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孤寂者之友

讀經:詩篇68篇3-6、19節 

荷莉.庫克(Holly Cooke)因工作而移居倫敦,在那裡她連一個朋友也沒有,每到週末就覺得淒涼冷清。根據一項全球性調查顯示,倫敦是最容易感到孤獨的城市,有55%的倫敦居民說他們感到孤獨,相形之下,鄰近的葡萄牙里斯本只有10%的居民有孤寂感。

為了與人建立關係,荷莉克服了恐懼,在網路上創立名為「倫敦孤獨女孩俱樂部」的社團,至今約有3萬5千人加入。她們每隔幾週就會舉辦小型聚會,例如公園野餐、藝術課程、珠寶工作坊、餐會,甚至還有帶愛犬一起參加的戶外運動課程。

從古至今人們都會感到孤獨,我們的上帝也自亙古便撫平人們的孤寂感。大衛寫道,我們永恆的上帝「叫孤獨的有家,使被囚的出來享福」(詩篇68篇6節)。我們有一項屬天的特權,就是可以求上帝帶領我們找到像基督一樣的朋友, [....]

詩篇靈修59 | 面對仇敵攻擊,究竟要怎樣禱告?

讀經:詩篇59篇

掃羅打發人窺探大衛的房屋,要殺他。那時,大衛作這金詩,交於伶長。調用休要毀壞。

1 我的上帝啊,求你救我脫離仇敵,把我安置在高處,得脫那些起來攻擊我的人。

2 求你救我脫離作孽的人,和喜愛流人血的人。

3 因為他們埋伏要害我的命,有能力的人聚集來攻擊我。耶和華啊,這不是為我的過犯,也不是為我的罪愆。

4 我雖然無過,他們預備整齊,跑來攻擊我。求你興起,鑒察、幫助我!

5 萬軍之神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啊,求你興起,懲治萬邦,不要憐憫行詭詐的惡人。(細拉)

6 他們晚上轉回,叫號如狗,圍城繞行。

7 他們口中噴吐惡言,嘴裡有刀,他們說:“有誰聽見?”

8 但你耶和華必笑話他們,你要嗤笑萬邦。

9 我的力量啊,我必仰望你,因為上帝是我的高臺。

10 我的上帝要以慈愛迎接我,上帝要叫我看見我仇敵遭報。

11 不要殺他們,恐怕我的民忘記。主啊,你是我們的盾牌,求你用你的能力使他們四散,且降為卑。

12 因他們口中的罪和嘴裡的言語,並咒駡虛謊的話,願他們在驕傲之中被纏住了。

13 求你發怒,使他們消滅,以至歸於無有,叫他們知道上帝在雅各中間掌權,直到地極。(細拉)

14 到了晚上,任憑他們轉回,任憑他們叫號如狗,圍城繞行。

15 他們必走來走去,尋找食物,若不得飽,就終夜在外。

16 但我要歌頌你的力量,早晨要高唱你的慈愛,因為你做過我的高臺,在我急難的日子做過我的避難所。

17 我的力量啊,我要歌頌你!因為上帝是我的高臺,是賜恩於我的上帝。

 

面對仇敵攻擊,究竟要怎樣禱告?

作者:Lynn

 

 

詩篇59是大衛面對仇敵的暗殺求主救援脫離敵害的詩。背景可見撒母耳記上19:11-18:掃羅找人來殺大衛,但大衛是無辜的。幸運的是大衛的妻子提早得知暗殺陰謀而令他逃亡。可能在大衛逃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後心情激動,便將內心的憂苦通過禱告向上帝傾倒。

詩人一開篇就向上帝大聲呼求:我的上帝啊,求你救我脫離仇敵,把我安置在高處,得脫那些起來攻擊我的人。(詩59:1)面對仇敵的暗殺,誰都會有極度恐懼的情緒,想要脫離仇敵,希望上帝不要憐憫行詭詐的惡人(詩59:5),詩人誠實地向上帝表達自己的恐懼和需要,訴說仇敵的惡。

當恐懼情緒被釋放,自己無過卻要遭遇兇險的委屈和疑惑都一併向上帝交托後,詩人開始將眼光從仇敵攻擊的事件轉到上帝,看到上帝仍然在如此不公義的事上掌權;並可以清楚地看見和宣告:我的力量啊,我必仰望你,因為上帝是我的高臺。(詩59:9)

