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永恆的教會

讀經:以弗所書2章14-22節 

「教會結束了嗎?」正當主日聚會快結束時,一位帶著兩個孩子的年輕母親來到我們教會問道。一位接待員告訴她,附近的教會有兩堂主日聚會,第二堂就要開始了。接待員還問她,是否需要有人送他們過去?這位母親表示需要協助,過後她很感激地去參加另一個教會的聚會。後來,那位接待員回想起那位母親的問題,得出的結論是:「教會結束了嗎?絕不會結束,上帝的教會永遠存在!」

教會不是一個脆弱的「建築」。教會是由對上帝忠心的家人所組成的,保羅寫道:「你們⋯⋯是上帝家裡的人了⋯⋯並且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基督耶穌自己就是奠基石,整座建築都靠著祂連接配合,漸漸增長成為在主裡面的聖所。你們在祂裡面也一同被建造,成為上帝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以弗所書2章19-22節,新譯本)

耶穌建立的教會是永 [....]

《詩篇》靈修20 | 君王戰歌

讀經:詩篇第20篇

大衛的詩,交於伶長。

1 願耶和華在你遭難的日子應允你,願名為雅各神的高舉你。

2 願祂從聖所救助你,從錫安堅固你;

3 紀念你的一切供獻,悅納你的燔祭;(細拉)

4 將你心所願的賜給你,成就你的一切籌算。

5 我們要因禰的救恩誇勝,要奉我們上帝的名豎立旌旗。願耶和華成就你一切所求的!

6 現在我知道耶和華救護祂的受膏者,必從祂的聖天上應允他,用右手的能力救護他。

7 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上帝的名。

8 他們都屈身僕倒,我們卻起來,立得正直。

9 求耶和華施行拯救,我們呼求的時候,願王應允我們!

 

君王戰歌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當我們在讀詩篇的時候,我們常常能夠被裡面豐富充沛的情感和表達打動,我們可以在詩篇裡找到最深刻的情感,以及最深切的安慰。詩篇作為詩歌是那樣地貼近我們的心,也表達我們無法表達的情感。然而,詩篇的主角不是我們。如果我們仔細去閱讀,會發現詩篇是一卷敘述一位君王的征戰、受苦、得勝和他國度的書,而這位君王,就是那位公義、正直和平的君王主耶穌基督。今天我們靈修的詩篇20篇,就是一篇君王即將出戰前的詩,接下去的21篇,就是君王得勝歸來的詩。

首先,這篇詩篇有不同的人稱:你、我們、耶和華,“你”在經文中是單數,指的是第6節的受膏者。而這位受膏者“你”,代表著經文中的“我們”,作為群體,要去為耶和華出征。因此第1-4節所說的“你”指的是那位即將出戰的君王。在歷代志下20章我們可以看見一個君王出戰前的圖景,眾人會聚集向耶和華祈禱呼求和獻祭,然後利未人會傳達耶和華的答覆,激勵君王出戰。如此對照詩篇第20篇,前面第1-4節,可以看為是祭司對王的祝福,祈求耶和華成就王心裡所願的,拯救他,並且高舉他!

第5-9節則是百姓作為群體,在耶和華面前稱頌和讚美。百姓被激勵,是因為看見自己所愛戴的王被耶和華上帝所眷顧。我大概比較能明白百姓的這一種心情,因為我所處的國家馬來西亞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因此有一些州屬是有王(馬來語:Sultan,譯為蘇丹)的。我居住的柔佛州就有自己的蘇丹,他也是唯一一位擁有自己皇家軍隊的王。由於他治理開明,也很慷慨,多數的柔佛人民都很喜歡這位王。當這位王出巡的時候,人民都會聚集想要一睹蘇丹的風采;當看見這位王意氣風發的時候,人民也會同領福澤,覺得非常興奮。

而在這篇詩中,我們更能感受到百姓的興奮,除了因為他們不僅僅只是因為王的英勇而高興,更是因為耶和華上帝眷顧王。第7節展示出對比:“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上帝的名”。別國或許有精壯的馬車,有雄厚的兵力,然而我們背後有萬軍之耶和華上帝為我們爭戰,上帝已經祝福和眷顧王,因此所有人都有信心可以得勝!因為真正的得勝,是在上帝面前站立得住!

這篇詩篇是大衛王所作,但毫無疑問地,它是指向我們真正的君王耶穌基督。祂被上帝所眷顧,為祂的百姓犧牲、受死、又復活,成就了救恩。天父成就了耶穌心所願的,就是救贖祂的百姓,因為天父喜悅祂的兒子,就救拔和堅固祂的國度。而身為百姓的我們是何等有福,有這樣一位公義正直又帶來平安的君王!

讓我們一起禱告:

慈愛的天父,祢是萬軍之耶和華上帝,我們要倚靠祢。感謝祢賜福我們的王主耶穌基督,為我們成就了救恩,就是祢們一起在永恆中設立的。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我們上帝的名,求祢使我們一心信靠祢,永不偏離。以上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反思問題:

  1. 你在生活中習慣倚靠自己或外界嗎?你會如何轉變自己的習慣去倚靠上帝?
  2. 思考主耶穌基督所成就的救恩,為祂的得勝感恩!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安慰和鼓勵

讀經:撒母耳記上23章14-23節 

「你的蜜蜂成群飛走了!」我的妻子從門口探頭進來,告訴我這所有養蜂人最不想聽到的消息。我急忙跑到屋外,只見成千上萬的蜜蜂從養蜂箱飛到一棵高大的松樹頂上,再也沒有回來。

一個多星期的暴雨,使我無法檢查蜂箱,沒有察覺到蜜蜂有分蜂群的跡象。在暴雨結束的那天早上,一大群蜜蜂就這麼飛走了。這些是新生的健康蜜蜂,牠們跟著新蜂王離開,建立新蜂巢。一位經驗豐富的養蜂人看我灰心的樣子,便安慰鼓勵我說:「這不能怪你,所有的養蜂人都可能碰到這種事!」

安慰和鼓勵是美好的恩賜。當大衛因遭掃羅追殺而感到灰心時,掃羅的兒子約拿單安慰並鼓勵大衛。約拿單對大衛說:「不要懼怕,我父掃羅的手必不加害於你。你必作以色列的王,我也作你的宰相。這事我父掃羅知道了。」(撒母耳記上23章17節)

[....]

靈命日糧 : 開闊之地

讀經:出埃及記33章1-4、7-11節 

在一本關於生活空間的書中(Margin),作者(Dr. Richard Swenson)寫道:「我們需要呼吸的空間;我們需要思想的自由,並讓自己得療癒。快節奏的生活步調,將我們的人際關係壓得奄奄一息⋯⋯我們極速成效的好意,讓孩子們遍體鱗傷、不支倒地。難道上帝也主張精疲力盡?祂不再領人到可安歇的水邊了嗎?是誰掠奪了以往的開闊空間,我們要如何找回呢?」作者說,人們在生活中需要寧靜、能得滋養的地方,好親近上帝並在祂裡面得安息。

你是否深有同感?尋找開闊之地是摩西常做的事。當他帶領一群頑梗叛逆的百姓時(出埃及記33章5節),他經常退到上帝面前尋求安息和引導。在「營外的會幕那裡」(7節),上帝「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般」(11節)。耶穌也經常「退到曠野去禱告」(路加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