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傷心人的盼望

讀經:詩篇6篇 

「許多人都有別人看不見或無法理解的傷疤。」這句肺腑之言出自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球員安德瑞爾頓·西蒙斯(Andrelton Simmons),他因心理健康問題,於2020年的賽季尾聲選擇退出例行賽。在回想自己的決定時,西蒙斯覺得有必要分享自己的故事以鼓勵那些面臨同樣問題的人,並提醒其他人應懷抱同理心。

隱性的傷疤是指深刻的傷痛和創傷,雖然他人看不見,但仍帶來真實的痛苦和折磨。在詩篇第6篇,大衛寫下他內心深沉的掙扎,不加修飾、如實陳述了他的傷痛與悲苦:他的「骨頭發戰」(2節),「心也大大地驚惶」(3節);他因悲歎而「困乏」,他的床榻也被眼淚浸濕(6節)。雖然大衛沒有提到他痛苦的緣由,但我們之中許多人都能體會他的痛苦。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從大衛如何回應自身的痛苦而得到 [....]

詩篇靈修27|畏懼中的保障

讀經:詩篇27篇

大衛的詩。

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耶和華是我性命的保障,我還懼誰呢?
那作惡的,就是我的仇敵,前來吃我肉的時候,就絆跌僕倒。
雖有軍兵安營攻擊我,我的心也不害怕;雖然興起刀兵攻擊我,我必仍舊安穩。
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裡求問。
因為我遭遇患難,祂必暗暗地保守我,在祂亭子裡,把我藏在祂帳幕的隱密處,將我高舉在磐石上。
現在我得以昂首,高過四面的仇敵。我要在祂的帳幕裡歡然獻祭,我要唱詩,歌頌耶和華。
耶和華啊,我用聲音呼籲的時候,求禰垂聽,並求禰憐恤我,應允我。
禰說:“你們當尋求我的面。”那時我心向禰說:“耶和華啊,禰的面我正要尋求。”
不要向我掩面,不要發怒趕逐僕人,禰向來是幫助我的。救我的上帝啊,不要丟掉我,也不要離棄我!
10 我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必收留我。
11 耶和華啊,求禰將禰的道指教我,因我仇敵的緣故引導我走平坦的路。
12 求禰不要把我交給敵人,遂其所願,因為妄作見證的和口吐凶言的起來攻擊我。
13 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就早已喪膽了。
14 要等候耶和華!當壯膽,堅固你的心!我再說,要等候耶和華!

 

畏懼中的保障

作者:山雨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在《詩篇》第27篇中,詩人讓我們看見他在困境中,在被敵人四處追逼時卻不懼怕的安穩和信心是從何而來。因為“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耶和華是我性命的保障(“保障”或作“力量”),我還懼誰呢?” 這位曾經在荊棘火焰中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出埃及記3章14節)的上帝是詩人一生的力量和倚靠,也在當下,藉著經文對我們說話。

我們在詩歌第四節和和隨後的經文中看見幾個醒目的動詞:求、尋求、住在、瞻仰,求問。事實上,“尋求”一詞在詩篇27中反復出現。這不禁讓我想,我們當如何尋求?我們到底尋求什麼呢?謝謝上帝早已為我們預備了答案。祂藉祂的僕人給以色列民囑咐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申命記6章5節,馬太福音22章37節)。祂說,“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章33節)。只是,這是你我心中的答案嗎?在忙碌繁雜的生活中,我們到底在尋求什麼呢?

詩篇27篇5節說,“因為我遭遇患難,祂必暗暗地保守我;在祂亭子裡,把我藏在祂帳幕的隱密處,將我高舉在磐石上。” 很顯然,這節經文提醒我們,上帝對我們的保守有時是在暗中的。換句話說,即使我們眼睛還未看見,心裡或許一時也感受不到,上帝對我們的保守卻不改變。祂的創造之工已結束,但祂的護理從不停歇。因為上帝的保守,詩人得以“昂首”,並“要歡然獻祭”,“唱詩歌頌耶和華” (第6節)。第八節中,詩人再次提到“尋求”;不斷地尋求因為人生總是與掙扎相伴(第9-12節)。上帝允許我們有低落,還記得十架上的那句呼求嗎?“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馬太福音27章46節,詩篇22章1節)。在低谷中的倚靠和尋求,我想,是操練,更是蒙上帝悅納的。全詩以詩人“等候上帝 ”結束。

如今,人生中困境和患難的風暴仍未停歇,我們倚靠什麼才能有不畏懼的篤定呢?是《詩篇》第27篇字裡行間啟示的這位上帝,祂的憐憫、恩慈、良善和信實。同時,詩人也提醒我們應當獻上的許多責任,其中之一就是,尋求祂。

讓我們一起禱告:

親愛的主,謝謝禰是我們的保障,是我們的高臺,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一生要來仰望的,我們要來讚美禰,稱謝禰。有禰,我們還怕什麼;有禰,我們一無所缺。 願我們更多地被禰吸引,就要來尋求禰,要來認識禰。至高至聖的主,全地都要來讚美禰。求禰幫助我們在日常的每一天中,更多倚靠禰,更多尋求禰的面,因為唯有禰是那從亙古直到永遠都不改變的上帝。奉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應用問題:

  1. 尋求上帝對於你來說是什麼?
  2. 生活中,在哪些時刻(哪些具體的事情)你會尋求上帝?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慢時尚

讀經:歌羅西書3章12-17節 

你聽過「慢時尚」嗎?這是指一場致力抵制「快時尚」的運動,而「快時尚」是一個以生產廉價和快速拋棄的衣物為主的行業。那些屬於快時尚品牌的衣物,其過時的速度,幾乎與商品上架的速度一樣快,導致某些品牌每年都會丟棄大量的產品。

慢時尚運動鼓勵人們放慢腳步,採取不同的消費模式。慢時尚鼓勵消費者,選擇少量製作精良且符合道德標準的耐用物品,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最時髦的外觀。

當我思考「慢時尚」的要求時,不禁想到自己在其他方面是否也落入「快時尚」的思維模式,總是追求最新潮流帶來的滿足感。然而,在歌羅西書第3章中,保羅說,信徒在基督耶穌裡真正的轉變,並非一蹴而就或曇花一現,而是一生在基督裡默默地、循序漸進地改變。

我們不需要以穿戴屬世象徵身分的最新服飾為榮,相反地,我們應該 [....]

靈命日糧 : 所需智慧

讀經:箴言4章10-19節 

美國作家約翰·M·巴里(John M. Barry)在他的著作《大流感》中,講述了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巴里揭露那些公共衛生官員對於流感的爆發並非猝不及防,他們早已預期到流感會大規模傳播。那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些衛生官員擔心成千上萬的士兵擠在戰壕裡,又跨越不同國界,很可能會傳播新的病毒。但這些知識並不能阻止這場災難的發生,因為手握大權的政治領袖擊打著戰鼓,催促戰士們急赴戰場。流行病學家估計,當時約有五千萬人死於這場流感,而大約兩千萬人死於戰爭的大屠殺。

歷史一再證明,人類的知識並不能拯救我們脫離罪惡(箴言4章14-16節)。縱然我們累積龐大的知識,能提出非凡卓越的洞見,卻仍無法阻止將痛苦強加在彼此身上。我們無法遏止「惡人的道」,這種愚蠢重複的道路,只會通往「幽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