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愛與尊重
讀經:
高中的體育競賽出現了一項新的比賽,是我見過最能激勵人心的競賽。
這項比賽與一般比賽同樣有助陣的球迷、裁判和計分板。但它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在場上的每支五人隊伍當中,有三個隊員都是不同類型的身心障礙者。這項比賽之所以令人深受感動,是因為比賽雙方在場上不分你我,兩隊球員會互相協助、鼓勵、加油打氣。這項比賽是為了激勵有身心障礙的學生,讓他們也能體驗到體育競賽的樂趣。
要藉著這樣的比賽讓學生感覺受尊重,校方需要深思熟慮和明智領導,他們的努力反映了聖經中大衛王樹立的榜樣。
在大衛王時期有句俗語說:「盲人和瘸子不得進殿裡去」(撒母耳記下5章8節,和合本修訂版)。因為先前大衛王將「瘸子、盲人」比喻為他的敵人。然而,大衛王卻讓約拿單瘸了雙腿的兒子米非波設進入他的皇宮 [....]
靈命日糧 : 謙卑卻尊貴
讀經:
我的朋友珍妮是一名小學老師,她經常帶領學生去其他不同的教室上音樂或美術等科目。在前往另一間教室前,她會要求這些五年級的學生排隊,而他們總是爭先恐後,搶著要排在最前面的首位。但有一天,珍妮在學生們排好隊之後,出其不意地要所有人轉過身,從隊伍的最尾端那頭出發。學生們都震驚萬分,難以置信地說:「什麼??」
在耶穌的時代,人們在宴會的餐桌上也有類似爭搶位置的現象。耶穌看到這種情況,就對與祂一同赴宴的賓客說了一個令他們非常驚訝的比喻。耶穌用了一個婚筵的比喻來教導他們「不要坐在首位」,而是要「坐在末位」(路加福音14章8-10節)。接著,耶穌又告訴他們說:「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11節)。這種思維完全顛覆了他們的社交常規。
要實踐這條上帝國度的法則並不容易 [....]
靈命日糧 : 重新開始
讀經:
「帶來死亡的商人死了!」這是一則訃告的標題,或許這正是讓發明炸彈的阿佛列.諾貝爾(Alfred Nobel)改正人生軌道的原因。其實,那是報章搞錯了,當時阿佛列依然健在,過世的是他哥哥路德維希(Ludvig Nobel)。在阿佛列明白世人只會記得他發明了殘酷的殺人武器之後,他決定捐出自己大部分的財產並設立獎項,頒發給那些增進人類福祉的人。這就是眾所周知的諾貝爾獎。
遠在兩千多年前,一個滿有權勢的人也回轉歸正。那人就是猶大王瑪拿西,他因悖逆上帝而被擄到巴比倫,但後來「他在急難的時候就懇求耶和華他的上帝」。當他「祈禱耶和華」的時候,耶和華就「使他歸回耶路撒冷,仍坐國位」(歷代志下33章12-13節)。此後,瑪拿西在位期間國中得享太平,他事奉上帝,並盡力改正以往的過錯。
< [....]靈命日糧 : 持久的喜樂
讀經:
在2014年,挪威某個小鎮的居民立了一個交通標誌,鼓勵行人用滑稽有趣的方式過馬路。這是為了帶來片刻的歡樂,希望這些以搞笑方式過馬路的人和旁觀的路人,都可以有愉快的一天。這些滑稽有趣的舉動往往能讓情緒低落的人,得到短暫的紓解。
聖經指出我們都會經歷艱難困苦的時期,導致我們感到灰心和沮喪,就像耶利米哀歌和許多詩篇的內容,都清楚描述了這種苦楚。然而,聖經也告訴我們,在任何情況下,上帝的同在都能帶給我們持久的喜樂。詩人大衛在寫下詩篇16篇的時候,期待自己在永恆的未來可以與上帝同在。但在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之後,我們這些活在世上的人,現在就能藉著聖靈經歷上帝的同在。
儘管有趣的舉動所帶來的歡笑和紓解只持續片刻,卻能讓我們在艱困時期重新振作。然而,若我們要經歷持久的喜樂,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