它們。」

彭柯麗對「失去」實在再熟悉不過了。因為那些可憎的納粹黨,她失去了家人、財物,甚至她的青春歲月。然而,透過將一切交託給上帝,她學會了專注在靈命及情感上的成長。

她的經歷和學習,對我們有何意義呢?我們該將什麼交託在上帝手中妥善保管呢?從馬可福音10章那年輕財主的故事,我們知道應該將「一切」都交託在上帝手中。財主手中擁有的非常多,但耶 [....]

靈命日糧:禱告的心

讀經:詩篇27篇7-14節 

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四歲及兩歲的女兒搭乘飛機,為避免女兒打擾其他乘客,她儘量不讓女兒們閒著。當機長廣播的聲音傳來,小女兒凱薩琳停下了手邊的活動,低下頭來。機長話一說完,她就低聲說:「阿們!」或許因為不久前發生了一場天然災害,才會讓她以為機長是在禱告。

我希望自己能跟那小女孩一樣,有一顆時時願意禱告的心。坦白說,我覺得詩人大衛擁有禱告的心。從詩篇27篇,當他說到要面對強敵時(2節),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大衛說:「耶和華啊,祢的面我正要尋求」(8節)。有人認為,大衛當時是在回想逃離掃羅的日子(撒母耳記上21章10節),或是逃避他兒子押沙龍的境況(撒母耳記下15章13-14節)。大衛將禱告和倚靠上帝放在首位,並且確信上帝是他的避難所(詩篇27篇4-5節)。

我們也需要一個 [....]

靈命日糧:怪罪他人

讀經:創世記16章1-6節,21章8-13節 

珍妮的丈夫為了另一個女人而離開她,當時珍妮發誓,絕對不跟他的新任太太見面。然而,當她發覺心中的苦毒,傷害了子女與他們父親之間的關係。她就請求上帝幫助,讓她在無法改變的處境中,仍可以邁出第一步去克服苦毒的心情。

在創世記16章,我們讀到上帝應許賜一嬰孩給一對夫婦的故事。當撒萊建議她丈夫亞伯蘭讓使女夏甲為他生孩子時,她並沒有全然信靠上帝賜孩子的應許。當夏甲的孩子出生,她就小看撒萊(創世記16章3-4節),於是撒萊便心生苦毒(5-6節)。

夏甲只是個沒有任何權利的奴僕,突然間母憑子貴,今非昔比。撒萊的反應是什麼呢?就是怪罪他人,包括亞伯蘭(5節)。14年後,以撒出生時,上帝的應許實現了。可是在慶祝以撒斷奶的筵席上,撒萊的態度又把事情搞砸了(21章8-10節)。

[....]

靈命日糧:溫柔耶穌

讀經:馬太福音18章1-10節 

查理.衛斯理(Charles Wesley)是衛理公會的佈道家,他創作了超過9,000首詩歌和聖詩。其中「萬口歡唱」是一首感人且氣勢磅礡的讚美詩。而他在1742年首次出版的聖詩「溫柔耶穌,真仁愛」,卻是一個小孩的默禱詞,當中抓住了一個重點,就是我們應如何以真誠而單純的信心尋求主。

慈悲耶穌神羔羊,
我身全靠主恩長。
求主使我效法祢,
求主住在我心中。

當耶穌的幾個門徒在爭取自己在天國的位分時,主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馬太福音18章2-3節)

小孩子都不熱衷追求地位和權力,他們反而渴望被接納和有安全感。他們倚賴那些關心和愛護他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