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最佳證據
讀經:
史特博(Lee Strobel)原本是一個無神論者,根本不相信耶穌的復活。但他是一名記者,具有新聞從業人員的分析思維,因此在他妻子信主之後,他決定親自研究妻子的基督信仰。經過兩年的研究,他不再堅持無神論,而是相信上帝、相信耶穌的復活、接受基督信仰。
接著,他的生命有了顯而易見的改變。幾個月後,他五歲的女兒對他妻子說:「媽媽,上帝改變了爸爸,我也想要上帝那樣對我。」於是,他女兒也相信了耶穌。
許多人都拒絕相信耶穌復活,但許多值得信賴的見證人都目睹耶穌的復活,使徒彼得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訴群眾,大衛王確實死了也埋葬了(使徒行傳2章29節),接著他指出了大衛王曾預言彌賽亞的復活(31節)。彼得總結說:「這耶穌,上帝已經叫祂復活了,我們都為這事作見證。」(32節)
[....]靈命日糧 : 公義外袍
讀經:
倫敦時尚學院的一位時尚心理學家(Rose Turner)曾研究衣服對人的影響。她發現衣服會影響人們的思考方式、行為模式,甚至是情緒。最貼近我們身體的衣服,可說是我們的「第二層皮膚」,裝備我們應對每天生活中的各種情況或挑戰。例如:穿上合適職場的服裝,有助於人們提高動力和注意力;穿上具有特殊意義的懷舊服飾,則可以讓人在壓力大的情況下放鬆心情。
這種心理現象有助於我們瞭解,以賽亞書中關於耶穌為我們犧牲的預言。以賽亞在書中提到,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太人未來將得到拯救,他向他們保證,有一天他們「必修造已久的荒場,建立先前淒涼之處,重修歷代荒涼之城」(61章4節)。到那日,他們會「以公義為袍」(10節)。
以賽亞的預言,首先在以色列人返回耶路撒冷時應驗了,後來在耶穌的身上完全實 [....]
靈命日糧 : 勿忘我
讀經:
勿忘我是一種粉紫色的五瓣小花,花瓣只有一至二毫米。關於它的命名有好幾個傳說,其中有一個是來自德國的傳說。故事說到在上帝為祂創造的所有植物命名的時候,有一朵小花擔心自己會被上帝忽視,就喊著:「喔,主啊!請勿忘了我!」於是,上帝就把這朵小花取名為「勿忘我」。
雖然這只是一個故事,但勿忘我已成為愛與記念的象徵。相信我們所有人都曾有被人遺忘的感覺,但讓人記得,被人記念,尤其是被上帝記念,卻是我們內心真正的渴望。就像路加福音記載,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有兩個犯人,和耶穌一同帶來處死」(23章32節),分別被釘在耶穌左右兩邊。其中一個罪犯突然悔悟,對耶穌說:「耶穌啊,祢得國降臨的時候,求祢記念我!」(42節)耶穌的回覆令人難忘,祂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43節 [....]
靈命日糧 : 生與死
讀經:
在刑場上,俄國大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面對著執行槍決的行刑隊伍,心裡默默數算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刻。杜斯妥也夫斯基是基督徒,是世人公認在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巔峰之作《卡拉馬佐夫兄弟》探討了有關上帝、生命和死亡的主題,有人評價他熱切、興奮地談論基督。回到刑場一幕,這時行刑隊舉起步槍:「預備!瞄準!」
耶穌說:「時候到了」(約翰福音12章23節),這是暗指祂自己將被處死,藉此向門徒和我們講述了生命與死亡的永恆價值。我們的生命就像一粒「麥子」,必須落在土裡死了,才能結實纍纍(24節)。耶穌告訴我們,不要過度愛惜今生的生命,因為願意犧牲今生的人才能找到「永生」(25節)。
要成為耶穌的門徒需要犧牲,但耶穌的話能使我們有盼望:「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26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