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一同聚集

讀經:希伯來書10章19-25節 

根據《世界幸福報告》,丹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之一,在幸福排名榜上一直高居前三名。與低緯度地區的國家相比,丹麥酷寒的冬天漫長,且日照時間甚短,但丹麥人會藉著與朋友相聚,一起享用熱飲或豐富的餐食,度過寒冷黑暗的日子。他們用「舒適」(丹麥語hygge)來形容相聚時光的感受,這種「舒適」的感受抵消了氣候對他們的影響。他們藉著與至親好友圍桌而坐,相聚暢談,心靈獲得了滋潤。

希伯來書的作者勸勉信徒要一同聚集,成為一個群體。他表示將來會有艱難的日子,這日子遠比嚴酷的冬季更艱辛,基督徒需要以堅定的信心來應對。雖然我們已藉著相信救主耶穌而得到上帝的接納,但我們仍然會面對羞辱、懷疑、對立或逼迫。當大家一同聚集,一起敬拜的時候,我們便有機會彼此鼓勵。藉著分享陪伴,我們可以「彼此相顧,激發愛心, [....]

靈命日糧 : 痛苦的真相

讀經:傳道書1章12-18節 

在新冠疫情剛開始時,克禮和朋友們在大峽谷結束了為期25天的泛舟之旅,把船停靠岸邊。前來取船筏的人告訴他們有關新冠病毒的消息時,他們以為對方是在開玩笑。但在離開大峽谷的途中,他們的手機接連作響,各自收到父母的緊急信息。這令他們大為震驚。他們真希望能再回到河邊,逃離殘酷的現實。

在一個墮落的世界,知道得越多往往就越痛苦。撰寫傳道書的智者說:「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1章18節)。有誰不羨慕孩童能享受單純無知的幸福?他們還不懂什麼是種族歧視、暴力和癌症。在我們長大並開始認識到自己的弱點和惡習之前、在我們發現家族的秘密之前(叔叔酗酒的真相或導致父母離婚的原因),我們不是活得更快樂嗎?

人們無法擺脫知識所帶來的痛苦。一旦我們知道些什麼,便無法假裝不 [....]

靈命日糧 : 為主發光

讀經:馬太福音5章13-16節 

在一家連鎖旅店的廣告中,只有一棟小樓矗立在黑夜裡,唯一的亮光來自門廊上靠近門口的一盞小燈。這盞小燈發出的亮光,足以照亮旅客腳下的台階,讓他們走進這棟小樓。廣告的結語是:「我們將為你留下一盞燈。」

門廊上的燈光就像一個歡迎招牌,提醒疲憊的旅客,已經為他們預備一個舒適的地方,可以歇歇腳、好好休息。這盞亮著的燈邀請路過的人進來,脫離黑暗、疲憊的旅程。

耶穌說,基督徒的生命應該像那盞燈一樣發光,讓人覺得受歡迎。耶穌告訴跟隨者:「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馬太福音5章14節)。身為信徒,我們要照亮這黑暗的世界。

當耶穌帶領我們並賦予我們力量採取行動時,「[別人]看見[我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16節)。當我們的生命散發 [....]

靈命日糧 : 跨時代的種子

讀經:馬可福音4章13-20節 

在1879年,人們可能會把植物學教授威廉·比爾(William Beal)當成怪人。因他在20個瓶子裡裝滿各類的種子,然後將這些瓶子埋在深土裡。人們不知道的是,比爾正在進行一項跨世紀的種子生存能力測驗。每隔20年,研究人員會挖出一個瓶子,將瓶內的種子撒在土裡,觀察哪些還會發芽。

耶穌多次談及撒種,常將所撒的種子比喻為上帝的道(馬可福音4章14節)。祂教導說,有些種子會被撒但奪去,有些種子沒有根基,不能生根,還有一些種子受到今世事物的阻礙而被擠住了(15-19節)。我們在傳福音時,並不能決定撒下的種子是否可以存活。我們當做的只是撒下福音的種子,向人傳講耶穌。正如耶穌囑咐門徒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16章15節)

在2021年,比爾所埋的另一個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