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愛護與感恩

讀經:創世記2章4-10、15節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近年來,約有200個國家超過10億人參與相關的教育和服務活動。每年的世界地球日都提醒我們,要愛護我們這個奇妙的星球。其實,愛護地球的使命比這一年一度的活動更源遠悠長,甚至可以追溯到創造之初。

在創世記中,我們看到上帝創造了整個宇宙,並創造地球作為人類居住的地方。上帝不僅造了山峰和平原,還造了美麗的伊甸園,為所造的人類提供食物、住所和美景(創世記2章8-9節)。

人類是上帝最重要的創造物,上帝在賜給他們生命氣息之後,就將他們安置在伊甸園中(8、22節),且讓人類負責「修理看守」(15節)。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後,照顧上帝的受造物變得更加困難(3章17-19節),但至今上帝仍親自看顧這個星球及其中的受造物( [....]

靈命日糧 : 真的復活了

讀經:啟示錄21章1-7節 

在復活節過後的那一週,我五歲的兒子偉德已經聽了不少關於復活的事,但他的問題也不少──通常都是不好應付的。那天我正在開車,他坐在後座的安全座椅上,望著窗外似乎陷入沉思。「爸爸!」他喊了一聲,然後頓了頓,準備給我出難題了,「當耶穌讓我們復活的時候,我們是真的復活了,還是我們以為自己復活了?」

我們很多人也都會思索同樣的問題,但卻不一定有勇氣說出口。上帝真的會醫治我們嗎?祂真的會讓我們從死裡復活嗎?祂真的會持守祂所有的應許嗎?

使徒約翰描述我們的未來肯定是個「新天新地」(啟示錄21章1節)。在那座聖城中,「上帝要親自與[我們]同在,作[我們]的上帝」(3節)。因為基督已經得勝,我們將會得到上帝所應許的未來,不再有眼淚,也不再有罪惡抵擋上帝與祂的子民。在這美好的未來,「 [....]

靈命日糧 : 愛值得冒險

讀經:約翰福音21章15-19節 

有位十幾年的朋友不加解釋就和我斷絕來往,自此之後,我又開始像以前那樣與人保持距離。在療傷期間,我抽出書架上一本破舊不堪的書,魯益師所寫的《四種愛》。魯益師提出了一個強有力的觀點:愛就是要預備受傷害。他認為,愛的付出是需要冒風險的,絕不是穩賺不賠的投資;當你選擇去愛,就可能會內心煩惱糾結,甚至還會帶來悲傷心碎。讀著魯益師的這些話,讓我對耶穌復活後第三次向門徒顯現的這段描述(約翰福音21章1-14節),有了新的體認。這時的彼得不只一次背叛耶穌,而是三次(18章15-27節)。

耶穌問道:「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21章15節)在經歷遭人背叛與拒絕的傷痛之後,耶穌對彼得說話時,卻帶著勇氣而非恐懼,充滿能力而非軟弱,無私而非失望。祂表明自己仍然愛彼得,從而展現憐憫而 [....]

靈命日糧 : 齊來敬拜

讀經:申命記31章9-13節 

在教會多代同堂的聚會中,會眾不分老少一同齊聲高唱讚美詩,許多人都感受到喜樂與平安。但一個焦頭爛額的母親卻沒有這樣的體會。她一邊哄著快要嚎啕大哭的寶寶,一邊為五歲的孩子捧著詩歌本,同時還要讓另一個剛學步的孩子別亂跑。後來,坐在她後面較年長的男士自願帶學步的孩子去旁邊繞繞;另一位年輕的女士則表示,可以幫忙她為五歲的孩子拿詩歌本。在兩分鐘內,這位母親的處境改變了,她終於可以鬆一口氣,閉上眼睛,專心敬拜上帝。

上帝一直希望所有屬祂的子民都能來敬拜祂──無論男女老少、老信徒或初信者。在以色列民進入應許之地前,摩西為各支派祝福,並且叮囑他們所有的人要一同聚集,無論「男、女、孩子,並城裡寄居的,使他們聽,使他們學習,好敬畏耶和華你們的上帝」,並遵行祂的律法(申命記31章12節)。不管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