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小伯利恆

讀經:

馬太福音2章1-11節 

腓力.布魯克斯(Phillips Brooks)在造訪伯利恆後,寫下了眾人喜愛的聖誕頌歌《小伯利恆》。這位在美國牧會的牧師因聖地的經歷而深受感動,因此給他主日學的學生們寫了這一段話:「我記得⋯⋯在平安夜,我站在伯利恆的一間古老教堂裡,靠近耶穌降生的地方。當整座教堂一個又一個小時地迴盪著頌讚上帝的美妙詩歌時,我彷彿一次又一次聽見你們那非常熟悉的聲音,彼此訴說救主降生的奇妙夜晚。」

在1868年,腓力牧師將他的這個想法寫成一首詩,由教會的司琴為之譜曲。美國內戰結束後,社會依然動盪不安,這首詩歌帶給人們寧靜與平安:「小伯利恆,你是何等寧靜;⋯⋯萬世期望,戰兢等待,今宵匯集此方。」

在馬太福音第2章,馬太記載救主降生於伯利恆。當時有「幾個博士從東方」而來(1節),跟著星 [....]

靈命日糧 : 無所不知

讀經:

詩篇139篇1-12節 

上帝是無所不知的。然而,根據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透過我們的智慧型手機數據,也對我們瞭若指掌。每個擁有手機的人都會產生「詮釋資料」(metadata),留下數位軌跡。雖然每個單獨的零碎數據似乎微不足道,但被整合分析之後,就會變成史上一個最強大的調查工具。透過追蹤這些詮釋資料,調查人員可以精準定位我們去過哪裡,或明確指出某時某刻我們身在某處。

大衛說上帝知道關乎我們的一切,這遠勝於國家安全局的數位軌跡分析。在詩篇139篇,大衛向上帝祈禱,而只有這位上帝能探尋、鑒察我們所有的意念(1節)。大衛寫道:「上帝啊,求祢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23節)。上帝知曉我們的一切(2-6節),祂無處不在(7-12節),創造我們的肺腑(13-16節)。上帝的意念遠高過人類的理解(1 [....]

靈命日糧 : 歸還上帝

讀經:

歷代志上29章10-16節 

有一年,我們教會的領袖邀請大家在固定每週的奉獻之外,再為興建一棟新的體育館奉獻,這個室內運動空間可用來服務我們社區中的家庭。經過禱告,也考慮到我因身體障礙而需要的醫療費用後,我詢問丈夫:「你確定我們有辦法這樣做嗎?」他點點頭,說:「我們只是把原本就屬於上帝的歸還給祂,祂必定會供應我們的一切需要。」上帝確實如此!如今十多年過去了,我們教會仍然在那個體育館,藉著服事人來事奉耶穌。

在歷代志上29章,大衛王向以色列的領袖們表示,他完全支持他兒子所羅門作為上帝所揀選的繼承人,以及聖殿的建造者(1-5節)。百姓紛紛效仿,他們「樂意獻上」而且心中「歡喜」(6、9節)。大衛頌讚上帝,並宣告「凡天上地下的」都屬於上帝(11節)。大衛禱告說:「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啊,我們預備這許多材料,要為祢的 [....]

靈命日糧 : 對未知的恐懼

讀經:

約翰福音16章31-33節 

新年第一天凌晨三點,恐懼使我從睡夢中驚醒。未來一年的各種重擔壓得我喘不過氣,也使我焦慮不安。家人罹患重症早已讓我疲憊不堪,而現在我一想到未來就膽戰心驚。我不禁懷疑,還會發生更多不幸的事嗎?

耶穌的門徒瞭解遭遇患難時所產生的恐懼感。雖然他們的老師在祂受死之前,已讓他們有心理準備,也給了他們保證,但事情發生時,門徒仍舊害怕。當耶穌被逮捕的時候,他們四散逃跑(馬太福音26章56節);彼得不承認是祂的門徒(約翰福音18章15-17、25-27節);他們逃躲藏匿(20章19節)。在耶穌被逮捕、被釘十架的動亂中,門徒都很害怕,也怕遭遇逼迫。雖然耶穌曾告訴他們說:「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16章33節),但他們的反應卻違背了祂的吩咐和應許。

然而,基督的死亡與復活證明 [....]