接下來詩人繼續向上帝禱告,希望仇敵能遭受相應的報應,但他禱告“不要殺他們,恐怕我的民忘記。”(詩59:11)面對想要殺害自己的仇敵,詩人沒有以惡報惡,沒有一味地要將仇敵置於死地,但同時詩人也沒有立刻求上帝向仇敵降下憐憫,詩人真誠地禱告求上帝任憑他們,任憑他們叫號如狗,圍城繞行(詩59:14),在驕傲之中被纏住(詩59:12)使他們四散,且降為卑(詩59:11)。

最後詩人在經歷完驚心動魄的一夜後讚美上帝: 但我要歌頌你的力量,早晨要高唱你的慈愛,因為你做過我的高臺,在我急難的日子做過我的避難所。(詩59:16)驚慌、恐懼的情緒已然消逝,對上帝的讚美自然而然地從詩人的心裡流淌出來。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在生活中遭遇“仇敵”,可能是工作中在背後中傷你的同事,為自己的利益暗自算計你的朋友,或是無端指責、打壓你的老闆。這個時候,你會怎樣向上帝禱告?是會一味地求上帝降下報應,還是會壓抑自己內心的苦毒,讓自己有能力去“愛仇敵”?如果可以,讓我們像詩人大衛那樣,坦然無懼地來到上帝的面前,將自己真實的情緒和想法向祂傾訴交托,經歷祂的安慰後,我們自然就可以開口讚美上帝了。

 

讓我們一起禱告:

親愛的天父,當我在生活中面對仇敵的攻擊時,願你幫助我脫離他們的攻擊,讓我能夠不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和需要,可以向你傾訴我內心的恐懼、憤怒、不滿。讓我知道,這樣的我也是被你深深接納的。願你幫助我,看到你依然掌權,而我依舊可以依靠你,仰望你、讚美你。

問題反思:

1、面對仇敵的攻擊,你是否能真實地向上帝表達內心恐懼和不滿的情緒?

2、你是否能看到上帝依然掌權,並依靠祂而不是自己去面對這一艱難處境?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慷慨與信心

讀經:申命記24章17-22節 

幾年前,我們教會受邀接待一些難民。他們的國家因政權轉移而動盪不安,使他們不得不逃離祖國。這些難民家庭來的時候只帶了一個小包能裝得下的物品。我們教會有好幾個家庭都樂意接待他們,而有些家庭即使沒有多餘的空間,也願意收留一些人。

這些人對難民的熱心款待,反映了以色列民在進入應許之地時,上帝對他們的再三囑咐(申命記24章19-21節)。在農業社會裡,人們深知農作物的收成非常重要,因這關係到能否安然過冬,撐到明年開春。因此,上帝指示以色列民在收割莊稼時,那些剩下的,「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19節),這也是要他們學習信靠上帝。以色列百姓以實際行動慷慨待人,並不是知道自己夠用才給別人,而是相信上帝的供應。

這種慷慨待人也提醒以色列民,從前「在埃及作過奴僕」(18、22節) [....]

靈命日糧 : 得到醫治!

讀經:約翰福音5章1-9節 

因脊髓損傷而癱瘓的人有了新的希望。德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刺激神經生長的方法,可以重新連接肌肉和大腦之間的神經通路。這種神經的再生使癱瘓的實驗鼠再度行走,研究人員將繼續進行測試,以判斷這種治療方法對人體是否安全有效。

科學致力為癱瘓者達成得痊癒的心願,而耶穌透過神蹟實現了。當耶穌來到畢士大池,那裡有許多病人躺著,在病痛中等候多時,希望得到醫治。耶穌看見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約翰福音5章5節)。在確認這個人真的希望得到醫治之後,耶穌吩咐他起來行走,「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來走了」(9節)。

上帝並沒有應許我們一切的疾病都將可以治癒。如同那天在水池邊,還有其他人沒有得到耶穌的醫治。然而,信靠耶穌的人必能經歷祂帶來的醫治:絕望轉為盼望;怨懟轉為恩慈;以愛取代仇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