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接納所有人

讀經:馬太福音11章27-30節 

九歲的丹尼跟他最好的朋友亞契,一起去參加班上同學的慶生會。小壽星的媽媽看到亞契時,卻拒絕讓他進門,並且堅持說:「沒有空餘的椅子了!」丹尼立刻表示,自己可以坐在地上,讓出椅子給他的黑人朋友亞契,但這個提議被斷然拒絕!於是,丹尼沮喪地將禮物交給小壽星的媽媽,然後跟亞契一起回家。朋友遭到拒絕,刺痛了丹尼的心。

幾十年後的今天,丹尼已經是一位學校教師,在他的教室裡總是多放一張空椅子。當學生問起原因時,他解釋說這是要提醒自己:「在這間教室裡,任何人都可以找到位子。」

在耶穌的一生中,我們可以看到祂歡迎接納所有的人,正如祂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章28節)。這份邀請看似與耶穌「先是猶太人」(羅馬書1章6節)的事工相抵觸,但其實 [....]

靈命日糧 : 信靠上帝

讀經:詩篇20篇 

我急需兩種藥物。一種是治療我媽媽的過敏症,另一種是治療我侄女的濕疹。她們的症狀越來越嚴重,但藥房卻不再販售這些藥了。我在絕望和無助中,不斷地禱告說:「主啊,求祢幫助她們。」

幾週之後,她們的狀況好轉且受到了控制。我似乎聽到上帝說:「有時候,我會透過藥物醫治人。可是藥物是否能解決病症,是在於我!不要完全依賴藥物,要信靠我!」

在詩篇20篇,大衛王因上帝的信實可靠而得安慰。那時,以色列民擁有強大的軍隊,但他們知道最大的力量是來自「上帝的名」(7節)。他們信靠上帝的名,相信祂是誰、祂不變的屬性和永不落空的應許。他們堅信一個真理,就是那位至高全能、統管萬有的上帝必垂聽他們的禱告,並拯救他們脫離仇敵(6節)。

雖然上帝可能會使用世上的資源來幫助我們,但最終戰勝 [....]

靈命日糧 : 多麼的微小

讀經:約伯記26章7-14節 

紐約中央車站的耳語廊是一個能遠離熱鬧喧囂,享受輕聲說話的獨特空間。這個特別的地方有極好的傳聲效果,讓人們可以在9公尺的距離內輕聲交談。當一個人站在花崗岩拱門底下對著牆壁輕聲說話時,聲波就會向上傳,沿著拱形的石牆,到達另一側聽眾的耳中。

當約伯的生活充斥各種嘈雜的聲音,遭受幾乎失去一切的厄運時(約伯記1章13-19節,2章7節),約伯聽到上帝微小的聲音。他的朋友們各抒己見,滔滔不絕,而他自己也思緒紊亂,生活的每個層面都出了狀況。儘管如此,奇妙的大自然仍向他輕聲訴說,上帝那極其偉大的能力。

無論是絢麗多彩的天空、懸在空中的地球,或穩定不變的地平線,這些都提醒約伯,全世界都在上帝手中(26章7-11節)。即使大海翻騰、雷聲隆隆,但約伯卻宣稱:「這些不過是祂的作為的一點 [....]

靈命日糧 : 憐憫的技巧

讀經:羅馬書12章9-21節 

十四世紀錫耶納的女聖徒加大利納(Catherine of Sienna)寫道:「一根刺扎進了你的腳,因此你有時會在夜晚黯然落淚。⋯⋯這世上有些人可以把這刺拔出來,他們的這種技巧是從上帝那裡學到的。」加大利納畢生致力於培養這種「技巧」,以至如今人們仍記得她對別人的痛苦,具有非凡的同理心和憐憫之情。

痛苦就像深深扎進肉裡的一根刺,需要以溫柔和技巧才能拔除,這幅景象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中。這生動地提醒我們,自己是那麼複雜和傷痕累累,也讓我們深思,你我需要更深地挖掘,以培養對他人和自己的真正憐憫。

或許使徒保羅所描述的景象也提醒我們,若要像耶穌那樣愛人,不單要出於善意和關心,還需要「彼此真誠相愛」(羅馬書12章10節,新普及譯本),「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