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效法我

讀經:

帖撒羅尼迦後書3章6-13節 

兩歲的泰茗看到爸爸將魚線拋入湖裡,他就拿起自己的玩具釣竿,模仿爸爸釣魚的動作。後來,泰茗看到爸爸把魚扔回水裡,他也站在湖邊水淺的地方,試著模仿爸爸。他把釣竿浸在水中「釣」水草,「釣到」之後,就開心地舉起水草讓爸爸欣賞,然後把水草放回湖裡。

無論是學好或學壞,我們大多是透過觀察和模仿他人來學習。也許這就是為何有許多新約章節,鼓勵信徒要學習那些忠心服事上帝的人,以他們為榜樣(參閱帖撒羅尼迦後書3章9節;希伯來書13章7節;約翰三書1章11節)。

在帖撒羅尼迦後書第3章,使徒保羅列舉一些不該效仿的行為,例如游手好閒、製造紛爭和多管閒事(6、11節)。他還敦促眾信徒效法他和其他領袖正直的風範(7-10節),並且鼓勵他們「行善不可灰心」(13節,新譯本)。

但 [....]

靈命日糧 : 永不止息

讀經:

耶利米哀歌3章19-26節 

當明芳把年邁多病的父親接到她家照顧之後,照顧父親的日常需求讓她感到力不從心。她需要為父親購買昂貴的醫療用品,還要照顧父親的生活起居。父親的健康狀況日益惡化,她需要智慧知道該怎麼做。照顧父親幾乎花了她全部的時間,而且她還有一份全職的工作,這令她疲憊不堪。她說:「我要從哪裡獲得能力、智慧、愛心、資源,才可以這樣不斷地付出?」

明芳從耶利米哀歌看到盼望,書中描述耶利米和上帝的子民悲哀哭泣。那時,耶路撒冷被巴比倫人摧毀,猶太人被擄掠、前途未卜。這是難以承受的苦難,但上帝應許「出於[祂]諸般的慈愛」,他們就不致滅絕(耶利米哀歌3章22節)。即使他們被擄到異國他鄉,離開了應許之地,上帝的盟約之愛依舊不變,因「祂的憐憫永不止息」(22節,新譯本)。

上帝對祂兒女的愛永無止境。 [....]

靈命日糧 : 心無旁騖

讀經:

約書亞記1章1-9節 

一名校車司機在開車時突然暈倒,那載著約60名學生的校車失控地往前滑行。7年級學生李維茲(Dillon Reeves)看到這樣的情況,立即從座位上衝到駕駛座,在千鈞一髮之際,抓住方向盤,緩緩地踩下剎車踏板。當校車上大多數學生正忙著用手機收發訊息或玩遊戲時,沒有手機的李維茲正看著前方,所以能迅速作出反應。以往他常看到這位司機慢慢地踩剎車,因此知道要輕踩剎車。李維茲心無旁騖、機警敏捷地挽救了車上所有人的生命,其中包括經治療後恢復意識的司機。

當以色列民的領袖摩西不再「坐在駕駛座上」,不再帶領百姓的時候,約書亞必須勇敢地站出來領導他們。上帝對約書亞說:「我的僕人摩西死了。現在你要起來」(約書亞記1章2節),並囑咐他說:「只要剛強,大大壯膽,謹守……律法,不可偏離左右」(7節)。上帝 [....]

靈命日糧 : 信心的旅程

讀經:

雅各書1章1-12節 

我們一行四人,在美麗的紐約州沃特金斯峽谷州立公園徒步健行。有時,我們會一起凝視那壯麗的瀑布和約60公尺高的懸崖,發出讚嘆。有時,我們會因攀登濕滑的岩石和看似無止盡的台階,不得不停下來喘口氣,舒緩疼痛的雙腿。當我們接近頂點時,一位下山的山友說:「你們再走10步,就走完了832級的台階!」還好我們開始的時候並不知道這段旅程有多艱辛,不然我們可能會打退堂鼓,錯失了所有的美景。

人生旅途中也會碰到重重難關。耶穌和使徒保羅都警告信徒會遭遇苦難和迫害(約翰福音16章33節;提摩太後書3章12節),你我需要用不同的視角看待面臨的苦難。雅各書1章2節說:「你們遭遇各種試煉的時候,都要看為喜樂」(新譯本)。為何要看為喜樂而不是痛苦呢?因為不單上帝知道,我們也知道「信心經過考驗,就生忍耐」(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