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安身何處

讀經:以賽亞書22章15-24節 

愛爾蘭詩人葉慈(W. B. Yeats)希望自己死後能被葬在本布爾本山下,這是愛爾蘭西部一座宏偉的平頂山。他晚年所寫的一首詩就是《本布爾本山下》,如今他的墓碑上刻著那首詩的最後一句:「冷眼觀生死,騎士策馬行!」

對這句詩的意思,人們進行了很多猜測。我想,這或許是詩人對生死現實的默認。不管怎樣,葉慈最終得償所願,被安葬在他選擇的地方,墓碑上也刻著他所要的詩句。但事實是冷酷的,沒有我們,世界依然運轉,且對我們的離世漠不關心。

在猶大歷史的一段悲慘時期,一位宮廷總管舍伯那為了能死後名垂後世,就為自己鑿了墳墓。但上帝藉先知以賽亞對他說:「你在這裡靠誰?竟敢在這裡為自己鑿墳墓,在高處為自己鑿墳墓,在巖石中為自己挖安身之所!」(以賽亞書22章16節,和合本修訂版)又說:「[ [....]

詩篇靈修58 | 在地上果有施行判斷的上帝

讀經:詩篇第58篇

大衛的金詩,交於伶長。調用休要毀壞。

世人哪,你們默然不語,真合公義嗎?施行審判,豈按正直嗎?
不然!你們是心中作惡,你們在地上稱出你們手所行的強暴。
惡人一出母胎,就與神疏遠;一離母腹,便走錯路,說謊話。
他們的毒氣好像蛇的毒氣,他們好像塞耳的聾虺,
不聽行法術的聲音,雖用極靈的咒語,也是不聽。
6 上帝啊,求你敲碎他們口中的牙!耶和華啊,求你敲掉少壯獅子的大牙!
願他們消滅如急流的水一般,他們瞅準射箭的時候,願箭頭彷彿砍斷。
願他們像蝸牛消化過去,又像婦人墜落未見天日的胎。
你們用荊棘燒火,鍋還未熱,他要用旋風把青的和燒著的一齊颳去。
10 義人見仇敵遭報就歡喜,要在惡人的血中洗腳。
11 因此,人必說:「義人誠然有善報,在地上果有施行判斷的上帝。」

 

在地上果有施行判斷的上帝

作者:清晨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詩篇58篇是大衛控訴惡人,求上帝懲罰他們,在地上施行公義判斷的一首詩。

1-5節詩人表達了對世人的控訴,他們並非真心喜愛公義,或是默然不語,或是顛倒黑白,他們心中擁戴邪惡彎曲。這些人在大地上肆意妄為,地上就滿了他們的強暴。詩人說這些世人是生來敗壞的,自出母腹就與上帝疏遠,各人走迷,偏離正道。他們如同毒蛇,一邊口吐毒氣,用虛謊的話語傷害別人,一邊閉目塞聽,聽不進那些規勸和善言。我們不難發現,雖然大衛在這裡控訴的是那些世上施行審判的執政者,但這些詩句也生動地描畫出我們每個人的墮落狀態,我們都是“世上的君王和審判官”,是自我中心想要自立為上帝的惡人。生來不認識上帝,偏行己路,按著一己之私和自己眼中的梁木審判別人。墮落的人類是互相傷害的群體,處境可悲而不自知,絕非靠著“法術”“咒語”這些人發明的方法就能自我解救的。

於是6-9節,詩人開始向上帝呼求,祈求上帝親自介入。我們可以看到上帝所展現出的壓倒性的力量,那些不服管教的毒蛇聾虺,在上帝大能有力的膀臂面前都被擊打破碎,曾經所向披靡的少壯獅子也在上帝面前撲倒,上帝敲碎了他們鋒利的牙齒。耶和華的審判一出,惡人的力量就如水覆地難收,無可挽回;他們雖還想挽弓射箭,也是徒勞無功的用腳踢刺,上帝折斷了他們的箭頭。曾經兇猛的毒蛇,變得像蝸牛一樣軟弱,在日光下消化;曾經威武的獅子,現在像死胎一樣無聲無息,在黑暗中隱去。耶和華的膀臂伸出,惡人盡都消滅,不再回轉。而我們每個人心中的老我和罪,也正是在上帝一次次親自的介入之中,逐漸丟盔棄甲,潰不成軍,從剛強的悖逆,轉向柔軟的順服。上帝將我們從罪的國度中救拔出來,造我們為嶄新的新人。在人不能解決的罪,在上帝那裡卻沒有難事。

