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黑夜

讀經:約翰福音13章21-32節 

諾貝爾獎得主埃利.維瑟爾(Elie Wiesel)的著作《夜》,揭露了納粹大屠殺的恐怖。作者被抓進納粹集中營的經歷,正好與以色列民出埃及的過程相反。在第一個逾越節,摩西和以色列民逃離了奴役他們的埃及地(出埃及記12章),維瑟爾告訴讀者,在逾越節後,納粹將猶太人領袖抓入集中營。

我們先不評論維瑟爾的暗諷,而是思想聖經裡一個類似的情節轉折。在一個逾越節的夜晚,那位眾人以為要來釋放上帝百姓脫離苦難的耶穌,卻允許那些要殺害祂的人逮捕祂。

約翰描繪了耶穌被逮捕前那神聖的一幕。在享用最後的晚餐時,耶穌為那即將發生的事「心裡憂愁」,並預言自己將被出賣(約翰福音13章21節)。接著,祂做了一件讓人難以理解的事,祂竟然分餅給叛徒吃。「猶大吃了餅,立刻就出去;那時是黑夜了」(30節 [....]

靈命日糧 : 以愛保抱

讀經:以賽亞書46章1-10節 

四歲的孫兒坐在我膝上,摸了摸我光禿的頭頂,仔細研究了好一會兒之後,很疑惑地問:「爺爺,你的頭髮怎麼了?」我笑著回答:「喔,老啦,這幾年來掉光了。」他一臉若有所思地說:「真是太可憐了,我分一點頭髮給你好了。」

他的同情讓我笑了出來,忍不住把他拉進懷裡抱緊。他在那一刻對我流露的愛讓我過後一再回味,也讓我聯想到上帝無私慷慨的愛。

神學家卻斯特頓(G. K. Chesterton)曾寫道:「我們犯了罪,漸漸老去,而我們的天父卻比我們年輕。」他的這句話意思是那位「亙古常在者」(但以理書7章9節)不會被腐蝕人的罪所玷污,所以上帝永遠不會變老,祂對我們的愛也永遠活潑常新,不會動搖或衰殘。祂全然樂意、也有能力成就祂賜給我們的應許:「直到你們年老,我仍這樣;直到你們髮白,我仍懷搋 [....]

靈命日糧 : 像我們一樣

讀經:希伯來書2章10-18節 

德瑞發現兒子不願意脫掉上衣去游泳,後來他才知道兒子是因為胸口、腹部和左臂上的大片胎記而感到自卑。他下定決心要幫助兒子,於是便忍受漫長痛苦的刺青過程,在自己身上刺了一大片和兒子的胎記一模一樣的刺青。

德瑞對他兒子的愛,讓我聯想到上帝對祂兒女的愛。因我們都是「血肉之體」,所以耶穌就成為人的樣式,「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好讓上帝的眾兒女能脫離死亡的權勢(希伯來書2章14節)。「祂必須在各方面都跟祂的弟兄姐妹一樣,也就是跟我們一樣」(17節,新普及譯本),以代替我們接受罪的刑罰,使我們能與上帝和好。

德瑞想要幫助兒子克服自卑感,所以把自己變得和兒子「一樣」。耶穌要幫助我們克服的是更嚴重的問題,就是要讓我們不再做死亡的奴僕。所以祂成為血肉之體,就像我們一樣,親身背負我們 [....]

靈命日糧 : 把握時間

讀經:馬太福音24章36-44節 

北卡羅來納大學圖書館收藏著一個懷錶,停止的指針帶出一個令人感傷的故事。指針所指的時間(8點19分56秒)正是懷錶主人以利沙.米歇爾(Elisha Mitchell)於1857年6月27日早晨,在阿帕拉契山脈失足落入瀑布身亡的確切時間。

米歇爾是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教授,當時在山上搜集研究資料,為要證明他所處的山峰是密西西比河以東的最高峰。現今他的論點已獲得證實,而該山峰也因此命名為米歇爾峰。他就葬在那座山頂,離他失足之處不遠的地方。

最近,我爬上了那座山頂,思索著米歇爾的故事,我自己有限的年歲,以及每個人所擁有的時間是多麼有限。這也令我想起耶穌在橄欖山上,告訴門徒祂將再來,並且說:「所以,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馬太福音24章44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