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偷偷溜走

讀經:讀經:詩篇16篇  

我表哥肯尼英勇抗癌整整四年。還記得他過世的前幾天,他的妻子,三個孩子,還有幾個孫子都輪流來探望他、陪伴他、與他道別。當大夥兒才走出房門外沒多久,他就悄然離世,安息主懷了。等到家人發現他過世的時候,有個小孫女天真地說:「爺爺偷偷溜走了。」前一刻,肯尼還活在世上享受上帝的陪伴;下一秒,肯尼的靈魂就進入天堂與主同在了。

詩篇16篇是肯尼最喜歡的詩篇,也是他指定要在追思禮拜上朗讀的經文。他跟詩人大衛的想法一樣,知道沒有任何財寶能勝過與主親密(2、5節)。大衛清楚地知道上帝是他的避難所,所以死亡不能奪走基督徒的生命,因此大衛說:「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10節)。不但大衛如此,肯尼也是這樣──凡是認識耶穌為救主的人都知道,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

因為耶穌從死裡復 [....]

靈命日糧 :感恩之心

讀經:讀經:約翰福音11章32-44節  

遭遇悲劇的家庭往往都帶著無法填補的創傷。有個剛學會走路的小女孩,為了追貓咪而跑到路上,結果被貨車輾過。年僅四歲大的姐姐,目睹了整個經過,看著爸媽抱著早已沒有氣息的妹妹,她嚇得說不出話來。那一刻的冷酷與創痛,纏繞著全家人好多年,揮之不去。家人的情感都冰凍了,麻木是唯一的安慰,解脫成了虛幻的假象。

那個四歲大的姐姐,就是作家安·福斯坎(Ann Voskamp)。妹妹的慘死,深深影響了她對生命和上帝的看法。在她成長的世界裡,幾乎沒有「恩典」的概念,而「喜樂」,更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後來,她當了母親,便開始尋求聖經中「喜樂」這個難以捉摸的東西。她發現「喜樂」和「恩典」都來自同一個希臘字,都和「感恩」有關。她納悶,真有那麼簡單嗎?為了驗證此說法,她決 [....]

靈命日糧 :必定接納

讀經:讀經:約翰福音1章6-13節  

理財專家巴菲特(Warren Buffet)是全世界最有錢的人之一。他19歲的時候,申請哈佛商學院未被錄取。他還記得面談失敗之後那股「害怕的感覺」,同時還擔心著父親會作何反應。回想往事,巴菲特說:「我一生中……每一個挫折,後來都變成了好事。」

遭人拒絕固然痛苦,但卻不能攔阻我們去完成上帝要我們成就的事。耶穌家鄉的人不接受祂就是彌賽亞(約翰福音1章11節),而且許多跟隨祂的信徒後來也離開了祂(約翰福音6章66節)。但耶穌遭人棄絕,原是上帝計畫的一部分(以賽亞書53章3節),正如同耶穌接下來的事奉一樣。耶穌知道世人會棄絕祂,也知道天父在髑髏地會離開祂(馬太福音27章46節),但耶穌還是繼續醫病、趕鬼、傳福音給眾人。就在祂被釘十字架前,耶穌對天父說 [....]

靈命日糧 :世上的光

讀經:讀經:馬太福音5章1-14節  

麥其諾島(Mission Point)燈塔於1870年建成,位於北密西根州的半島上,提醒船隻留意密西根湖沿岸的沙洲和礁石。這座燈塔的名字,取自一間宣道所之名,該宣道所比燈塔早31年就建成。

1839年,皮特·道格瑞(Peter Dougherty)回應了上帝的呼召,在那裡成立了一個宣道所。來參加的人大多是美國原住民,居住在半島遙遠的南邊。在牧師的領導之下,那裡的農夫、教師、工匠團結起來,聯手打造一個欣欣向榮的社區,建立更美好的生活。

當基督徒在主內合一彼此同工,他們因著信仰而活出來的團契生活,就在世界的黑暗之中發出屬靈的亮光(腓立比書2章15-16節)。耶穌說過:「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