9-11節,詩人向上帝發出了讚美,這裡的“義人”指向那唯一的全然公義之人——耶穌基督。祂是耶和華軍隊的元帥,為我們打了那艱難而輝煌的仗,祂已經勝過了仇敵,惡人在祂面前必站立不住。祂要歡喜,要從全地除盡罪惡。最後我們看到的是一副榮耀的場景,仇敵遭報,一切都更新了。看哪,耶和華所救贖的人類都要看見而稱頌基督的作為:“義人誠然有善報”,祂所做的盡都成就了!全地也被更新了,統治大地的不再是這首詩開頭所說的世上的君王臣宰,而是上帝。在地上秤出的也不再是惡人手所行的強暴,而是耶和華的公義判斷,全地都要作上帝的見證:“在地上果有施行判斷的 上帝!”

感謝上帝,耶和華是看顧窮人的上帝,我們所遭受的不公祂都看見了,祂必為我們伸冤;祂也是為我們爭戰的元帥,我們自己裡面邪惡的老我,祂也要為我們剪除。我們最終要來到新天新地享受耶和華做王的喜樂與和平,而在那之前,在我們仍留於世的日子,在地上我們也必要看見耶和華對這個世界的主權。惡人的國度必不長久,基督已經勝過仇敵!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感謝禰給禰世上的民如此安慰與盼望,我們會遇到他人施加的不公,那些冤屈你都看顧,因為禰是公義的上帝;我們是生來與禰疏遠的罪人,我們自己裡面也有厭棄禰的道路,偏行己路的老我,這些禰也都以忍耐憐憫看顧,禰為我們爭戰,給我們得勝的應許與盼望。主啊,願禰保守我們的心,讓我們常常思念禰的道路與禰所做成的救恩之工,在禰裡面常常得著更新與穩固,直到我們親眼得見全地被禰更新,禰坐在寶座上施行審判的日子。祈求感謝是奉靠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門!

反思問題:

  1. 我們容易陷入“審判別人”的試探中,該如何避免和面對這種試探?
  2. 耶穌基督是唯一的義人,我們該如何靠著祂稱義?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分秒必爭

讀經:提摩太後書4章1-8節 

當1912年4月鐵達尼號撞上冰山時,約翰.哈普爾牧師(John Harper)為他六歲的女兒,在數量不多的救生艇上爭取到一個位子。然後,他把自己的救生衣給了同船的一位乘客,還跟任何一位願意聽的人傳講福音。當船沉沒時,數百人等著無望的救援,哈普爾牧師游向一個個落海的乘客,說:「當信主耶穌,你⋯⋯必得救。」(使徒行傳16章31節)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舉辦的一場鐵達尼號倖存者的聚會中,一位男士自稱是「約翰·哈普爾引領信主的最後一人」。當哈普爾牧師第一次邀請他信主時,他拒絕了,但當牧師再次邀請時,他就接受了基督。他眼見哈普爾牧師在生命最後一刻仍致力傳講耶穌,最終因體溫過低而死,沉入冰冷的海面下。

使徒保羅在對提摩太的囑咐中,也勉勵他同樣以分秒必爭、無私犧牲的精神傳講福音。 [....]

靈命日糧 : 慷慨捐助

讀經:哥林多後書9章6-11節 

我妻子蘇珊在學校的課外聖經社團服事,每週一次。最近,社團鼓勵孩子們捐錢救助飽受戰爭蹂躪的烏克蘭孩童,於是蘇珊把這項捐助計劃告訴我們11歲的孫女瑪姬。約一週之後,我們收到瑪姬寄來的一封信,裡面裝著美金3.45元,信上面寫著:「我把自己全部的錢都捐給烏克蘭的孩童,以後我還會再寄。」

蘇珊不曾要求瑪姬捐助,但或許是聖靈感動了瑪姬,而瑪姬愛耶穌並願意為祂而活,因此做出了回應。

若想到這微小的禮物其實是出於一顆慷慨的心,我們便能從中學到許多功課。這也讓我們想到在哥林多後書9章,使徒保羅對於捐助的一些教導。首先,保羅建議我們要「多」種(6節),那麼將「全部的錢」都捐出去,無疑是多的。保羅還寫到,我們應隨從上帝的引導,按自己的能力,捐得樂意,「不要勉強」(7節)。保羅還引用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